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3.00 KB
- 2021-04-15 发布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地理试卷(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8月4日继三星公司在越南建设了第二家智能手机工厂之后,美国英特尔公司宣布将在越南投资建设智能手机工厂,同时将减少在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至此越南有望成为第二世界工厂。据此回答1~2题。
1.美国英特尔公司减少在中国制造业的生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生产成本的上升 B.创新环境的改变
C.国家政策的改变 D.生产原料的短缺
2.美国英特尔公司到越南投资建厂,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加大越南的就业压力 B.降低美国电子产品的科技含量
C.降低美国制造业销售份额 D.促进越南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
1800万年前索科特拉岛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是相连的,现岛上有许多独有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及该岛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
3.该岛拥有许多独有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长期与大陆隔离 C.动植物的天敌少 D.垂直地带性明显
4.该岛植被景观图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干燥 D.高温多雨
5.该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最适宜捕鱼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M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部。读图完成6~7题。
6.M岛东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A.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
B.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
C.气温低,蒸发量较小
D.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
7.马六甲海峡海水流向正确的是
A.1月向东南流
B.1月向西北流
C.7月向西北流
D.1月、7月流向相同
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A岛屿的放大图。A岛屿周围海域常年大雾弥漫,但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和对该岛屿的开发,拟建设一大型港口,读图完成8~11题。
8.2011年2月图中所示区域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关于A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B.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C.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10.下列关于A岛屿周围海域常年大雾弥漫的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寒流经过,易使水汽凝结 B.岛屿附近水汽充足
C.西风带来暖湿气流 D.寒暖流交汇
1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建大型港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其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西风影响大,水汽多 B.山谷地形影响,多夜雨
C.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 D.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
13.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其原因是
①墙厚:隔热降温 ②窗小:抵御冬季寒流 ③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④分排:采光条件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克里希纳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湖泊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雪融水
15.克里希纳河河口三角洲河段4月份水位最低,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低,融雪量少
B.春耕季节,用水量大
C.雨季未到,蒸发旺盛
D.人口众多,耗水量大
读图,回答16~17题。
16.以图中A、B两地区生产的经济作物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A.麻纺织工业、畜产品加工业 B.制糖工业、橡胶工业
C.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D.棉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17.以下有关乙图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水源充足 D.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某科考队7、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沿半岛的山脉链分布着100多座火山,其中29座为活火山;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半岛人烟稀少,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经济以海洋渔业及鱼类加工、木材加工为主。下图是堪察加半岛的地形。完成18~19题。
18.在7、8月份,与长春相比,堪察加半岛
A.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日照时间较长,气温较高
C.日出早,昼较长夜较短
D.四面环海,更容易受台风的影响
19.堪察加半岛
A.东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B.地处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C.多数河流短小,流速快,无结冰期
D.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全球米贵已经令粮食安全危机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21题。
20.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A.农村人口比重大
B.山地多,平原少
C.人多地少
D.经济发达
21.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 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K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海拔较低地区生长着蕨类等茂密植被,它们依靠微小的孢子和种子通过风力传播和繁殖。岛上人口较少,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当地政府希望雇佣外国农民,并为本岛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种植技术,以减少对食品进口的依赖。读图完成22~24题。
22.该岛食品进口依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不足,生产规模小 B.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
C.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 D.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海运
23.下列地点中,与岛上植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里约热内卢 B.布宜诺斯艾利斯 C.开普敦 D.罗安达
24.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A.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受盛行西风影响且风力强劲 D.地势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25~27题。
25.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地壳断裂下陷 B.河流改道
C.褶皱凹陷 D.冰川作用
26.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 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气温高,蒸发旺盛 D.太阳高度角小
27.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
A.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湖岸沿线水质好
C.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D.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在右图所示的城市群内,既有大城市,又有中等城市和众多小城市。其特点是把大城市多种职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城市之间的距离10-20千米,以快速交通网络连接。城市和交通线间是面积约400平方千米的绿色沼泽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据此读图完成28~29题。
28.该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①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②交通便利,协作紧密
③地势低洼,峡湾众多 ④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位于该城市群的“绿色心脏”的功能为
A.粮食供给基地 B.改善城间环境 C.缓解海水入侵 D.提供生活水源
皮拉大沙丘(右图)位于大西洋畔的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皮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据此回答30题。
30.皮拉大沙丘向内陆推进的主要原因是
A.受盛行西风影响
B.沿岸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降水少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右图是纳马夸兰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1~33题。
31.纳马夸兰夏季多雾的原因是
A.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明显
B.沿海海水温度较高
C.沿岸暖流提供充足暖湿空气
D.海陆间气温差异大
32.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
B.降水较多,汁液饱满
C.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
D.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
33.非洲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A.互联网进步
B.劳动力廉价
C.交通进步
D.政策支持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据此完成34~35
题。
34.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35.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2大题,共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一位探险者在游记中写到:蒙特港区,这里多岛屿、半岛和海湾,徜徉在峡湾,可在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峰尖锐如剃刀。从蒙特港到埃斯克尔,沿途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自然景观与先前存在极大差异,气候条件恶劣、尘暴不断……下图示意该次探险区域与路线。
(1)试分析蒙特港的气候特征及原因。(3分)
(2)试对“这里多岛屿、半岛和海湾”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3分)
(3)简析该区域东西部自然景观的差异及其原因。(4分)
37.读瑞士和贵州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瑞士位于欧洲中部,雄伟的阿尔卑斯山横亘全国,风景优美,湖泊众多,享有“世界花园”的美誉。贵州省“地无三里平”,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拥有“公园省”之称。尽管瑞士和贵州相隔万里且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两地在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区位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近年来,贵州希望借鉴瑞士发展经验,促进贵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借鉴学习发展成为“东方瑞士”。
材料二 瑞士与贵州的地形图(上图)。
材料三 瑞士与贵州省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比较。
三大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瑞 士
4 :50 :46
精密仪器设备制造、生物医药、旅游业、银行业、保险业
贵 州
12.9 :40.5 :46.6
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旅游业
(1)读材料一、材料二,比较瑞士与贵州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相似之处。(6分)
(2)读材料三,比较归纳瑞士与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点。(8分)
(3)结合贵州省的特色和瑞士的发展经验,对贵州省提出产业优化的措施。(6分)
答案:1~5ADBCB
6~10ABDBC
11~15ADBAC
16~20DDCBA
21~25CCBBA
26~30ACABA
31~35ACCCB
36.答案:(1)蒙特港位于40°S~60°S纬度的大陆西岸(1分),终年受西风控制(1分),全年温和多雨(1分)。
(2)地处(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地处西风带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处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答对1项得1分,答对3项即可得3分。)
(3)西部位于西风带迎风坡,温和湿润,形成温带森林景观(2分);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草原、荒漠景观(2分)。
37、(20分)
(1)位置:均位于大陆内部,不临海(2分);地形: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2分);气候:光热不足,降水丰富(2分);水源:河湖众多,水源丰富(2分);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2分);植被:种类多(2分)(任答3点,得满分)
(2)瑞士的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产业层次较贵州优化(2分);工业中以劳动力素质高发展高利润的高端制造业为主(2分),第三产业有旅游、金融等高效益类型(2分)。(任答2点,得满分)
贵州省的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但第一产业偏高(2分);工业以高能耗、高的污染重化工业为主(2分),第三产业相对瑞士单一低效,旅游业为主(2分)。(任答2点,得满分)
(3)发展科技,提高资金技术投入,适当进行产业转型(2分),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改良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2分);积极发展水电站,提高水电比重,降低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2分);集约化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积极防治污染(2分);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2分)。(任答3点,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