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 MB
- 2021-04-14 发布
www.ks5u.com
安徽省阜阳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联考化学试题
1.分子式分别为C2H6O和C3H8O的醇在浓硫酸和适当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其产物可能有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子式为C2H6O和C3H8O的醇分别为CH3CH2OH、CH3CH2CH2OH、CH3CH(OH)CH3,在浓硫酸和适当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可能发生分子内脱水,也可能发生分子间脱水。若为分子内脱水,能生成CH2=CH2、CH2=CHCH3两种烯烃;若为分子间脱水,能生成C2H5OC2H5、CH3CH2CH2OCH2CH2CH3、(CH3)2CHOCH(CH3)2、C2H5OCH2CH2CH3、C2H5OCH(CH3)2、(CH3)2CHOCH2CH2CH3六种醚,因此共生成有机物8种,故选D。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 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C. 鉴别甲苯和苯:向甲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 通过向溴水中加入乙醇来萃取溴水中的溴
【答案】C
【解析】
A、苯不能与溴水反应,A错误;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先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再逐滴加入浓硫酸,B错误;C、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苯和甲苯,C正确;D、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溴水的萃取剂,D错误。答案选C。
3.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
- 19 -
B. 滴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即证明其结构中肯定存在碳碳双键
C. 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2 mol和7 mol
D. 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以共平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有机物中含酚-OH、C=C,且含有苯环结构,结合酚及烯烃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A.苯酚只有一个苯环结构,而该物质含2个苯环结构,则不属于同系物,但均能遇 FeCl3溶液呈紫色,故A错误;
B.酚中含有酚-OH、C=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不能说明含碳碳双键,故B错误;
C. 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发生环上的取代反应(羟基邻对位)和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共消耗溴4mol;1mol该物质与H2发生加成反应时,2mol苯环消耗6mol氢气,1mol碳碳双键消耗1mol氢气,消耗氢气的量为7mol;C错误;
D.因苯环、C=C 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所以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以共平面,D正确;正确选项D。
4.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其一氯化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分子中至少有7个原子共平面
C. 一定条件下,该物质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D. 与丁基苯( )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柠檬烯分子中共有8种氢原子,其一氯化物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错误;
B. 从分子中的结构片断考虑,至少有9个原子共平面,B错误;
C.
- 19 -
一定条件下,该物质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该分子环上及甲基上,都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D. 该分子的不饱和度为3,而丁基苯( )的不饱和度为4,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计算有机物分子式中的氢原子数目时,可先数出分子中所含的非氢原子数,然后把卤原子看成氢原子、氮原子看成碳原子,然后按烷烃的通式,计算出氢原子的个数。根据分子结构,确定不饱和度,最后计算该有机物分子中所含氢原子个数为:由同数碳原子的烷烃计算出的氢原子数—2×不饱和度—氮原子数。
5.某物质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共平面
B 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等
C 该有机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 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5mol NaOH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H3,-CH3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正确;
B. 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但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
C.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正确;
D. 1 mol该有机物含1mol酚羟基,能消耗1molNaOH,含2mol酯基,能消耗4molNaOH,共消耗NaOH 5mol,D正确;
故选B。
【点睛】有机物分子中的酚羟基、羧基、酯基、卤原子都有与NaOH发生反应,其中1mol酚羟基和羧基都能消耗1molNaOH;1mol酯基和卤原子,可能消耗1molNaOH,也可能消耗2molNaOH,关键看酯基上的氧原子、卤原子是否连接在苯环碳原子上。若酯基上的氧原子、卤原子连接在苯环碳原子上,则1mol酯基和卤原子,消耗2molNaOH;否则,消耗1molNaOH。
- 19 -
6.某有机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9H9O4Br
B.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
C. 1 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最多能消耗4mol NaOH
D. 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Br2
【答案】D
【解析】
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9O4Br,A正确;苯酚和甲醛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B正确;1mol酚羟基消耗1molNaOH,1mol酚酯消耗2 molNaOH,1mol溴原子水解产生1mol氢溴酸,消耗1molNaOH,共计消耗4molNaOH ,C正确;苯酚和溴水发生苯环上的邻对位上的取代反应,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Br2,D错误;正确选项D。
点睛:能够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有卤代烃、酚类、羧酸类、酯类;其中1mol醇酯最多消耗1molNaOH,1mol酚酯最多消耗2molNaOH。
7.以有机物甲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备有机物乙和丙(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分子式为C10H12O3 B. 甲→乙为氧化反应,甲→丙为酯化反应
C. 甲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8种 D. 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和丙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甲的不饱和度为6、分子中含10个碳原子,甲的分子式为C10H10O3,A错误;
- 19 -
B. 甲→乙为酯化反应,甲→丙为酯化反应,B错误;
C. 甲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C错误;
