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00 KB
- 2021-04-14 发布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有丝分裂后期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末期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B.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C.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分子数不变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3.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D.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4. 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5. 下列各图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 ( )
A. B. C. D.
6.右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生物体细胞,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仅1个子细胞具有生殖功能
7.基因型为Rr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RR、rr、Rr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B.②②③ C.③③② D.②③①
8.下列关于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92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9.下列有关DNA、基因、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C.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线性排列 D.细胞内的DNA都在染色体上
10.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的功能单位
B.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
C.基因是DNA的随机片段,与DNA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D.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具有多样性
1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比艾弗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D.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均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以得到的结论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用放射性同位素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C.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培养基中培养噬菌体,即可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
D.短时间的保温是为了使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13.. 在确定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中,艾弗里和赫尔希与蔡斯进行的实验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共同点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B.他们都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病毒展开研究
C.两个实验都应用了细菌培养技术为实验成功提供了保障
D.两个实验表明: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
14.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中,错误的是( )
A.两条链是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的
B.脱氧核糖和磷酸是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的
C.腺嘌呤和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配对排列在内侧
D.碱基和碱基之间靠氢键相连,复制时氢键断开
15.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图中连接错误的是( )
16.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中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B.DNA分子中每个五碳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含N碱基
C.DNA分子中G与C碱基对含量越高,其分子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
D.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大于1
17. “DNA指纹”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特异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18.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B.DNA 的两条链都可以作为复制的模板
C.DNA 的复制都发生在细胞核中
D.半保留复制是指子代 DNA 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
19.一个被15N标记的、含5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若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T+A占60%
B.该DNA分子中含有A的数目为400个
C.该DNA分子复制2次,需要消耗1200个G
D.经3次复制后,子代DNA中含14N的单链占1/8
20. 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两种过程都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21.如图代表真核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示翻译,模板是核糖体
B.该图所示过程也可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启动和终止此过程的是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都不对应氨基酸
D.图中没有酶,因为该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
22. 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参与的是( )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解旋酶
23. 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体现在( )
A.DNA分子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方式稳定不变
B.DNA分子内侧,碱基对的配对方式不变
C.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D.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都有其特定的排列顺序
24. 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图甲所示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是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
B.图乙所示过程均需要核苷酸为原料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之间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
25.镰状细胞贫血是由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这说明了( )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和性状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3分)下列各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
(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该动物可以形成__________种类型的精子。
(2)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_______。
(3)图B所示的细胞有________个四分体,图C所示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______________,图D所示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是__________。(2分)
(4)A细胞有____条染色体,有_____个DNA分子,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2分)
(5)此5个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8分)下图一是某雄性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2n=4),图二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请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丙细胞名称是________。
(2)图二数学模型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可以表示图一中________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8.(15分)图1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表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实验过程和操作
结果
A组
含35S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揽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下层沉淀 中的放射性很低
B组
含32P噬菌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下层沉淀中的放射性很高
(1)图1实验是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据图可以作出__________的假设。
(2)在表中,若在B组实验中32P标记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短,会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__________,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噬菌体的DNA进人大肠杆菌后能进行自我复制,其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一样也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原因是__________,DNA片段中的(A+G)/(T+C)总是1,由此证明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给图2A组实验培养出“含35S噬菌体”(简要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3分)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__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此过程除图中所示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等。
(2)③表示________,合成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通过________到细胞质中,穿过________层膜
(3)图中方框内的碱基应为________,对应的5应为________(赖氨酸密码子为AAA,苯丙氨酸密码子为UUU)。
(4)图中的氨基酸共对应________个密码子。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BDC 6-10DCADC 11-15CDBCB
16-20BACCC 21-25BCDDA
二、填空题(共50分)
26.(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
(1)4, 4。
(2)BDE, BCE,DE。
(3)2, 有丝分裂中期,精细胞(2分)。
(4) 8, 8, 体细胞(2分)。
(5)C--> A--> B--> E--> D。
27.(每空2分,共8分)
(1)乙 次级精母细胞
(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丙
2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S型菌的DNA是引起R型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或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2)上升
32P标记的噬菌体还未进行侵染就被搅拌下来,经过离心分层,这些噬菌体进入上清液中。
(3)半保留复制
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即A=T;G=C。
首先用含 35S的物质制备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然后用该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从而得到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得到含35S噬菌体。(3分)
2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
(1)翻译 核糖体 酶和能量(2分)
(2)mRNA 细胞核 核孔(2分) 0
(3)UUU 赖氨酸
(4)7 从左到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