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50 KB
- 2021-04-14 发布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考纲定位
考情播报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2016·全国甲卷T26(3)、T27(1)/全国丙卷T27(4)
2015·全国卷ⅠT28(3)/全国卷ⅡT27(1)
2014·全国卷ⅠT9(C)、T28(2)/全国卷ⅡT13、T26(1)
2013·全国卷ⅠT28(3)/全国卷ⅡT12
2012·全国卷T27(2)
考点1| 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基础知识自查]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1)实质: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和反应产物中新化学键形成。
(2)特征:既有物质变化,又伴有能量变化;能量转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3)两守恒: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2.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符号为ΔH,单位是J·mol-1或kJ·mol-1。
(3)焓变定义式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
(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水或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⑥铝热反应。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类的水解反应;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
4.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原理计算公式:Q=-C(T2-T1)。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2)简易量热计的构造及作用
(3)注意事项
①实验过程保温且操作要快的目的: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碱稍过量。
③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反应热偏小。
5.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和能量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也表示了反应的焓变。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表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2molH2和1molO2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量。
[应用体验]
1.(1)对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应如何理解?
(2)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吗?为什么?
(3)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石墨与金刚石谁稳定?为什么?
(4)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吗?
[提示] (1)对吸热反应,加热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热能,实现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对于放热反应,加热的目的是克服反应活化能或破坏反应物的化学键,使反应发生。
(2)不一定,释放的能量过程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3)石墨较稳定,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能量越低越稳定。
(4)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任何化学反应都具有热效应。
2.(1)H2(g)+Cl2(g)===2HCl(l)①
H2(g)+Cl2(g)===2HCl(g)②
反应①放出的热量为Q1,反应②放出的热量为Q2,则Q1________Q2(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EC—C、EC===C、EH—H、EC—H表示出反应C2H4(g)+H2(g)===C2H6(g)所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H2O。已知室温下2 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 kJ。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 HCl(g)形成HCl(l)时,要放出热量
(2)2EC—H+EC—C-EC===C-EH—H
(3)SiH4(g)+2O2(g)===SiO2(s)+2H2O(l)
ΔH=-1 427.2 kJ·mol-1
[考点多维探究]
角度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图像分析
1.(2017·济南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反应产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无关
C [A项,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B项,反应为放热反应;D项,ΔH与系数成正比。]
2.在25 ℃、101 kPa下,1 mol白磷(化学式为P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4 mol红磷(化学式为P)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关系如图所示: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高,白磷比红磷稳定
B.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低,红磷比白磷稳定
C.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高,白磷比红磷稳定
D.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比白磷能量低,红磷比白磷稳定
D [由图像知:白磷比红磷能量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红磷比白磷稳定,红磷转化为白磷时需要吸收能量,属于吸热反应。]
3.(2017·河北五校联考)如图所示是298 K、101 kPa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99682192】
A.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92 kJ/mol
D.在常温、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 kJ
D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A项正确,B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1 mol N2和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 kJ,C项正确;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92 kJ,D项错误。]
角度2 由键能计算ΔH
4.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99682193】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时能放出x kJ的能量
C.断裂2 mol H—Cl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HCl(g)的总能量高于1 mol H2(g)和1 mol Cl2(g)的总能量
C [由图示可知:1 mol H2(g)和1 mol Cl2(g)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Cl(g)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D项错误;断裂化学键时需要吸收能量,B项错误、C项正确。]
5.已知燃烧热指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C===O
O===O
C—C
键能/(kJ·mol-1)
x
498.8
345.6
碳的燃烧热为395 kJ·mol-1,假设单质碳中只存在C—C键且基本结构单元为正四面体,则x的值为( )
A.619.7 B.1 239.4
C.792.5 D.1 138.1
