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 MB
- 2021-04-14 发布
第31课 哲学基本思想
[考点展示]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2012、2013、2014、2017·选择);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016、2018·选择);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2015·选择);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2014·选择);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012、2015·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试判断]
1.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 )
分析:错误。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家。
2.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分析:错误。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哲学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3.世界观决定做事情的具体方法。( )
分析: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决定做事情的根本方法。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分析:错误。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5.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分析:错误。哲学与具体科学属于不同的层次,不能把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具体科学的总和,看成是“科学之科学”。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分析: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问题。
7.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
分析:错误。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但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并不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8.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分析:错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并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9.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
分析:错误。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
分析:错误。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考点1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内涵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都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论
联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如图
点拨 ①哲学智慧源于(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但哲学不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典例1 (2017·江苏高考)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中国人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和谐,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入选;受“家国一体”社会结构和普通中国人追求团圆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带有浓厚的“尚圆”思维,可见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④入选;①中的“社会变革”与题意无关;③错误,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本题答案为C。
跟踪训练1 漫画《年终总结》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指导人们行动
B.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事物发展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增强规律的客观性
答案 A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对年终总结进行“注水”的做法,说明其世界观不正确,选A。漫画中的行为不是创新,B不选。C错在“只要……就能”上,太绝对。规律本身就是客观的,谈不上增强,D错误。
考点2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图示如下:
点拨 实践、具体知识、具体科学、世界观、哲学的关系
典例2 (2018·江苏高考)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B.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 A
解析 A对: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这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会推动哲学的发展。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作用,没有强调哲学的作用。C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而不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D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跟踪训练2 (2018·南京市三模)量子力学、相对论的诞生,使人们对物质和空间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的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数字化等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哲学正逐步确立起来。从中可见( )
A.哲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引领哲学前进的方向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答案 C
解析 抓住关键句“计算机、数字化等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哲学正逐步确立起来”,体现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正确。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A错误。一般来说,是真正的哲学引领具体科学前进的方向,B错误。D与题干的主旨相反。
考点3 哲学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如图: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点拨 ①总结和升华≠精华
哲学是时代的总结和升华,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真正的哲学不一定是完全科学、正确的,它只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等。
③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3)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对人生——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对社会——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批判功能: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塑造功能: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c.激励功能:真正的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典例3 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A.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
答案 D
解析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A说法片面。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B错误。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不一定是精华,C错误。
跟踪训练3 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由此可见( )
A.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强大武器
B.哲学是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真正的哲学都是科学的哲学
D.真正的哲学把握时代的脉搏
答案 D
解析 题干说明的是哲学是对时代的反映,没有体现哲学的具体作用,A不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不准确。真正的哲学不一定都是科学的哲学,C错误。
考点4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1)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此关系≠辩证关系)
(2)为什么: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决定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怎么样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标准之一)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矛盾的同一性)
点拨
提醒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从社会实践来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典例4 神话故事常常反映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下列古代神话中,反映了我国先民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的是( )
答案 C
解析 世界的本原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盘古开天”的神话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故C符合要求。A、B、D都探讨的是意识能动性的问题,不符合要求。
跟踪训练4 (2018·盐城三模)古希腊哲学家皮浪认为:肯定某种知识就是独断论,正确的态度似乎应当是怀疑和否定,对任何东西都不下判断。这一观点( )
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B.把握住了辩证否定观的实质