D. 乙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气体,丙与碳酸钠不反应,D正确;
故选D。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
混合物
所用试剂
分离方法
A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
洗气
B
苯(乙酸)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C
氯气(HCl)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乙醇(水)
金属钠
蒸馏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选项A错误;B.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酸钠,然后分液即可,选项B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既能与氯气反应也能与HCl反应,选项C错误;D、钠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将原物质除掉,选项D错误;答案选B。
9.将1molCH4与一定量Cl2发生取代反应后测得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Cl2为
A. 0.5mol B. 2mol C. 2.5mol D. 4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1mol 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4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等,则CH3Cl、CH2Cl2、CHCl3、CCl4的物质的量都是0.25mol,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消耗的氢原子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生成0.25molCH3Cl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生成0.25molCH2Cl2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2=0.5mol,生成0.25molCHCl3需要Cl2
- 19 -
的物质的量为0.25mol×3=0.75mol,生成0.25molCCl4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4=1mol,所以总共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0.25+0.5+0.75+1)mol=2.5mol,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甲烷的取代反应,根据碳原子守恒判断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发生取代反应时甲烷消耗的H原子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不是2:1。
10.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以及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而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甲基使得苯环活化
B
在溴乙烷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再滴入几滴硝酸银,会有淡黄色沉淀析出
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
C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D
在苯酚浓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而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苯环使甲基上的氢原子活化,故A中结论错误;
B.在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离子时应先水解,然后需用硝酸来酸化中和氢氧化钠,最后滴加硝酸银溶液,故B中操作错误;
C.乙烯常温下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C的操作和结论均正确;
D.由于生成的三溴苯酚能溶于过量的苯酚,则应向稀的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故D中的操作错误;
- 19 -
答案选C。
【点睛】在苯酚浓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时,生成三溴苯酚的量比较少,且又溶解在苯酚中,所以看不见白色沉淀,但当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之后,继续加入浓溴水,沉淀又会转变为黄色,故苯酚与浓溴水反应操作时浓溴水应稍过量,但不能过量太多,否则不会出现白色沉淀。
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L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B. 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C. 1mol羟基所含电子数为7 NA
D. 现有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 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错误;B.28g乙烯的物质的量n==1mol,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C-H键和1个C=C键,共含有6个共用电子对,故1乙烯含有6mol共用电子对,故B错误;C.1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1mol羟基所含电子数为9NA,故C错误;D.乙烯、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1个CH2含有3个原子,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含有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原子数为3 NA,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注意标况下己烷为液体。
12.有七种物质:①甲烷 ②苯 ③聚乙烯 ④1,3—丁二烯 ⑤2—戊炔 ⑥环己烷 ⑦环己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
A. ①④⑤ B. ②⑤⑦ C. ④⑤⑦ D. ③④⑤⑦
【答案】C
【解析】
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都是既可以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官能团,所以④1,3-丁二烯(双键)、⑤2-戊炔(三键)、⑦环己烯(双键)可以,选项C正确。其余甲烷、苯、环己烷、聚乙烯(注意,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 19 -
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都是既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不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
13.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A. 1,2 - 二甲苯 B. CH2=CH—CH=CH2 1,3 - 二丁烯
C. 2 - 丁醇 D. 2 - 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
A、有机物是邻二甲苯,命名正确,A正确;B、有机物是二烯烃,名称是1,3-丁二烯,B错误;C、有机物是饱和一元醇,命名正确,C正确;D、有机物是烷烃,命名正确,D正确,答案选B。
点睛: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命名方法是解答的关键,尤其是烷烃的命名。注意了解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①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②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③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④“-”、“,”忘记或用错。
14.由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或SO3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Ag+
C
将某有机物与 NaOH、乙醇混合共热后加入 AgNO3
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