C [在碳的正四面体结构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C—C键,每个C—C键由2个碳原子共有,故每个碳原子拥有的C—C键数目为2。结合反应热与键能关系:ΔH=反应物键能之和-反应产物键能之和,可得2×345.6+498.8-2x=-395,计算得x=792.5。]
6.(2015·全国卷Ⅰ节选)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kJ。
[解析] 设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x,则2x-436 kJ-151 kJ=+11 kJ,x=299 kJ。
[答案] 299
ΔH的三种计算式
(1)ΔH=反应物总键能之和-反应产物总键能之和
(2)ΔH=反应产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Δ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角度3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7.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吸收16.95 kJ 热量。N2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拆开1 mol H—H、1 mol N—H、1 mol N≡N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在25 ℃、10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5%,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N2与H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23 g N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生成2 mol NO2吸收的热量为67.8 kJ。吸热反应ΔH为正值,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 ΔH=+67.8 kJ·mol-1。
(2)N2(g)+3H2(g)===2NH3(g) ΔH=(946+436×3-391×6)kJ·mol-1=-92 kJ·mol-1。
(3)根据碳原子守恒有:C2H5OH~2CO2~2CaCO3。生成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为0.5 mol,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1 mol N2完全反应的热量为 kJ=4Q kJ,故N2(g)+3H2(g)===2NH3(g) ΔH=-4Q kJ/mol。
[答案] (1)N2(g)+2O2(g)===2NO2(g)
ΔH=+67.8 kJ·mol-1
(2)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3)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Q kJ·mol-1
(4)N2(g)+3H2(g)===2NH3(g) ΔH=-4Q kJ/mol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六注意”
(2)“五审”突破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考点2|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基础知识自查]
1.盖斯定律及应用
(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3)应用。
方程式
反应热间的关系
aAB、AB
ΔH1=aΔH2
AB
ΔH1=-ΔH2
ΔH=ΔH1+ΔH2=ΔH3+ΔH4+ΔH5
2.“五步”解决有关盖斯定律的计算问题
[考点多维探究]
角度1 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1)(2016·四川高考节选)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 ℃,101 kPa 时:
CaO(s)+H2SO4(l)===CaSO4(s)+H2O(l) ΔH=-271 kJ·mol-1
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 ΔH=-937 kJ·mol-1
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2015·四川高考节选)FeSO4可转化为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
已知25 ℃,101 kPa时:4Fe(s)+3O2(g)===2Fe2O3(s)
ΔH=-1 648 kJ·mol-1
C(s)+O2(g)===CO2(g) ΔH=-393 kJ·mol-1
2Fe(s)+2C(s)+3O2(g)===2FeCO3(s)
ΔH=-1 480 kJ·mol-1
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CaO(s)+H2SO4(l)===CaSO4(s)+H2O(l)
ΔH=-271 kJ/mol ①
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 ΔH=-937 kJ/mol ②
①×5-②得: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 ΔH=-418 kJ/mol。
(2)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标号:
4Fe(s)+3O2(g)===2Fe2O3(s) ΔH=-1 648 kJ·mol-1 ①
C(s)+O2(g)===CO2(g) ΔH=-393 kJ·mol-1 ②
2Fe(s)+2C(s)+3O2(g)===2FeCO3(s)
ΔH=-1 480 kJ·mol-1 ③
根据盖斯定律:③×(-2)+①+②×4可得:
4FeCO3(s)+O2(g)===2Fe2O3(s)+4CO2(g)
ΔH=-260 kJ·mol-1。
[答案] (1)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 ΔH=-418 kJ/mol
(2)4FeCO3(s)+O2(g)===2Fe2O3(s)+4CO2(g)
ΔH=-260 kJ·mol-1
2.(2017·大庆质检)(1)已知25 ℃时:
xSO2(g)+2xCO(g)===2xCO2(g)+Sx(s)
ΔH=ax kJ·mol-1
2xCOS(g)+xSO2(g)===2xCO2(g)+3Sx(s)
ΔH=bx kJ·mol-1
则25 ℃时,COS(g)反应生成CO(g)、Sx(s)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解析] 将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2即可。
[答案] xCOS(g)===xCO(g)+Sx(s)
ΔH=(bx-ax) kJ·mol-1
角度2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ΔH
3.(2013·全国卷Ⅱ)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O2(g)===SO2(g)+H2O(g) ΔH1
2H2S(g)+SO2(g)===S2(g)+2H2O(g) ΔH2
H2S(g)+O2(g)===S(g)+H2O(g) ΔH3
2S(g)===S2(g) ΔH4
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ΔH4=(ΔH1+ΔH2-3ΔH3)
B.ΔH4=(3ΔH3-ΔH1-ΔH2)
C.ΔH4=(ΔH1+ΔH2-3ΔH3)
D.ΔH4=(ΔH1-ΔH2-3ΔH3)
A [根据盖斯定律找出各反应的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将前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标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③可得:2S(g)===S2(g) ΔH4=(ΔH1+ΔH2-3ΔH3)。]
4.(2015·重庆高考)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
则x为( )
【导学号:99682194】
A.3a+b-c B.c-3a-b
C.a+b-c D.c-a-b
A [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s)+O2(g)===CO2(g) ΔH1=a kJ·mol-1,将另外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编号,②S(s)+2K(s)===K2S(s) ΔH2=b kJ·mol-1,③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运用盖斯定律,①×3+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3a+b-c) kJ·mol-1,则x=3a+b-c,故A正确。]
5.已知:C(s)+H2O(g)===CO(g)+H2(g) ΔH=+130 kJ·mol-1,2C(s)+O2(g)===2CO(g) ΔH=-220 kJ·mol-1。断开1 mol H—H、O===O分别需要吸收436 kJ、496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O—H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
【导学号:99682195】