C.否认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具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答案 C
解析 “对任何东西都不下判断”陷入了不可知论,即否认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C正确。A由材料不能体现。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其实质是“扬弃”,题意中的观点是片面的,没有把握其实质,属于形而上学观点,B、D排除。
考点5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1)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典型观点
①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②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
⑤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⑥始基说:水是万物的“始基”
①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②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③霍布斯:人似钟表,心脏即发条,神经乃游丝,关节似齿轮,生命是肢体各部分的和谐运动
④爱尔维修:只有物质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把观念、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
①辩证的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②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③唯物的辩证法:联系的客观性与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等④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⑦器官说:心之官则思
基本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只是一种猜测,并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典例5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答案 C
解析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C项顺序正确。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
跟踪训练5 (2018·苏锡常镇四市二模)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②夫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矣
③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④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②③同属于唯物主义,故C项入选;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考点6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1)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典型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王守仁:心外无物
③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④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⑤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⑧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⑨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⑩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⑪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①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记②柏拉图:理念论,认识、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
③黑格尔:绝对精神论,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的产物
④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⑤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⑥朱熹:理在事先
基本评价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点拨 ①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本质错误,但对认识的发展有局部借鉴意义。
②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典例6 (2014·江苏高考)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 )
A.胸有成竹 一叶障目
B.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C.盲人摸象 唇亡齿寒
D.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
答案 B
解析 “胸有成竹”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叶障目”坚持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A不选。“掩耳盗铃”和“画饼充饥”都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B符合题意。“盲人摸象”没有坚持全面看问题,“唇亡齿寒”体现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不选。“拔苗助长”违背客观规律,“刻舟求剑”体现坚持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D不选。
跟踪训练6 对于下列观点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④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
⑤物是观念的集合
⑥气者,理之依也
A.①② ③⑤ ④⑥ B.①⑥ ②⑤ ③④
C.①④ ②⑤ ③⑥ D.①⑤ ②③ ④⑥
答案 C
解析 ①④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③⑥属于唯物主义。
考点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提醒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但绝不是哲学发展的最高峰,绝不是哲学发展的终结。
典例7 (2018·苏州一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来看,下图信息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②吸取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
③继承了近代唯物主义历史观
④是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由图可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同时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即唯物主义,①②正确。③错误,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提出来的。④没有体现。
考点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特征: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产生后,第一次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科学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3)统一到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点拨
观点
特征
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于改造世界;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化
典例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统一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统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里的哲学不是特指马克思主义哲学,①②错误。
跟踪训练7 (2018·南通、扬州、泰州、苏北四市三模)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学说之所以万能,就是因为它正确。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这一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 )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 A
解析 抓住题干的关键“因为它正确”,指向科学性;“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指向革命性,故选A。其他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
考点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点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典例9 (2018·全国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社会实践,不是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④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但不是完成了这一认识。
跟踪训练8 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下列做法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C.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 C
解析 题干强调理论如果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选C。其他说法没有直接体现。
课时作业
1.哲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 )
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门学说
B.哲学总是悬浮于空中的楼阁,难以捉摸
C.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无论从何种角度解释什么是哲学,它都是能够给人以智慧的学问。A、B、C三项说法均错误。
2.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答案 A
解析 人们提出了理念,影响了人们的行动,而理念属于世界观,行动属于方法论,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道理,故选A,不选C。哲学来源于实践,B错误。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概括和升华,D错误。
