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76 KB
- 2021-04-15 发布
鱼我所欲也
1、强化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训练正确全面理解文章观点的能力。
3、明白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而取义”是最高要求的道理。
学习重点:
1、对作者推理论证过程的理解。
2、对文章观点的正确全面的认识。
学法指导:
1、 预习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并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2、 分析课文的结构及思路: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又是从哪一角度来讲道理的?在进一步论述中举了哪些事例论述?如何从正反两方面结合起来论述的?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苟得( ) (2)所恶( ) (3)箪食( )
(4)羹( ) (5)蹴尔( ) (6)不屑(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二者不可得兼 ( )
(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3)呼尔而与之 ( )
(4)蹴尔而与之 ( )
(5)乞人不屑也 ( )
(6)妻妾之奉 ( )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填空。
(1)“呼尔而与之”的意思是 ,这个典故出自《 》,
概括其大意就是:
(2)文章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观点相一致的句子是:
5、诵读课文两到三遍,读准字音、停顿,把你阅读时遇到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 导入
(二) 简介作品及作者
(一)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二) 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导学”,交流预习时的困难、疑惑。
2、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读后体会孟子在文章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用了哪些论据对自己的主张进行了怎样的论证。
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
(五)精读课文,探究问题。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是采用什么方式提出来的?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什么意思?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5、作者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有什么好处?
(六)背诵课文。
三、延伸拓展
(一)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请写出能体现这种道德标准的其他名句。(不少于两句)
(二)现实生活中,常有人认为“舍生取义”只是少数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你是怎么看的?
(三)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治国之道
《孟子》
夫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夫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 )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 )
2、翻译下面句子。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3、给画线句子加标点并用规范字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4、本文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四)读了本文,你认为新时代下,“舍生取义”又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内涵?以《我看“舍生取义” 》为题写一篇短论。(3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双语学校20192021-04-15 00:53:4123页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小蜗牛》2021-04-15 00:53:4017页
- 部编版一下语文园地六2021-04-15 00:53:1333页
-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习作:我有2021-04-15 00:52:422页
-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古诗词2021-04-15 00:52:3614页
-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数笔画填空2021-04-15 00:52:341页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口语交际:辩论(课2021-04-15 00:52:0521页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2021-04-15 00:52:0020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同步讲解:哀其不2021-04-15 00:51:581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2021-04-15 00:51:55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