该有机物中不含氯原子
D
将液溴、苯、FeBr3 混合于烧瓶中反应,将产生的 气体导出至 AgNO3 溶液中,生成了淡黄色沉淀
液溴与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而不是加成反应
A. A B. B C. C D. D
- 19 -
【答案】B
【解析】
【分析】
CO32-、HCO3-都能与H+反应放出二氧化碳;SiO32-能与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2SiO3;CH3Cl与NaOH、乙醇混合共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将液溴、苯、FeBr3混合于烧瓶中反应,导出气体中含有溴蒸气;
【详解】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HCO3-或SO32-,故A错误;SiO32-能与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2SiO3,所以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故B正确;CH3Cl与NaOH、乙醇混合共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加入AgNO3溶液,不会出现白色沉淀,故C错误;将液溴、苯、FeBr3混合于烧瓶中反应,导出的气体中含有溴蒸气,将产生的气体导出至AgNO3溶液中,生成了淡黄色沉淀,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HBr,故无法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D错误。选B。
15.某烃的键线式结构为,该烃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加成时,所得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当溴与发生1,2-加成时,生成物有、、;当溴与发生1,4-加成时,生成物有、,显然所得产物有5种,故选D。
考点: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相关知识。
16.我国科研人员以传统中药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I,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9 -
A. 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C19H24O5
B. 化合物I和化合物Ⅱ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C. 化合物Ⅱ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D. 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有化合物I可用Br2/CCl4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化合物I的分子中含有19个C、5个O,其不饱和度为8,所以分子式为C19H24O5,A正确;
B. 化合物I和化合物Ⅱ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能与酸性KMn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B正确;
C. 化合物Ⅱ分子中含有羟基、卤原子、酯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D. 化合物Ⅱ和化合物I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二者都能使Br2/CCl4褪色,D不正确;
故选D。
17.如图是以石油为原料的部分转化流程:
已知:C2H5Br+NaOHC2H5OH+NaBr(水解反应)
(1)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_,由乙烯制备乙醇的过程中,硫酸起________作用;
(2)已知A的分子式为C3H5Cl,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C3H5Br2Cl与NaOH水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有机产物X,则1molX与足量的Na单质反应可生成标况下_________L氢气;
(4)写出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加成反应 (2). 催化 (3). ClCH2CH=CH2 (4). 33.6L (5). CH3CH=CH2+Br2→CH3CHBrCH2Br (6).
【解析】
- 19 -
【分析】
(1)反应①中,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断裂,分别连接-H和-OSO3H,由乙烯制备乙醇的过程中,先消耗硫酸,后生成硫酸;
(2)丙烯CH3CH=CH2,-CH3上的H原子被一个Cl取代,从而生成A;
(3)C3H5Br2Cl与NaOH水溶液完全反应,Br、Cl分别被OH取代从而生成X,X分子中含有3个-OH,都能与足量的Na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4)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碳碳双键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5)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分子式为C5H12,沸点最低的烷烃应为支链最多的新戊烷。
【详解】(1)反应①中,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断裂,分别连接-H和-OSO3H,反应①的类型是加成反应;由乙烯制备乙醇的过程中,硫酸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加成反应;催化;
(2)丙烯CH3CH=CH2的-CH3上的H原子被一个Cl取代,从而生成A,A的结构简式为ClCH2CH=CH2,故答案为:ClCH2CH=CH2;
(3)C3H5Br2Cl与NaOH水溶液完全反应,-Br、-Cl分别被-OH取代从而生成X,X分子中含有3个-OH,则X为,3个-OH都能与足量的Na单质反应生成氢气,1molX生成1.5molH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故答案为:33.6L;
(4)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CH2+Br2→CH3CHBrCH2Br,故答案为:CH3CH=CH2+Br2→CH3CHBrCH2Br;
(5)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分子式为C5H12,沸点最低的烷烃应为支链最多的新戊烷,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18. BPA的结构简式如右下图所示,常用来生产防碎塑料聚碳酸酯。
(1)该物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属于____类。
(2)该物质最多_____个碳原子共面。
(3)充分燃烧0.1mol该有机物,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
(4)下列关于BP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 19 -
A.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B.遇FeCl3溶液紫色
C.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molH2反应
D.可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1)C15H16O2;羟基,酚
(2)13
(3)403.2L
(4)C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5H16O2,官能团有酚羟基,可判断该物质属于酚类物质,故答案为C15H16O2;羟基,酚;
(2)由物质的空间结构可知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面(),故答案为13;
(3)根据烃的含氧有机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该有机物和氧气反应消耗氧气18mol,所以标况下即消耗403.2L的氧气,故答案为403.2L;
(4)A.含酚-OH,遇FeCl3溶液变色,故A正确; B.含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故B正确;C.苯环能够与氢气加成,则1mol双酚A最多可与6mol H2反应,故C错误;D.含酚-OH,具有酸性,可与NaOH溶液反应吗,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
19.结晶玫瑰是具有玫瑰香气的香料,可由下列方法合成(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已知: (-R表示烃基)