A.332 kJ B.118 kJ
C.462 kJ D.360 kJ
C [将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乘以2,再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得2H2O(g)===2H2(g)+O2(g) ΔH=+480 kJ·mol-1,故断开1 mol O—H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36 kJ×2+496 kJ+480 kJ)÷4=462 kJ,C项正确。]
6.(1)(2016·全国甲卷节选)①2O2(g)+N2(g)===N2O4(l) ΔH1
②N2(g)+2H2(g)===N2H4(l) ΔH2
③O2(g)+2H2(g)===2H2O(g) Δ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 048.9 kJ·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
(2)(2016·全国丙卷节选)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aq)===SO(aq)+H2O(l) ΔH1
ClO-(aq)+SO(aq)===SO(aq)+Cl-(aq) ΔH2
CaSO4(s)===Ca2+(aq)+SO(aq) ΔH3
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得④=2×③-2×②-①,即ΔH4=2ΔH3-2ΔH2-ΔH1。
(2)将题给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标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③得目标反应的ΔH=ΔH1+ΔH2-ΔH3。
[答案] (1)2ΔH3-2ΔH2-ΔH1
(2)ΔH1+ΔH2-ΔH3
角度3 利用盖斯定律比较ΔH的大小
7.(2014·全国卷Ⅱ)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 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B [可根据题意设计路径
故ΔH1=ΔH2+ΔH3>0,因ΔH2<0,故ΔH1<ΔH3,所以ΔH1+ΔH2<ΔH3。]
8.比较下列各组ΔH1和ΔH2的相对大小。
①2H2(g)+O2(g)===2H2O(l) ΔH1
2H2(g)+O2(g)===2H2O(g) ΔH2________
②S(g)+O2(g)===2SO2(g) ΔH1
S(s)+O2(g)===2SO2(g) ΔH2________
③C(s)+O2(g)===CO(g) ΔH1
C(s)+O2(g)===CO2(g) ΔH2________
④H2(g)+Cl2(g)===2HCl(g) ΔH1
H2(g)+Cl2(g)===HCl(g) ΔH2________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2H2O(g)===2H2O(l) ΔH=ΔH1-ΔH2<0,故ΔH1<ΔH2。
②S(g)===S(s) ΔH=ΔH1-ΔH2<0,故ΔH1<ΔH2。
③CO2(g)===O2(g)+CO(g) ΔH=ΔH1-ΔH2>0,故ΔH1>ΔH2。
④ΔH1<ΔH2。
[答案] ①ΔH1<ΔH2 ②ΔH1<ΔH2
③ΔH1>ΔH2 ④ΔH1<ΔH2
(1)对于放热反应,ΔH越小,放热越多。
(2)
[课堂小结·反馈达标1+1] 全新理念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一组判断,展示高考易误点
(1)反应时不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一定需加热。( )
(2)C(金刚石,s)===C(石墨,s) ΔH<0,则说明金刚石的能量高,较稳定。
( )
(3)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
(4)催化剂的使用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焓变ΔH不改变。( )
(5)由C(s)+O2(g)===CO2(g) ΔH1,CO(g)+O2(g)===CO2(g) ΔH2,可推知CO2(g)+C(s)===2CO(g)的ΔH<0。( )
(6)NaHCO3+H2HCOONa+H2O反应中,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
(7)已知C(s)+O2(g)===CO(g) ΔH=a kJ/mol,C(s)+O2(g)===CO2(g) ΔH=
b kJ/mol,则C(s)的燃烧热为-a kJ/mol。( )
(8)已知25 ℃时,①HF(aq)+OH-(aq)===F-(aq)+H2O(l) ΔH=-67.7 kJ/mol,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则氢氟酸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F(aq)F-(aq)+H+(aq) ΔH=+10.4 kJ/mol。( )
(9)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则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和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
(10)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a>b。( )
(11)(2016·全国甲卷)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
(12)氢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等是重要的新能源。(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一题串知,覆盖高考考什么
(2015·全国卷Ⅱ改编)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58 kJ/mol
③CO2(g)+H2(g)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 076
465
413
(1)ΔH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及其值),
反应①为____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1 mol CO(g)和2 mol H2(g)的总能量与1 mol CH3OH(g)的总能量________较高(填“前者”或“后者”)。
[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和利用化学键计算焓变ΔH]
(2)将反应①中的CH3OH(g)改为CH3OH(l),反应中的ΔH1_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考查状态对反应热的影响]
(3)将反应②中的系数缩小,则ΔH2=________kJ/mol。[考查ΔH与系数的关系]
(4)ΔH3与ΔH1、ΔH2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3=________ kJ/mol。[考查盖斯定律及其计算]。
(5)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a kJ/mol,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燃烧热与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答案] (1)1 076 kJ/mol+2×436 kJ/mol-3×413 kJ/mol-343 kJ/mol-465 kJ/mol=-99 kJ/mol
放 前者
(2)变小 (3)-29
(4)ΔH3=ΔH2-ΔH1 +41
(5)CH3OH(l)+O2(g)===CO2(g)+2H2O(l)
ΔH=-a kJ/mol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2021-04-14 17:41:3230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与STSE2021-04-14 17:39:057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2021-04-14 17:09:2810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与可持2021-04-14 16:46:2613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2021-04-14 14:19:38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2021-04-14 13:40:078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2021-04-14 12:41:4816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在2021-04-14 11:08:338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图2021-04-14 10:24:5312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作业2021-04-14 09:52:0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