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1-04-14 发布
《月是故乡明》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月是故乡明》,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确立、教学
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月是故乡明》是散文大家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名篇,作于 78 岁高龄。文
章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
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文章语言古拙、质朴,但
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真”与“朴”也正
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和独特风格。同时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本
文中也表现得很充分。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
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
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
心的依恋之情及其深刻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散文鉴赏方法,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2.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浓烈的思乡
之情进而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方法:
(一)学情介绍:
学生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所以教师
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二)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
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
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讨论探究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重视诵读、美读。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教师应当努力引
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带着美好
的感情来读,体会课文中美好的感情。
相关文档
- 其他(心得)之课堂教学提问初探2021-04-14 03:01:075页
- 数学(心得)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2021-04-14 02:55:065页
- 生物(心得)之如何用测评手段让初中生2021-04-14 02:51:454页
- 人教语文八上南京九中阿长与山海经2021-04-14 02:20:2110页
- 教导处范文之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试2021-04-14 02:16:534页
- 其他(心得)之浅谈有效课堂教学策略2021-04-14 02:15:234页
- 化学(心得)之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化学课2021-04-14 02:12:215页
- 2020经济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月活动2021-04-14 02:11:534页
- 【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3《穷人》2021-04-14 02:08:3043页
- 数学(心得)之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2021-04-14 01:57:5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