(1)A是苯的一种同系物,相同条件下,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46,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
- 19 -
(2)反应②所需药品及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C的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是_________。
(4)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有________种。
【答案】 (1). 甲苯 (2). NaOH的水溶液,加热 (3). 1:2:2:2:1 (4). 4
【解析】
【分析】
(1)A是苯的一种同系物,相同条件下,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46,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由通式可求出其分子式为C7H8,A的结构简式为。则C为,B为,利用信息可推出D为,E为。
(2)反应②为的水解反应。
(3)C的结构简式为,其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是1:2:2:2:1。
(4)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有邻、间、对甲基苯酚,苯甲醚。
【详解】(1)A是苯的一种同系物,相同条件下,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46,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由通式可求出其分子式为C7H8,A的结构简式为,则A的名称是甲苯,故答案为:甲苯;
由A的结构简式,可推出C为,B为,利用信息可推出D为,E为。
(2)反应②为的水解反应,所需药品及反应条件是NaOH的水溶液,加热,故答案为:NaOH的水溶液,加热;
(3)C的结构简式为,其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是1:2:2:2:1,故答案为:1:2:2:2:1;
(4)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有邻、间、对甲基苯酚,苯甲醚,共4 种,故答案为:4。
- 19 -
20.(1)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①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写出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
②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F的结构简式是 。
(2)化合物“HQ”(C6H6O2)可用作显影剂,“HQ”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HQ”还能发生的反应是 (选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加聚反应④水解反应
若“HQ”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则“HQ”的结构简式为 。
(3)A与“HQ”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生成水和一种食品抗氧化剂“TBHQ”。“TBHQ”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化学式为C10H12O2Na2的化合物,则“TBHQ”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1)①;②
(2)①②(3)
【解析】
试题分析:A能和钠反应,且A分子中只含一个氧原子,说明A中含有羟基,在加热、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A能发生反应生成D,D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则D中含有碳碳双键,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D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在光照条件下,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结合A的分子式知,A的结构简式为:(CH3)3COH,D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2,E的结构简式为:CH2BrCBr(CH3)2 。
(1)①根据上述分析,A的结构简式为:(CH3)3COH,A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则反应方程式为:。
②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说明F中含有羟基,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则F的结构简式为:。
(2)化合物“HQ”(C6H6O2
- 19 -
)可用作显影剂,“HQ”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分子中有酚羟基,该分子不饱和度为4,只有一个苯环,①分子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正确;②分子含有酚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正确;③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错误;④没有醇羟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所以“HQ”还能发生的反应是①②;“HQ”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分子的取代基位于对位,则“HQ”的结构简式为。
(3)A与“HQ”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水与一种食品抗氧化剂“TBHQ”,“TBHQ”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得到化学式为C10H12O2Na2的化合物,则“TBHQ”中含有2个酚羟基,结合A、“HQ”的化学式可知,应(CH3)3COH与发生苯环取代反应脱去1分子水生成“TBHQ”,“TBHQ”结构简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涉及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反应等知识。
21.M()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R-CH=CH2R-CH(OH)CH2Br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D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
(2)A的名称是__________(系统命名法)。
(3)反应②的条件为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19 -
(4)H为B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共有__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是__________ (写出结构简式)。
i.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ⅱ.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为原料(其他原料任选)制备,请设计合成路线__________。
【答案】 (1). 加成反应 (2). (碳碳)双键、羟基 (3). 1-苯基丙烯(1-苯基-1-丙烯) (4). Cu/O2,加热 (5). (6). 15 (7). (8).
【解析】
根据合成路线及已知信息:
A: B:
C: D:
- 19 -
合成M的单体: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D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羟基;
(2)A的名称是1-苯基丙烯(1-苯基-1-丙烯);
(3)反应②是将羟基氧化成羰基,故其条件为Cu/O2,加热;反应③是消去,方程式为:
(4)H为B的同分异构体,B为,要满足:i.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ⅱ.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及其中一个取代基即为酚羟基,另一个取代基则是卤代烃基,这种结构,烃基有3种H,两个取代基三种位置,故有9种,这种结构,烃基有两种H,两个取代基有三种位置,有6种,故满足条件的结构共有1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是;
(5)以为原料(其他原料任选)制备,需要引入两个甲基,且该加聚物也是1,3加成得来,故1,3号碳要形成双键,故根据题中合成路线:得到如下合成路线:
- 19 -
- 19 -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