- 1.60 MB
- 2021-04-15 发布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班)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二地理 命题人: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大多数地区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C.雨热同期
D.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2.交通枢纽城市株洲有哪两条铁路线相交( )
A.京广线、沪昆线 B.京沪线、京哈线
c.京沪线、京广线 D.京广线、京九线
3、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
A、空气稀薄 B、高原峡谷众多
C、太阳辐射过强 D、坡度陡峻
4.在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图上,图上5厘米表示实地距离是( )
A.50千米 B.5千米
C.500 米 D.50米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的“春风”是( )
A. 东风 B. 夏季风
C. 冬季风 D. 西风
6.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
A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汉江谷地
读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山脉N是我国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B.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C.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
D.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8.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图中M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9、黄河的“地上河”景观主要出现在( )
A.下游 B.中游 C.上游 D.河流源头
读“某流域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所示流域为 ( )
A.黄河流域 B.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长江流域
11.关于图中五台山北侧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河流径流量比较小,但季节变化大 ③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④有结冰期,含沙量比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12~13题。
12.山脉①是 ( )
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
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
13.地形区④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 )
A.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C.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
D.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①、②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地势阶梯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
15.右图中M区域不易发生的问题是 ( )
A.干旱 B.洪灾 C.土地盐碱化 D.沙尘暴
16.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等温线
⑤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⑥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①④⑤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17~20题。
17.A区域绿洲上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
A.降水少,地下水含糖分较多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C.土壤含糖分多,利于瓜果的生长
D.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18.B区域特有的动、植物是( )
A.骆驼、玉米 B.牦牛、青稞
C.藏绵羊、水稻 D.马、小麦
19.C区域的优势能源有( )
A.煤炭和石油 B.水能和石油
C.石油和核能 D.核能和地热能
20.D区域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 )
A.便于散热更快 B.便于雨水流泻
C.便于空气流通 D.便于多接受阳光
21.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气温
C.降水 D.多种因素综合
22.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23.下列地理界线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上的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1月0°C等温线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 D.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24.下列山脉不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阿尔金山
C.祁连山 D.横断山
25.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辽阔,但区域差异小
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
26.读某地平面图判断,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图示经纬线附近为我国重要山脉。读下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的①~ ④所代表的山脉依次是
A.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B.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C.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天山、冈底斯山、阴山、南岭
28、对图中⑤~ ⑧所代表的山脉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⑤山脉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之一
C.⑦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不一样
D.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之一
29.图4“▲3633山峰 海拔/m”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和注记
D.图名
30、已知某地图上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实地距离是5千米,则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A、1:25000 B、1:5000
C、1:500000 D、
二、综合题
31、(8分)读图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
⑵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地气温更高。
⑶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________千米。
⑷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2分)
32.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14分)
(1)山脉G西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_________;山脉F名称 ,它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6分)
(2)铁路名称: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 。(6分)
(3)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3.阅读材料,结合“坎儿井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人们在200
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在地形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流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最大水量出现在什么季节,理由是什么?
(2)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高二(普通班)第三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A
B
B
B
D
A
A
B
C
B
C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A
B
D
D
D
D
D
D
B
C
C
C
31、 (14分)(1)山顶 (2分) 陡崖 (2分)(2)570(2分)D (2分)
(3)西北(2分) 2 (2分)
(4)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2分)
32.(16分)(1)黄土高原 (2分) 贺兰山 (2分) 200(2分)
(2)大秦线 (2分) 陇海线 (2分) 京广线(2分)
(3)降水少, 蒸发强(2分) 灌溉用水增多(2分)
33.(10分)
(1) 陆地内循环 (1分) 夏(1分)
理由: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因而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4分)
(2) 地质构造由不透水的基岩和含水砂砾岩组合,有利于地下水的存储;
充分利用地势特点使水自然流淌,减小工程量;晴天多,光照强烈,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因此,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