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 MB
- 2021-04-14 发布
第二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点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核心知识通关
】
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1)
宇宙的物质性
:
宇宙是由各种天体组成的。其中
最基本的天体是
_____
和
_____
。
恒星
星云
(2)
宇宙的层次性
:
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
形成
_____
_____
。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共分为
4
级
,
具体如下所示
:
天体
系统
银河系
太阳系
2.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
(1)
太阳系。
中心天体
太 阳
八大
行星
类地行星
A
水星、
B
金星、
C_____
、
D
火星
巨行星
E_____
、
F
土星
远日行星
G_______
、
H
海王星
小行星带
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彗星
太阳系中最著名的是哈雷彗星
地球
木星
天王星
(2)
地球的普通性。
①运动特征相同
:_____
性、近圆性、
_____
性。
②结构特征相似
:
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同为
_____
行星。
同向
共面
类地
3.
地球的特殊性
——
存在生命的条件
:
(1)
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
_________:
太阳处于壮年期
,
状态稳定。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
: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
互不干扰。
太阳光照
(2)
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
形成原因
适宜的
_____
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
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体积和质量适中
,
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_______
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内部放射性元素
衰变
,
产生水汽
,
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
汇集到地表低洼地带
,
形成了原始海
洋
温度
液态水
【
经典例题导悟
】
NAS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公布了一批新的
冥王星
❶
高清图像
,
新视野号从冥王星赤道上空
1 800 km
拍摄的俯瞰拼接图显示了冥王星地表的差异多样性
,
包括
冥王星地表的暗色区域、被称为
“
克苏鲁
”
充满陨石坑的
地域、冰冻平原
“
斯帕尼克平原
”
以及小部分山脉
❷
,
随着照片的公布
,
又引起了人们对是否存在地外生命的热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
(2)
题。
(1)
人类正设法探寻地外生命。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
,
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
(
)
①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
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
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关于冥王星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位于太阳系中
B.
自身能发光
C.
质量与木星相近
D.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
思维流程
】
【
答案
】
(1)
B
,(2)
A
。
【
高考模拟精练
】
(2017
·
忻州模拟
)
美国航天局宣布
,
“
好奇
”
号火星车在这颗红色星球的大气中发现了来源未知的甲烷气体
,
此外还在火星岩石样本上首次确定性探测到其他有机分子。
“
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
的谜底将被揭开。阅读材料
,
完成
1
、
2
题。
地球和火星地理特征比较表
距太阳
(
地球
=1)
质量
(
地球
=1)
体积
(
地球
=1)
自转
周期
公转
周期
地球
1
1
1
23
小时
56
分
1
年
火星
1.52
0.11
0.15
24
小时
37
分
1.9
年
1.
火星属于
(
)
A.
类地行星
B.
地月系
C.
河外星系
D.
远日行星
2.
与地球相比
,
关于火星的说法
,
正确的是
(
)
A.
表面温度高于地球
B.
大气层厚于地球
C.
自转的线速度快于地球
D.
公转的角速度小于地球
【
解析
】
1
选
A,2
选
D
。第
1
题
,
根据八颗行星的位置和所学知识可知
,
火星属于类地行星。第
2
题
,
火星公转周期大于地球
,
因而其公转的角速度小于地球
,
线速度大于地球。
【
加固训练
】
据英国
《
每日邮报
》
报道
,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
,
距地球仅
40
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
“
水世界
”
,
体积是地球的
6
倍。据推测
,
这个
“
水世界
”
同样拥有大气层
,
且
75%
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
,
但由于温度太高
,
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
(1)
、
(2)
题。
(1)
“
水世界
”
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天文学家推测
“
水世界
”
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
A.
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
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
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D.
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
解析
】
(1)
选
C,(2)
选
D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条件。“水世界”类地行星距地球仅
40
光年
,
不会是太阳系成员
,
应位于银河系中
;
该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原因是距离恒星太近
,
温度太高。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核心知识通关
】
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1)
太阳辐射的概念
:
太阳以
_______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
的能量。
电磁波
(2)
太阳辐射的分布。
①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
由
___
纬度向
___
纬度递减
同纬度地区
,
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
地势高处
太阳辐射
___,
地势低处太阳辐射
___
时间分布
___
季太阳辐射强于
___
季
低
高
强
弱
冬
夏
②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
,
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
向西部内陆逐渐
_____
。高值中心在
_________,
低值中
心在
_________
。
增强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③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因素
原 因
纬度
纬度低
,
正午太阳高度
___,
获得太阳辐射多
;
极圈
以内地区有
___________
现象
,
极圈以外地区夏季
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地势
地势高
,
大气
_____,
透明度高
,
固体杂质、水汽少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
且日照时数多
天气
多
_____
天气的地区
,
日照时数多
,
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多
;
多
_____
天气的地区
,
日照时数少
,
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大
极昼、极夜
稀薄
晴朗
阴雨
(3)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
:
直接提供
_________
。
②对地表
:
维持地表温度
,
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
生命活动。
③对人类
: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光热资源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1)
基本概况。
①太阳大气分层
:A
日冕层、
B
色球层、
C_______
。
②主要类型
:C
层的黑子、
B
层的耀斑。
③周期
:
约为
_____
。
光球层
11
年
(2)
主要影响。
①扰动地球的大气层
,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
,
产生“磁暴”现象。
③产生“
_____”
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极光
【
图文助记
】
1.
