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5.50 KB
- 2021-04-14 发布
解密01 经纬网和地图
考点热度 ★★★★☆
考点
读高考设问知考向
预测
经纬网
及其应用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6)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1.热点预测 经纬网的应用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一般以选择题为主,分值为2—6分,以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为载体,考查判断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2.趋势分析 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势:①等高线——主要以等高线图或地形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形式仍然以选择题为主,考查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
经纬网——主要是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主要考查考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甲国位于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5)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2013天津卷,13(1)﹞请据图分别说明南非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012新课标全国卷Ⅰ,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地图的
三要素
(2018北京卷,9)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2014重庆卷,6)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2014北京卷,12)图1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2为校园图局部。读图,指示牌在图2中的位置是
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应用
(2018江苏卷,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2017江苏卷,9)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2017海南卷,22(1)﹞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
(2016江苏卷,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2016江苏卷,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2015福建卷,37(1)﹞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2013天津卷,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2012新课标全国卷Ⅰ,10)Q地的海拔可能为
(2012全国文综Ⅰ,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考点一 经纬网及其应用
一、经纬网判读时应消除的三大误区
1.图示中的经线相互平行:判读经纬网示意图时,一定不要被图示中相互平行的经线迷惑,任意两条经线在赤道处间隔最大,在极点处交会。
2.经纬网图一些界线和坐标点的绝对化:经纬线是虚拟定义的刻度线,它是若干条理论设想线,线无粗细,点无大小。所以时区分界线上各点到底属于哪个时区、日界线上各地到底属于哪一天等问题不必深究。
3.两点间东西方向判断时认为东经度地点总在东:同在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二者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反之西经度地点在东。
二、经纬网的应用主要有“三定”
1.定位置
地球上除了极点外,任何地点都有一定的经度和纬度,这也是区域定位的重要方法。如北回归线经过北非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我国华南地区、墨西哥高原等地。
2.定方向
(1)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①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③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选择劣弧段,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
(2)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下图中弧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上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而不是弧MQK,赤道上除外)。
③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3.定距离
(1)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2)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千米。
(3)在南北纬60°的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为111/2千米。
(4)任何一条纬线(纬度为φ)上,经度相差n°的纬线长度为111×n×cosφ千米。
(2015•新课标全国文综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题。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66.5°N B.60°N C.53°N D.40°N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飞机每小时飞行650千米,如果沿着经线飞行,最远距离不超过6个纬度,结合图中甘德机场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1小时后飞机可能位于53°N。
考法一 根据简易经纬网图,考查经纬网的应用(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9届云南省玉溪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4题。
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km,则其最终位置
A.回到M点 B.在M点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
2.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A.4444km B.3333km C.2222km D.1823km
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4.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140°E B.60°S,140°E C.60°N,140°W D.60°S,140°W
【答案】1.B 2.C 3.B 4.A
【解析】1.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相同纬度间隔,纬度越高,距离越短。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km,在向正东走时纬度较高,向正西走时纬度较低,前进相同距离,向正东走跨的经度较多,向正西走跨经度较少。则其最终位置在M点正东方。故选B。
2.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上经度1°的距离是111千米,M和N两点的经度差是40°,相当于赤道上相差20°的距离,两点间的实地距离约是2222km。故选C。
3.图示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两点间最短距离,是大圆的劣弧,在北半球先向北偏,后向南偏。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整体上向东飞行,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先东北再东南。故选
B。
4.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纬度与N点相同,经度和是180°,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N点经纬度是40°W,对称的点坐标是60°N,140°E。故选A。
考法二 结合区域经纬网图考查经纬网的应用(题型预测:选择题)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大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便溶洞数量极少。据图完成1—4题。
1.据此推断,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干燥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暖湿润
2.推测当地溶洞数量较少的根本原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B.当地受到东北信风带的控制,气候干旱
C.受离岸风影响降水较少 D.石灰岩岩层较薄,不利于溶洞发育
3.该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最适宜捕鱼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一架飞机以660km/小时的速度,从索科特拉岛飞往温哥华岛上某市(123°W、45°N),最短飞行时间约为
