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96 KB
- 2021-04-14 发布
2018-2019学年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A.大江东去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夕阳西下 D.飞花两岸照船红
2.一人沿着半径是40m的圆形喷水池边散步,当他走了3圈半时,他的位移大小和经过的路程是
A.879.2m、879.2m B.80m、879.2m C.80m、80m D.879.2m、80m
3.北京时间8月19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田径比赛在200米决赛中,“飞人”博尔特以19秒79的成绩夺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米指位移 B.19秒79为时间间隔
C.博尔特撞线时可以看成质点 D.博尔特夺冠是因为他的加速度最大
4.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C.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5.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为L=30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初速度通过光电门A、B,现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010s、0.005 s,滑块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 cm/s 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cm/s
C.滑块加速度为5 m/s2 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m/s
6. 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
[来源:学#科#网Z#X#X#K]
7. 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
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小
8.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
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 C.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
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4m/s2
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10.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
A.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2:1
B.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1
C. 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t2:::
D. 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t3= 1::
11.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到达斜面中点用时1s,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长度为1m B.斜面长度为2m
C.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s D.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4m/s
1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2s 内通过的位移为 6m,在紧接着的 1s 内通过的位移也为 6m, 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a的大小
A. B. s C. D.
13.一物体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如果物体运动过程中经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C.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D.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14.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二、实验题(本题共10分)
15.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的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而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1分)根据 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2) (每空1分)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vB= __ m/s, vC= __ m/s, vD= __ m/s。(保留2位小数)
(3) (各2分)利用求得的数值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打A点时开始计时),并根据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保留1位小数)
(解答时应画出必要的受力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
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要明确写出
数值和单位。)[来源:学科网]
10
S/m
O
30
20
20
t/s
30
10
16. (每问2分)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试求;
(1)5s末的瞬时速度 (2)20s内的平均速度
(3)第二个10S内的平均速度 (4)30s内的位移
17.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10 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求:
(3分)汽车刹车开始后10s时的速度;
(3分)汽车刹车开始后20s内滑行的距离;
(3分)汽车静止前最后2.5s内滑行的距离.
18.某辆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值为10m/s2。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时,0.8后才能做出反应,马上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问停车距离为多少?
19. (每问4分)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2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最开始1 s内的位移为2.5 m, 求:
.滑块运动的总时间? .滑块运动的总位移?
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一)9月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来源:学&科&网]
1.D 2.B 3.B 4.A 5.C 6.C 7.B 8.A 9.B 10.B
11.BC 12.AD 13.AD 14.AD
15题
【解析】(1)由纸带上的点可以看出:xAB=7.5cm,xBC=20.1cm, xCD=32.7cm,xDE=45.3cm,
根据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即:xDE-xCD=xCD-xBC=xBC-xAB=12.6cm,所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由于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则vB==m/s=1.38m/s,vC==m/s=2.64m/s,vD==m/s=3.90m/s。
(3)作图时注意,尽量使描绘的点落在直线上,若不能落在直线上,尽量让其分布在直线两侧。
利用求得的数值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打A点时开始计时),并根据图线斜率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12.6m/s2。
(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零时刻的速度,为0.12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A时纸带对应的速度。
16题(1)3 m/s (2)1 m/s (3)-1 m/s (4)0
17题(1)0 (2)25m (3)6.25m
18题
匀速运动位移x1=16m,匀减速运动位移x2=20m,
停车距离x=x1+x2=36m[来源:学。科。网]
19题
根据滑块最开始1s内的位移为2.5m,有2.5m=v0×1s-a×(1s)2,根据滑块在最开始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位移的两倍,有v0×2s-a×(2s)2=2×a×(2s)2,联立解得a=1m/s2,v0=3m/s,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t==3s,C正确;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x=t=4.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