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0 KB
- 2021-04-14 发布
2、我爱这土地
艾青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土地、河流、风、黎明四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3.能引导学生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试着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领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土地、河流、风、黎明四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关于土地,端木蕻良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故乡的土壤是香的。我想唯有对土地家园深深眷恋的人,才会有如此敏锐的嗅觉,闻到泥土的芬芳。
无独有偶,诗人艾青也曾这样向土地表白:我爱这土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感受那炽热深沉的情怀。
二、写作背景介绍。
通过读文段、看图片引发师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三、“读诗”我能行。
(出示朗读提示)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酝酿感情,组内诵读。
3.展示点评,生生互动:
“给你锦囊”或“为你点赞”。
(“送锦囊”和“点赞”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词句)
过渡:下面我们走进诗的字里行间,通过“品诗”去感受作者对土地的爱。
(引出下一个环节)
四、“品诗”我能行。
屏幕出示——
思考交流:
1.在诗中,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应该都紧扣作者“爱土地”而写,它们分别有什么特殊含义?(注意这些词前面的修饰语)
2.哪些词句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爱?
(组内交流后再展示)
结论:
1.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特殊含义(即象征意义):
土地——遭受侵略践踏的国土
河流、风——反抗精神
2
黎明——光明未来
2.分析“常”、“应该”、“嘶哑”、“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等词句,感
受作者对土地的爱。
过渡:当年的战火牵动着的又何止作者一人,接下来,我们来读另一首诗。
(引出下一个环节)
五、“品读类文”我能行
屏幕出示: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思考:
1.哪句诗最触动你?为什么?
2.既是“类文”,有何相同点?
过渡:
有多少个爱国者,就有多少个对土地的抒情者,下面我们也来“为国写诗”。
(引出下一个环节)
六、“为国写诗”我能行。
1.鼓励学生以抗日战争或当下为背景写“三行情书”,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2.展示并点评学生所写的诗歌。
七、课堂小结。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总结)
结束语:同学们,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养育了我们,不管
何时,我们感恩她、守护她,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声音——我爱这土地。
建议再读《我爱这土地》,用充满感情的声音,表达我们心中对土地的热爱!
八、布置作业。
积累抒发爱国之情的诗歌,有感情的朗读或背诵。
教学反思
2
相关文档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初中班主任工作2021-04-14 10:13:233页
- 2020年初中英语教师工作计划范文2021-04-14 10:13:234页
- 2020届初中物理章节复习 第15章 电2021-04-14 10:11:468页
- 初中英语讲义初二英语时态讲解过去2021-04-14 10:07:387页
- 精编初中教师个人支教工作计划模板2021-04-14 10:05:5514页
- 化学(心得)之初中化学教学时新课引入2021-04-14 10:03:486页
- 2020年初中老师工作计划范文2021-04-14 10:03:343页
- 2020学年度上学期初中地理教研工作2021-04-14 10:02:284页
- 初中毕业班教师工作总结总结2021-04-14 09:58:502页
- 2019初中德育个人工作总结2021-04-14 09:54:4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