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3.00 KB
- 2021-04-14 发布
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中。)
1.关于布朗运动的正确说法是( )
A. 布朗运动映证了分子的热运动
B. 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地运动是布朗运动
C. 室内尘埃的运动是空气分子碰撞尘埃造成的现象
D. 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就是热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的无规则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碰撞的不平衡性越明显;颗粒越小,碰撞的不平衡性越明显;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而是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故A正确;
BC.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地运动不是布朗运动,而是空气的流动造成的宏观现象,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肉眼看不见,故BC错误;
D.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但布朗运动也可以不是热运动,热运动是分子运动,而布朗运动是小颗粒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 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 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 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即r0=r2,当r=r2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r小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2时,表现为引力,故A、B错误,C正确;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为斥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D错误.
3.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铜的密度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B. 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C. 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D. 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故A错,B正确;一个铜原子的所占体积为 故CD错;故选B.
4.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V图象,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
A. 一直保持不变
B. 一直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pAVA=pBVB,所以A、B两状态的温度相等,在同一等温线上,由于离原点越远的等温线温度越高,所以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应先升高后降低,分子平均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点评:灵活运用公式
5.如图,各实线分别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的不同状态变化过程,其中气体体积减小的过程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分析即可.
【详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
其中
②
联立得
③
所以直线bc为等容变化的曲线;同时,过a点做等温线如图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在相等温度下,压强越大,则体积越小.所以a点的体积最大,d点的体积最小.a→b的过程体积减小,b→a的过程体积增大,b→c的过程是等容过程,d→b的过程体积增大,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横坐标为摄氏温度,不是热力学温度;如果横坐标是热力学温度,等容线是过原点的直线.
6.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100π rad/s
C. 0.01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D. 0.02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
【答案】CD
【解析】
【分析】
电流的最大值、周期,电流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感应电动势最大,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0.02s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
【详解】A项:由题图乙可知交流电电流的最大值是,则有效值为:
,故A正确;
B项:由题图乙可知交流电的角速度为:,故B正确;
C项:0.01s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达到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磁通量为0,故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故C错误;
D项: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0.02s时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自左向右,故D错误.
故应选:CD.
【点睛】本题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有效值的定义,要注意明确电流表示数、机器铭牌上所标的电流值、电压值等均为有效值.
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Umsinωt,副线圈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是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大,电阻减小).V1和V2是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分别用U1和U2表示;A1和A2是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分别用I1和I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1和I2表示电流的瞬时值
B. U1和U2表示电压的最大值
C. 光照强度增大,U2变小、I1变小
D. 光照强度增大,U2不变、I1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I1和I2表示电流的有效值,A错误;
B项:U1和U2表示电压的有效值,B错误;
C、D项:光照强度增大,电阻减小,输出端电阻减小,输出端电压不变,输出电流增大,输出功率增大,输入功率增大,输入电压不变,输入电流增大;C错误,D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理解变压器电路中,输入电压决定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
8.已知某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波形如图所示,则该电流通过一阻值为10 Ω的电阻时的发热功率是( )
A. 16 W B. 18 W C. 22.5 W D. 28 W
【答案】D
【解析】
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产生的热量Q=12×10×0.2×2 J+22×10×(0.5-0.2)×2 J=28J,所以发热功率,D对.故选D.
【点睛】由交流电图象得出一个周期内的热量,再由交流电的有效值定义可求得该交流电的有效值,根据P=I2R求得电阻的热功率.
9.图为模拟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电路,升压变压器T1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 : n2 = 1 : k,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3 : n4 = k : 1,模拟输电导线的电阻r = 3 Ω,T2的负载是规格为“15 V,45 W”的灯泡L.当T1的输入电压为16 V时L正常发光,两个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则k的值为
A. B. 3 C. 4 D. 9
【答案】B
【解析】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有即 得U2=16k;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电流I4=3A;根据,得U3=KU4=15k
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得,得;电压关系:;
代入数据16k=15k+×3,解得:k=3,故选B.
点睛: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且没有漏磁现象.远距离输电,由于导线通电发热导致能量损失,所以通过提高输送电压,从而实现降低电损.
10.如图所示,虚线两侧有垂直线框平面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直角扇形导线框半径为L、总电阻为R,绕垂直于线框平面的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线框从图中所示位置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有效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线框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即在内,穿过闭合线框的磁通量不变,线框内无感应电流;在转过90°至180°的过程中,即在内,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
大小恒定不变,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在转过180°至270°的过程中,即在内,穿过闭合线框的磁通量不变,线框内无感应电流;在转过270°至360°的过程中,即在内,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
大小恒定不变,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根据以上分析,画出一个周期内感应电动势Et图象(图象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计算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
,
所以:
选项B正确.
