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0 KB
- 2021-04-14 发布
课时分层作业(八)
(建议用时:20 分钟)
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
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C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当时是泥活字。
故选 C 项。]
2.唐代孙思邈在《丹经》中记载了一个使用硫磺、硝石、熟炭等材料的配方。
与这一记载相关联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C [根据题干信息“硫磺、硝石、熟炭等材料”可知,这一配方与火药相关,
故 C 项正确;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均与材料中的配方无关,排除 A、B、D
三项。]
3.汉代《九章算术》中有“方田”“粟米”“均输”(计算赋税)等章节,其
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 )
A.理论性 B.实用性
C.复杂性 D.文学性
B [《九章算术》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是为农业服务的,体现的是实用性,故 B 项正确。]
4.《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现代研究显示,中国早期的官僚政治
组织对于科学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看法的是( )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炼丹家在炼丹时发明火药
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D.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C [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是在政府支持下完成的,其他三项都是民间科技
成果。]
5.“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下列有关农书《齐
民要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 [《齐民要术》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
下游的农牧业生产经验,B 项错误。]
6.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
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A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医
学的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
基础。]
7.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
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C [四大发明只是对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故 A 项错误;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欧洲生产力的发展,故 B 项错误;
四大发明对于欧洲向近代迈进起到了促进作用,故 C 项正确;四大发明对于欧洲
封建主义的变革作用也仅仅是促进而不是决定作用,故 D 项错误。]
8.(2018·全国卷Ⅲ)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
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
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
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B [材料史实没有反映出中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的成书与汉代大一统的关系,
故 A 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国家制定”“官修本草”“朝廷颁行”体现出国家
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国家力量的
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只反
映出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的推动无关,故 D
项错误。]
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
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 1851 年,历代政权颁行
了 100 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 5 世纪左右,包
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
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
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
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 186
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
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
[解析] 第(1)问,通过材料概括天文历法的表现。第(2)问,说明影响古代天
文学的因素,注意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去概括和说明。
[答案] (1)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制造与改进;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不断完善
的历法;中央政府支持、组织,设置专门机构。
(2)将天象变化与现实政治相联系,天人感应思想;注重实用性,理论探讨不
足。
相关文档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882021-04-14 18:57:185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602021-04-14 14:47:008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402021-04-13 20:13:167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442021-04-12 16:48:379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272021-04-12 16:42:4110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742021-04-12 11:15:0516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132021-02-27 08:55:357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832021-02-26 22:31:0010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392021-02-26 21:36:5113页
-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练习作业422021-02-26 21:11:0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