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 MB
- 2021-04-14 发布
奉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考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人:王贵军 时间:100分钟 2017.10
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2009年3月3日,麦罗维大坝发电仪式在麦罗维举行。麦罗维大坝是继埃及阿斯旺大坝
后在尼罗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坝,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被
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据此回答1~4题。
1.该大坝的主要功能是 ( )
A.防洪 B.发电 C.灌溉 D.航运
2.该大坝建成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 )
A.库区周围降水增加
B.库区昼夜温差减小
C.减少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
D.使下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3.该工程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承建的,在建设过程中,我国工人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
A.常年暴雨 B.常年高温 C.多飓风 D.基础设施差
4.该大坝所在区域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石漠化
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5~6题。
5.此时①海域的表层海水的盐度 ,理由是 :
A.偏高 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
B.偏低 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
C.偏高 气温高,蒸发量大
D.偏低 气温高,蒸发量大
6.此时,一艘自波斯湾回日本的油轮,在经该区域时
A.顺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顺流 D.逆风逆流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所示半岛中在太平洋沿岸分布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④均位于世界重要的地震带上 B. ②③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C. ②④都具有山脉横贯、多冰川地形的特点 D. ①③区域分别都只由一个国家拥有
读图“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9~11题。
9.造成图中①地和②地年平均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洋流因素 D.大气环流
10.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东南风
C. 西南风;东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
11.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
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下面两图中,上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下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D为温带草原;E为高山植被。回答12-14题.
12、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13、在下图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都是森林,但是森林的种类不同,
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气候
14、在下图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图3
每年1月,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艰苦的汽车赛事之一,人称“死亡之旅”,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9 届。读图5,回答15~16题:
15.自巴黎至达喀尔,若沿箭头方向行进,在沿途难以见到的景观是
A.沙漠风光 B.成片的枣椰林
C.斗牛表演 D.茂密的热带雨林
16.在拉力赛举行期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天府之国”的小麦正处生长季节
B.穿越欧洲时沿途河流进入枯水期
C.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时基本风平浪静
D.穿越非洲时会受到成群动物的侵扰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图,回答17-18题。
17.甲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气候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大牧场放牧业——地中海气候
B.水稻种植业——亚热带季风气候
C.商品谷物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
D.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
18.鹿特丹港兴起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位于河流的入海口
B.扼波罗的海航线要冲
C.地处亚欧大陆桥东端
D.西接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
阅读图图“沿北纬31.7°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19~20题。
19.P水域是 ( )
A.黑海 B.波斯湾 C.死海 D.红海
20.P水域水面较海平面低得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B.气候干燥,无河流注入
C.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D.位于东非裂谷带上,漏水严重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21~23题。
21、半岛A西部海岸曲折,其形成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22、海域B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A. 水温低 B.盐度低
C. 为大渔场 D.海底石油丰富
23、图示范围内可能没有的事物或现象是( )
A. 地中海气候 B.极夜
C.郁金香 D.冰渍湖
读图回答24--25问题:
24. 下列有关此图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印度洋 B. B为大西洋
C. 乙处的洋流为加那利寒流
D. 甲处的洋流为莫桑比克暖流
25. 图中①、②、③三地降水量由少到多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26~28题
面积
人口
钢
煤
发电量
汽车
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
26.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A. 第二产业为主的国家 B.发达的工业国以
C.以重工业为主的国家 D.汽车产量最多的国家
27.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
A.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C.全国林业基地 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28.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B.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
C.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D.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阅读下图,完成29~30题。
29.E处的一批物资要运到F处,走水路依次要经过
A.苏伊士运河、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B.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C.红海、曼得海峡、土耳其海峡
D.曼得海峡、马六甲海峡、波斯湾
30.F地发展种植业的决定性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下图为世界地图一段经线,N以南为陆地,MN之间为海洋。读图回答31—32题。
31、下列关于N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亚洲和欧洲
B.草场辽阔,畜牧业发达
C.石油资源丰富,大量出口到日本
D.光照充足,适合长绒棉生长
32.图中NP东侧有一条著名河流,该河流是
A.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
C.伏尔加河 D.刚果河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严寒,气温约在零下40度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33---34题:
33.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A 漠河 B 喜马拉雅山 C 北极地区 D 南极地区
34.王教授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A .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高山气候
35.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
B.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
C.新加坡多对流雨
D.新加坡(10°50'E,1°17'N)海峡波浪滔天
一、 综合题(22分)
36.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图中代码代表的河流或湖泊名称:
A______ __(河流),D___ _____(湖泊) (2分)。
(2) 、图中之国的农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2分)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
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试说明其人为原因。(4分)
(4)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4分)
①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读“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甲图所示的主要地区怎样形成的?(2分)
(2)说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2分)
甲:
乙:
(3)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优势能源及形成条件。(2分)
38、图中两条线分别为0°等温线和铁路线,读图回答。(12分)
(1)、 图示季节为 ,
判断理由是 。(4分)
(2)、 图中A地纬度与B地相差约30度,但气温却相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
(3)、 C国著名的经济作物有 、 。
影响该国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4分)
2019届高二上学期考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1—10:BDBCB、ADBCA、11—20:BDDDD、ADACA、
21—30:CBADA、BBBAC、31—35:DBDCD、
36、(12分)
(1)、锡尔河、 咸海
(2)、 小麦 棉花(4分)
(3)、①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②河流沿岸农业灌溉用水量及工业、生活用水量大;(4分)
(4)、①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各种用水 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4分)
37、(6分)
(1)地面抬升,湖水外泄而成(2分)
(2)甲图(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终年手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乙图(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3)水能 形成条件:河流干支流长,流域比较广,水量丰富;盆地边缘地势落差大,水流急。(2分)
38、(12分)
(1)冬季 同纬度陆地温度高于海洋;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4分)
(2)A处受暖流及西风影响,B处受冬季风影响大(4分)
(3)茶叶、黄麻、旱涝灾害(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