太阳能与光伏发电
:
太阳能优点是能量巨大、分布广泛
,
是
清洁能源
;
缺点是能量密度较低
,
受天
气影响较大。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
特效应原理
,
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
如左图
)
。
2.
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
:
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
(
太阳风
)
进入
地球磁场
,
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
高空
,
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极
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
,
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
有。
【
经典例题导悟
】
(2014·
全国卷
Ⅰ)
太阳能光热电站
(
下图
)
通过
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
❶
,
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
,
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❷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我国下列地区中
,
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2)
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
A.
提升地表温度
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
误伤途经飞鸟
D.
提高作物产量
【
思维流程
】
【
答案
】
(1)
A
,(2)
C
。
【
高考模拟精练
】
(2015
·
安徽高考
)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
单位为
MJ/m
2
,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图中
M
日最接近
(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a
、
b
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
A.
太阳高度
B.
白昼长短
C.
海陆位置
D.
天气状况
【
解析
】
1
选
B,2
选
A
。第
1
题
,
从图中信息可知
,
该地位于北半球
,M
日得到太阳辐射最多
,
因此最接近夏至日。第
2
题
,a
、
b
处的太阳辐射特征是从赤道向高纬度递减
,
因此为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
,
影响因素是纬度造成的太阳高度不同。
a
处纬度低
,
太阳高度大
,
得到太阳辐射多
;b
处纬度高
,
得到太阳辐射少。
(2016·
淮北模拟
)
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风光
路灯”
——
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示
意图。读图回答
3
~
5
题。
3.
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
(
)
A.
贵阳
B.
成都
C.
呼和浩特
D.
济南
4.
若是在上题所选城市中安装“风光路灯”
,
一年中
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5.
为降低成本
,
将路灯上风力发电扇叶的朝向固定
,
如果在哈尔滨则风力发电机扇叶应朝向
(
)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
【
解析
】
3
选
C,4
选
B,5
选
A
。第
3
题
,
“
风光路灯
”
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风能
,
我国西北地区是太阳能和风能都丰富的地区
,
四城市中呼和浩特位于西北地区。第
4
题
,
太阳能板主要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
以充分吸收太阳辐射
,
一年中夏季昼最长
,
故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第
5
题
,
哈尔滨冬季风力大
,
以西北风为主
,
风力发电扇叶垂直于风向时转速最快
,
发电量最大。
【
加固训练
】
(2016·
湛江模拟
)
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
简称
PAR,
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
(Q)
与
PAR
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
,
回答
(1)
、
(2)
题。
(1)
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
(Q)
与
PAR
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
A.Q
值夏秋季节大
,
冬春季节小
B.PAR
值冬春季节大
,
夏秋季节小
C.Q
值比
PAR
值季节变化更大
D.Q
值与
PAR
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
(2)
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
(Q)6
月和
8
月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
(
)
A.
太阳高度
B.
白昼长短
C.
天气状况
D.
地面反射率
【
解析
】
(1)
选
C,(2)
选
C
。第
(1)
题
,
从图中可以看出
Q
的起伏比
PAR
的起伏变化大
;Q
值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
,PAR
值夏半年较大
,
而冬半年较小。
Q
值比
PAR
值晚一个月达到最大值。第
(2)
题
,
太湖地区
6
月正值梅雨季节
,
多云雨天气
,
云层较厚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少
;8
月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出现伏旱
,
多晴朗天气
,
云层较薄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
到达地表的和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较多。
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
核心知识通关
】
1.
地球的内部圈层
:
(1)
两类地震波。
代码
类型
传播速度
能通过的介质
A
横波
较慢
固体
B
纵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2)
两个不连续界面。
①
C
界面
——_________,
纵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
D
界面
——___________,
横波完全消失
,
纵波传播
速度突然下降。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
三大圈层。
(4)
岩石圈的构成
:
包括地壳和
___________(
软流层以
上
)
两部分。
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图中
范围
C
层以上部分
C
、
D
两层之间的部分
D
层以下部分
,
内部分为
E
外核和
F
内核
上地幔顶部
2.
地球的外部圈层
:
(1)_______:
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
水圈
: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_____________
的圈层。
(3)
生物圈。
①构成
: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②范围
:_______
底部、水圈全部和
_____
圈上部。
大气圈
连续但不规则
大气圈
岩石
【
经典例题导悟
】
读
地球各圈层
❶
划分示意图,回答
(1)
、
(2)
题。
(1)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B.
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
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D.