A.10小时 B.15小时 C.18小时 D.20小时
【答案】1.A 2.C 3.B 4.D
【解析】1.分析资料可知,该岛所处纬度较低(12°N附近),全年高温;岛上大多植物的特点都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气候进化的结果,反映了该岛气候高温干燥。故选A。
2.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分析资料可知,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因气候干燥,无法形成溶洞,D错误;该岛纬度较低,不会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A错误;该岛在北半球,冬半年受东北信风控制,本来就是气候干燥,夏半年来自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
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影响该岛,由于西南风是从索马里半岛吹来的离岸风,降水稀少,这才是该岛气候干燥的根本原因。故选C。
3.根据上题分析,该岛夏季盛行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深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盐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给鱼类带来大量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所以最适宜捕鱼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
4.该岛的经度约为54°E,温哥华岛上某市(123°W、45°N)的经度之和接近180度,非常接近在同一经线圈上,所以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即可根据经线上的纬度差进行近似计算。在同一条经线上,两地的纬度相隔约120°。根据飞行速度每小时660km,约纬度6°的距离,因此飞行时间约为20小时。故选D。
考点二 地图的三要素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应注意三类地图:一般地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和带有经纬网的地图。
3.比例尺
(1)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大小比较: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越大。
(3)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细,反之越简单。
(4)比例尺的选择: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反之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5)关于没有比例尺地图的两个提示:
①图中没有比例尺但有经纬线,应根据“经线上纬度差1°的两地实地距离约为111km”或“赤道上经度差1°的两地实地距离约为111km”的原理,结合图中1°纬度距或赤道上1°经度距的图上距离计算比例尺。
②图中没有比例尺,但图中所绘地理事物具有一定的数值特征,可据此计算比例尺。
1.地图上判断方向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一般是正北方。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方格状或圆弧状经纬网图:从纬度看,北纬纬度变大的方向为北方,变小的方向为南方,南纬反之;从经度看,东经经度变大的方向为东方,变小的方向为西方,西经反之。
②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距离北极点近的地方为北方,从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西方。注意:东西方向的确定,要取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即劣弧定向。
2.比例尺的缩放及应用
(1)比例尺的缩放
①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②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2)比例尺的应用
在有关等值线图中的比例尺判读时,应注意三点。
①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②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2014•重庆文综)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
【答案】B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 000,若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 cm;用地宽为220 m,则图上距离为22
cm。结合选项可知,A4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纸、A3纸、B3纸都能输出完整的平面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故选B。
考法 结合区域简图,考查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4年9月10日,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敦格铁路)实现与青藏铁路成功接轨。下图中的虚线为敦格铁路。读图回答1—2题。
1.敦格铁路正线全长约509 km,由此可推知,上图比例尺最接近
A.1∶30万 B.1∶30 000万 C.1∶2 500万 D.1∶200万
2.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虚线为图例 B.图中的“格尔木”为注记
C.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 D.在该图判断方向应依据经纬线
【答案】1.C 2.D
【解析】1.图上距离大约2厘米,利用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50900000=1/25450000。故选C。
2.虚线是符号,所以是图例,A对;文字属于注记,B对;图中甘肃省和青海省的界线为西北—东南走向,C对;图中没有提供经纬线,故该图判断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D不对。故选D。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根据海拔和等高线分布判断地形区
2.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地形单元
(1)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如图中A、F处。
(2)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3)山脊:等高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凸出,如图中C处。
(4)山谷: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凸出,如图中B处。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如图中E处。
(6)陡崖:多条等高线的交会处,如图中D处。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
(1)等高距的计算
①两条相邻等高线的差值表示等高距。
②两条已知数值等高线之差除以它们之间的间隔数可求得等高距。
(2)海拔的计算
①所求点在等高线上,利用已知等高线和等高距进行推算。
②不在等高线上的点,其海拔高度值处在其两侧等高线的数值之间。
(3)相对高度的计算(n表示两点之间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Δh表示相对高度)
①若两点均不在等高线上:(n-1)d<Δh<(n+1)d。
②若两点均在等高线上:Δh=(n-1)d。
③若其中一点在等高线上:(n-1)d<Δh<nd。
④陡崖相对高度的确定:(n-1)d≤Δh<(n+1)d。
⑤计算山地上两点的温差:0.6/100×Δh。
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步骤
具体内容
确定
剖面线
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
确定
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都要适当放大
建坐标
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
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尤其是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2.地形剖面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
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 m之间,B在250~300 m之间。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 m之间;b在150~200 m之间;c在350~400 m之间。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3.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图1)
(2)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2)
1.闭合等值线的判读
等值线的闭合原则: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如下图中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