二、双选题(本题共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对5分,对而不全3分,有错0分。)
11.如图所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1、A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1、V2为理想交流电压表,R1、R2.R3为定值电阻,原线圈两端接电压一定的正弦交流电源。当开关S闭合时,各交流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应是 ( )
A. 电流表A1读数变大
B. 电压表V1读数变小
C. 电流表A2读数变小
D. 电压表V2读数变大
【答案】AB
【解析】
【详解】AC.由于总的电阻减小,所以电路的总电流要变大,因此A1、A2的示数都要变大,故A正确,C错误;
BD.当闭合开关S后,电路的总的电阻减小,由于变压器的匝数比和输入的电压都不变,所以输出的电压也不变,即V2示数不变;由于总的电流变大,电阻R1的电压变大,因总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并联部分的电压要减小,即V1示数变小,故B正确,D错误。
故选AB。
12.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原线圈接电压为u=U0sinωt的正弦交流电,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动机带动一质量为m的重物匀速上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两端电压等于IR
B. 原线圈中的电流为
C. 重物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D. 电动机发热的功率为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动机两端电压(有效值)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故A错误;
B.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为,故B正确;
C.由功能关系知
解得:
故C正确;
D.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
电动机发热的功率为I2R,故D错误。
故选BC。
13.下图为某山区小型水电站的输电示意图,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20V,通过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后电阻两端的电压也为220V。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3、n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若输电功率加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也加倍
D. 闭合开关S,阻值r越小时R1两端电压的变化越小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由变压器的电压比匝数之比,,又因为线路电压损失,即U2>U3,所以:
故A正确,B错误。
C.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为:
可知若输电功率加倍,输电线上损失功率变为4倍,故C错误;
D.闭合开关S,用户总阻值减小,I4电流变大,根据,可知I3也变大,则r的电压也增大,U3电压将增大,r阻值越小,U3电压变化越小,根据,可知R1
两端电压的变化越小,故D正确。
故选A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每个分子动能都增大
C. 气体等压压缩时,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
D. 一定量的气体,温度降低时,速率大的分子数减小,速率小的分子数增加
【答案】CD
【解析】
详解】A.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压缩气体,若同时放出热量,气体温度可能降低,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气体等压压缩时,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一定增多,故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故C符合题意;
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统计规律,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加,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其p-图线如图所示,变化顺序由a→b→c→d→a,图中ab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cd线段与p轴垂直,da线段与轴垂直.气体在此状态变化过程中( )
A. a→b,压强减小、温度不变、体积增大
B. b→c,压强增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C. c→d,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体积减小
D d→a,压强减小、温度升高、体积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由图象可知,a→b过程,气体压强减小而体积增大,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倒数成正比,则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气体发生的是等温变化,故A正确;
B.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由图示可知,连接Ob的直线的斜率小,所以b的温度小,b→c过程温度升高,由图还可知,同时压强增大,且体积也增大.故B错误;
C. 由图象可知,c→d过程,气体压强P不变而体积V变小,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温度降低,故C错误;
D. 由图象可知,d→a过程,气体体积V不变,压强P变小,由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温度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三.计算题。本题四小题共4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16.在磁感应强度为1T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匝数为10匝的矩形线圈ABCD,如图所示,其绕OO′轴以线圈的转速n=50/π r/s匀速转动.AB=20cm,BC=25cm,线框总电阻为r=1Ω,定值电阻阻值为R=9Ω,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
(1)写出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的表达式.
(2)线框转过30∘,R上流过的电荷量为多少?
(3)当转过3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答案】(1)50cos100t(V)(2)0.025C(3)3.54A
【解析】
分析】
根据公式Em=nBωS求解电动势的最大值,根据e=Emcosωt求解瞬时值;转动过程中由平均感应电动势和电流公式代入数据解得;求出电动势的有效值,即可求出电流表的示数.
【详解】(1)线圈转动的角速度ω=2πn=100rad/s
产生最大感应电动势Em=nBSω=10×1×0.2×0.25×100V=50V
故t时刻感应电动势e═50cos100t(V)
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形成的感应电流:
故流过的电荷量q=It=0.025C
(3)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电流表的示数为:
【点睛】本题关键是能够区分交流四值,电表读数为有效值,求解热量用有效值,求解电量用平均值.
17.某一小型水电站,输电电路如图所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00kW,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500V,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10Ω,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4kW,该村的用电电压是220V.求:
(1)输电线上的输电电流、电压损耗分别是多少?
(2)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3)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答案】(1)(2) (3)
【解析】
【分析】
(1)变压器不改变功率,由P=UI求出输电线中电流,由功率公式求解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2)(3)根据输电线路图,由输电线损耗功率求出输电电流I,再由发电机输出功率与输出电流求得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的电压,由得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求出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后可求出降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的电压,再与用户电压结合求出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详解】(1)根据得,
输电线上的电流
(2)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则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3) 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3=U2-=5000-200V=4800V
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点睛】本题是关于高压输电的题目,对于理想的变压器来说,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大小是相同的,在计算输电线上消耗的功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用公式来计算,同时掌握变压器的匝数与电压的关系.
18.竖直平面内有一直角形内径处处相同的细玻璃管,A端封闭,C端开口,最初AB段处于水平状态,中间有一段水银将气体封闭在A端,各部分尺寸如图所示.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1=300K,外界大气压强p0=75cmHg.求:
(1)若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当水平管内水银全部进入竖直管内时,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2)若保持(1)问的温度不变,从C端缓慢注入水银,使水银与C端管口平齐,需要注入水银的长度为多少.
【答案】(1)450K(2)14cm
【解析】
【详解】(1)设细管的横截面积为S,以AB内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
初态p1=p0+5cmHg,V1=30S,T1=300K
当水平管内水银全部进入竖直管内时,此时:p2=p0+15cmHg,体积V2=40S,设此时温度为T2,由理想气体方程得:=
解得T2=450K
(2)保持温度不变,初态p2=p0+15cmHg,体积V2=40S,末态p3=p0+25cmHg
由玻意耳定律得:p2V2= p3V3
解得V3=36S
故需要加入的水银长度l=30+20-36cm=14cm
19.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汽缸导热.
(1)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2)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3)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答案】(1) ,2p0 ;(2)上升直到B的顶部;(3)1.6p0
【解析】
【详解】(1)设打开K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①
②
联立①②式得
③
④
(2)打开K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2(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得
⑤
由⑤式得
⑥
由⑥式知,打开K3后活塞上升直到B的顶部为止,此时.
(3)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3,气体温度从T1=300 K升高到T2=320 K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
⑦
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
p3=1.6p0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