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3 KB
- 2021-04-14 发布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教学反思
(一)
优点:
1.本次口语交际设计巧妙。按照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顺序,很好
的完成了交际任务。
2.其中听故事环节设计较为精细。先是教师讲一遍,之后按照图片讲,再重
点部分分析讲,以提问的方式,讲故事讲扎实。为后面的学生讲故事,演故事做
了很好的铺垫。
不足之处及改进:
1.缩短老师“讲”的时间,给学生多讲多说的机会。
2.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二)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
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
掌握听故事的要领;再以连环画为载体学习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
楚,从而学会如何听故事和讲故事。最终达到训练口语表达,培养交际能力的目
的。
一、教学效果
课堂伊始,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喜庆的音乐中感受故事的主题,自然而然
地引出《老鼠嫁女》的故事。再引导学生猜想老鼠嫁女的新郎是谁,意在启发学
生想象,也激发起学生听故事的浓厚兴趣。借助录音播放故事,使学生在观察图
画的过程中,倾听故事,很好地将故事与图画内容结合在一起。听后,点拨倾听
的要领,并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初步整理,为下一环节的讲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了前几个环节的铺垫,就让学生来演一演。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口语交际课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因为有了兴
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因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在教学中,利
用喜庆的音乐导入新课,让学生猜想并感受故事的主题——嫁女办喜事。由此,
激发求知的兴趣。在表演故事的环节中,分发各种角色的头饰,既引导学生更好
地进入情境,又能大大增加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1.从教学目标方面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
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而且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着目标,环环相扣,
较好地完成了目标。
2.从教学策略方面来看,通过展示与故事相关的图片,介绍新娘想找怎样的
新郎,从而交代清楚故事中的角色,使孩子们充满期待地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故事中所蕴涵的自然界事物强弱相辅的关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待人、对己的认
识观,提供了客观的认知基础,也有助于调适学生的失衡心理――使那些认为自
己“样样都强”的学生感受到“再强大的事物,也有不强的地方”,从而减少过
于自大的情绪;使那些认为自己“样样都不行”的学生感受到“再弱的事物,也
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从而激起自信情感。经过富有内心情感冲击的交流分享,
当我出示“扬长补短”的汉字卡时,孩子开始体会其中的意义。
三、不足之处
正视个别差异,倡导自由表达。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表达能力也是各不一样的,
有的学生词汇丰富,有的孩子表达却比较平淡;还有一些孩子词汇贫乏,语病较
多……
四、改进措施: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别,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表达能力遣词造
句,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情达意,不随便使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也不
硬造令人费解的句式。
(三)
本次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教材安排上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是语言描述。“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然后自己讲讲这
个故事。”这两条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任务:一是看图听故事。二是尝试讲
故事。教材下方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要求: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
记住故事内容;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第二部分是图画。
八幅连环画,有序描绘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虽然故事稍长,情节较多,但具有反复的特点,且每个故事情节之间逻辑关
系明确。因此降低了听故事和讲故事的难度。
一、教学效果
1.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喜庆的音乐导入新课,让学生猜想
并感受故事的主题——嫁女办喜事。由此,激发求知的兴趣。在表演故事的环节
中,分发各种角色的头饰,既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又能大大增加学生积极
参与的热情,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借助图画,理解故事内容。在我配乐讲故事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图画,倾
听故事,很好地将故事与图画内容结合在一起。听后,点拨倾听的要领,并将学
生所获得的信息初步整理,为下一环节的讲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我的示范,学生发现讲故事的一般要领。再由第一幅图切入,讲好开头,
接着为学生创建自主讲故事的平台,将学到的讲故事要领应用到实践中,使学生
全面把握故事内容并为下一环节表演故事做好准备。
二、成功之处
1.导入方式新颖,学生积极性高。有了前几个环节的铺垫,后面延续学生高
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为学生创建自主交流、表演故事的平台,
培养了学生表达与表演的能力。
2.精心设计,用表演的方式“说”出来。 课前我做了几个主人公的头饰,
观察完图片,大致理解图片内容后,让学生带上头饰,将这个小故事表演出来,
完成效果明显。
三、不足之处
1.学生参与度不高,仅仅选了几个学生来表演这个小故事,其他学生属于
看“节目”的“观众”,并未切身参与其中。
2.参与学生的声音不够响亮,缺乏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
四、改进措施
1.讲过要领后,放手给学生,说多说少无所谓,首先让他们先说话。在说的
过程中,给与鼓励,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自信心。
2.给实际的鼓励措施,比如学分卡。
相关文档
- 其他(心得)之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2021-04-14 19:10:423页
- 英语(心得)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2021-04-14 19:06:569页
- 语文(心得)之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2021-04-14 19:02:595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4-14 18:59:2723页
- 小学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学习小结2021-04-14 18:20:324页
-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2021-04-14 18:14:285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展2021-04-14 17:32:296页
- 英语(心得)之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心得2021-04-14 17:08:263页
- 语文(心得)之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2021-04-14 16:57:503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体2021-04-14 16:43:4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