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2-26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14 六国论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82160044】
A.破灭之道.也 道:原因
B.始速.祸焉 速:加速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殆:几乎
D.则胜负之数. 数:运数
B [B 项,速:招致。]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 [B 项,颠覆:都是“推翻(政权)”的意思。A 项,“其实”,古义是两个词,“其”,
它的,“实”,实际。今义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C 项,“智力”,古义是两个
词,“智”,智慧,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智力”,“力”,力量。“智力”的今义是指“人
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D 项,“故事”古义是两个词,
“故”,过去的,“事”,事情。“故事”可译为“旧事,前例”。“故事”的今义是“真
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A.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赵尝五战于秦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斯用兵之效也
D [D 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A 项,省略句; B 项, 状语后置句;C 项,被动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未易量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C [C 项,“固”意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A 项,两个“或”,前一个意思是
“有人”,后一个意思是“或许,也许”。B 项,两个“而”,前一个译为“就”,后一个
译为“可是”。D 项,两个“以”,前一个意思是“才”,后一个译为“因而”。]
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
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
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
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看待、对待
B.举.以予人 举:拿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判定、决定
D.此言得.之 得:得到,获得
D [D 项,得:得当,正确。]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82160045】
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不赂者以.赂者丧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 [C 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介词,因为。A 项,介词,用。B 项,连词,来。D 项,
连词,表结果,以致。]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选段主要论述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从诸侯割地赂秦而造
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与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两方面进行论证。
B.本选段以诸侯国与秦国双方土地消长的事实为例,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损失远
远超过由于战争而造成的损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从而得出“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C.本选段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
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D.本选段最后引证苏代的话做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
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不赂
者以赂者丧”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
D [D 项中“抱薪救火”的道理不是用来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六国(由于贿赂秦国而)失去的地盘,比他们由于战败而失去的地盘,它
的实际数目也要多到百倍。
(2)想想他们的祖先,暴露在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
相关文档
-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2021-02-27 09:11:4430页
-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2021-02-27 09:11:3922页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提升训练2021-02-27 09:10:5628页
- 专题18语言运用之图文转换-2017年2021-02-27 09:10:5219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题型组合滚2021-02-27 09:10:393页
-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六编 满分技2021-02-27 09:10:0645页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2名著导2021-02-27 09:10:012页
- 难点19 准确把握科普文章的语言特2021-02-27 09:09:539页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实用2021-02-27 09:09:4522页
-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2021-02-27 09:09:34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