3.知道水到0℃会结冰,到100℃会变成气,这是科学,但由此知道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并懂得防微杜渐、见微知著,这是哲学智慧;知道树叶有正面有背面,这是生活常识,而由此思考“凡物莫不有对”并从中引出“一分为二”,懂得全面看问题,这是哲学智慧。由此可见( )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哲学是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简单相加
C.哲学以具体知识为依托,又不同于具体知识
D.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答案 C
解析 在科学的基础上概括出哲学智慧,体现了哲学以具体知识为依托,C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A不选。B错在“简单相加”上。D错在“凌驾”“科学之科学”上。
4.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下列关于“道”与“器”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道”是由众多“器”组成的结合体
B.“道”是对“器”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C.“器”寓于“道”之中并通过“道”表现出来
D.“道”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答案 B
解析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抽象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有形的存在,是道之载体,故“道”是对“器”的抽象概括和总结,选B。
5.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这句名言旨在强调( )
A.哲学是启迪智慧的具体科学
B.世界观决定并体现着方法论
C.要反思生活和实践的重要性
D.实际行动比思想意识更重要
答案 C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反思生活和实践的重要性,C正确。哲学不等于具体科学,A
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B错误。题干强调反思的重要性,D错误。
6.(2016·江苏高考)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②排除;④与题意无关,排除;①③正确地表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且与题意相符。故答案选B。
7.中国首次承办的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18年8月13~20日在北京召开。在“成人”的问题上,我们不应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主动提升自我;人们应通过交流、合作、谈判来取得共识并解决问题,容忍并尊重他人的内在价值,通过互相学习来丰富自我。这一主题意在告诉我们(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总和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能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前提和基础
答案 C
解析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反思和概括,不是总和,A错误;正确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前提和基础,D错误。
8.(2018·苏北四市一模)哲学家尼采说:“哲学是统帅,而不是士兵,是乐队指挥,而不是乐器的演奏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具体科学是由哲学派生的
②要重视培养哲学思维能力
③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要有善于思考全局的头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哲学是乐队指挥,强调哲学的指导作用,因此要重视培养哲学思维能力,②正确。哲学是统帅,因此要有善于思考全局的头脑,④正确。①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指导。③错误,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9.下列观点涉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的是( )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与“胜败天注定”
④“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画饼充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体现唯物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体现唯心主义,①应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体现不可知论,“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体现可知论,②应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与“胜败天注定”“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画饼充饥”都属于唯心主义,③④不选。答案选A。
10.我国的许多典故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答案 D
解析 望梅止渴、掩耳盗铃、画饼充饥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没有正确认识到存在决定思维,A、B、C错误。
11.(2018·南通、扬州、泰州、苏北四市三模)1974年,美国物理学家丹尼尔·弗雷德曼提出了中微子——原子核相干性弹性散射理论,预言除与质子相互作用外,中微子还能与整个原子核相互作用。2017年,研究人员利用便携式中微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中微子与原子核间相干性散射的信号。材料主要说明( )
A.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案 B
解析
研究人员利用便携式中微子探测器,首次捕捉到中微子与原子核间相干性散射的信号,证实了此前科学家语言的正确性,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可知论,B正确。题干是认识世界,A错误。题干不是强调运动、规律,C、D不选。
12.按照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选择并正确排列下列选项( )
①“太虚即气”
②原子是“宇宙之砖”
③“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④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① D.③→④→②
答案 B
解析 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先排除。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是历史唯物主义,故选B。
13.荀子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此观点( )
①蕴含辩证法的思想
②属于相对主义的观点
③蕴含唯物主义的思想
④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荀子强调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故选A。
14.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答案 B
解析 “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5.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认为“道”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下列与之最一致的观点是( )
A.气者,理之依也
B.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答案 D
解析 “道”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A、C属于唯物主义思想;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16.“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答案 C
解析 引文认为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项与此哲学观点相通,当选。A项是形而上学观点,B项是唯心主义观点,均不符合题意;D项体现了辩证法观点,但没有体现唯物主义。
17.(2018·扬州市四模)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③给我们留下了终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④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是终极真理,③错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错误。
18.黑格尔说:“密涅瓦的猫头鹰要等到黄昏到来,才会起飞。”马克思则把自己创立的新哲学形象地比作为人类解放报晓的“高卢雄鸡”。对以上两个比喻理解正确的有( )
①“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揭示了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和引导功能
②“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理性的沉思
③“高卢雄鸡”指出真正的哲学可以直接推动社会的进步
④真正的哲学既是“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是“高卢雄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②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③错误,哲学对社会的作用是间接的,而非直接;马克思则把自己创立的新哲学形象地比作为人类解放报晓的“高卢雄鸡”主要表明真正的哲学既有反思功能,又能反作用于社会,具有革命性,④正确。
19.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立地”就是要关注社会现实,从抽象的思辨回归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这表明( )
①哲学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具体办法
②只有哲学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引导人们反思具体的社会现实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正确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哲学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并不是提供具体的办法,故①错误;②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意;③④正确,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顶天”“立地”的内涵。
20.(2018·无锡一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是因为( )
①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
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
③反映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区别的显著标志
④开放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继承和发展”“科学性”,②④正确。真正的科学不仅仅只有马克思主义,①错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区别的显著标志是实践的观点,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