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2)
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C
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
,
故称为岩石圈
B.B
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
C.A
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D
圈层是一般认为的岩浆的发源地
【
思维流程
】
【
答案
】
(1)
D
,(2)
C
。
【
高考模拟精练
】
1.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回答图
中序号依次是
(
)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2.“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反映的是
哪两个圈层的关系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解析
】
1
选
C,2
选
B
。第
1
题
,
图中①向③供水
,
同时又能向②进行渗透
,
说明是水圈
;③
需要供水
,
且能提供氧气
,
则是生物圈
;④
能降水
,
说明是大气圈
;②
接受降水和渗透
,
是岩石圈。第
2
题
,
“
落红
”
来自生物圈
,
“
化作春泥
”
是指花经过分解成为无机物
,
释放到岩石圈中
;
“
护花
”
是指存在岩石圈中的无机养分
,
重新被植物吸收。所以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
3.
北京时间
2015
年
7
月
3
日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
6.5
级地震
,
震源深度
10
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
于
(
)
A.
地壳
B.
软流层
C.
上地幔顶部
D.
下地幔
【
解析
】
选
A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
33
千米
,
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
,
地壳厚度较大
,
震源深度为
10
千米
,
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
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内部。
【
加固训练
】
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
,
在下图中的
a
、
b
、
c
、
d
四点
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
,
其中最早得到从莫霍界面传
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
A.a B.b C.c D.d
【
解析
】
选
D
。地壳厚度越薄
,
地震波传来所需时间越短。海洋地壳比陆地地壳薄
,
平原地区地壳比高原地区地壳薄。
类型
2:
等年
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
典型图示
】
等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是年太阳辐射量相等的各
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图
,
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年太阳辐
射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状况。
【
获取信息
】
等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的判读
本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
,
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
❶
是经纬度信息
,
❷
是图例信息
,
包括实线和虚线
,
❸❹
是图中等值线具体分布状况。
【
信息解读
】
等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1)
位置确定
:
由经纬度信息
,
可判断该地位于我国青藏
高原地区
,
两个省级行政中心分别是拉萨和西宁。
(2)
等值线特征。
①图中等值线的走向
:
多呈东北
-
西南走向。
②等值线的数值
:
夏、冬季日照时数大致都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
甲地区位于西北部
,
日照时数较长
,
丁地区位于东南部
,
日照时数较短
,
冬、夏季日照时数差最大的是甲地。分析原因主要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
(
迎风坡、背风坡
)
有关。
③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
【
调动知识
】
1.
描述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的角度
:
(1)
从时间上一般描述其冬、夏季的季节差异
;
其原因
主要在于昼夜长短的差异
,
如青藏高原夏季昼长
,
日照
时间长。
(2)
从空间上一般描述其“从
……
向
……
递减
(
或递
增
)”“
哪个地区多
,
哪个地区少”
,
如我国太阳年辐
射总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
太阳能电站建设的因素分析
:
(1)
考虑太阳年辐射量较强的地区
,
如图中甲、乙、丙。
(2)
考虑市场
,
应靠近消费区
,
如图中乙地比较靠近省级行政中心。
(3)
考虑资金、技术及占地面积等因素。
【
迁移应用
】
考向
1
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
邢台模拟
)
日照时数是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地面的累积时长。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
(
单位
:
小时
)
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
,
正确的是
(
)
A.
甲地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少于乙地
B.
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
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低于甲地
D.
乙地日照时数空间变化大于甲地
2.
造成该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副高控制时长
B.
夏季风影响强弱
C.
纬度南北差异
D.
距离大西洋远近
【
解析
】
1
选
C,2
选
B
。第
1
题
,
根据经纬网定位图示范围为我国青海省。甲地受季风影响
,
降水多于乙地
,
乙地气候大陆性更强
,
乙地地形起伏和缓
,
甲地垂直地带差异显著
,
故日照时数空间变化乙地小
,
甲地大。第
2
题
,
受夏季风影响
,
该区域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日照时数递增。
考向
2
考查光照对农业开发、农作物种植等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
,
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PAR)
。下图示意
1961
~
2007
年我国年平均
PAR
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
3
、
4
题。
3.
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
,
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
地区是
(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四川盆地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4.
乙地
PAR
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
纬度高
B.
植被少
C.
地势高
D.
云雨少
【
解析
】
3
选
D,4
选
D
。第
3
题
,PAR
数值越大
,
太阳辐射越强
,
农业生产潜力越大。读图可知
,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
PAR
数值最大
,
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第
4
题
,
读图知
,
甲地为四川盆地
,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加上盆地地形影响
,
降水丰富
,
云雨天较多
,PAR
数值较小
;
乙区域位于河套平原
,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降水少
,
云雨天少
,
日照时间长
,PAR
数值较大。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2021-04-13 22:14:4212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3 19:47:281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4-12 14:22:466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2021-02-27 08:56:45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整体性与2021-02-26 21:37:414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2-26 21:31:103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30:503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2-26 21:28: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2-26 21:17:5410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2-26 21:15:52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