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8.00 KB
- 2021-04-14 发布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该图的指北标是( )
2.河流XO段的流向为( )
A.由东南流向西北 B.由西南流向东北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北流向西南
下左图是福州某山区自然村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国庆期间,某中学地理考察队从山下出发,花费2个多小时徒步到达左图区域开展考察活动,并拍摄了右图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右图照片拍摄的大致时刻( )
A.5:00 B.7:00 C.17:00 D.19:00
4.拍摄者想第二次在同样地点拍得同样的照片,那么他选择的日期大约接近( )
A.5月1日 B.9月15日 C.3月14日 D.3月28日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玉兔二号”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下左图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图为“月兔二号”留下的第一道痕迹影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 )
A.T1~T2时段 B.T2~T3时段
C.T3~T4时段 D.T4~T1时段
6.“月兔二号”留下的痕迹说明月面上存在着较厚的“月壤”(岩石风化物),影响“月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生物 B.风力
C.流水 D.温度
降水指标通常用来衡量区域降水状况,包含降水量、降水强度等维度。甲乙两区的降水差异率=(甲区降水指标—乙区降水指标)/甲区降水指标。下图为近年来北京城区与非城区(近郊、山区)降水差异率统计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北京城区与非城区降水指标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势起伏 B.热岛效应
C.纬度差异 D.海陆位置
8.若北京城区与非城区降水差异率进一步增大,则北京城区( )
A.地表径流减少 B.夏季高温天气减少
C.城市内涝加剧 D.植被覆盖率增加
我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以此来命名城市,且沿用至今。下图为山、河的南北两侧太阳光照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9.在古代,衡阳因靠近衡山得名,洛阳因临近洛水得名。甲、乙、丙、丁四城市能代表衡阳、洛阳位置的是( )
A.甲—衡阳、丙一洛阳 B.乙一衡阳、丁一洛阳
C.乙一衡阳、丙一洛阳 D.甲—衡阳、丁一洛阳
10.夏至日正午,下列山体北坡为阳的是( )
A.山东泰山(37。N) B.陕西华山(35。N)
C.湖南衡山(28。N) D.海南五指山(21。N)
我国K冰川沿山谷分布。某科考队在2003年7月1日至9月13日对该冰川末端进行考察,发现:该时段山谷风显著,主要风频为西北风和南风(下图);以夜雨为主,日降水量与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K冰川( )
A. 西北高,东南低 B. 西南高,东北低
C. 东南高,西北低 D. 东北高,西南低
12. 该时段,K冰川末端7月10日降水量最大。该日( )
A. 冰川消融量较少 B. 西北风风速较大
C. 太阳辐射量较弱 D. 气温日较差较小
目前,我国正在西藏阿里地区建设北半球首个海拔超5000米的天文观测站,该观测站于2020年开始巡天观测。下图为我国部分天文观测台站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阿里地区成为北半球星空观测条件绝佳站址的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观测范围广 ②远离城市,灯光污染少
③山脉阻挡水汽,云量少 ④海拔高,距离外太空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夏至日,图中能最早进行夜空观测的台站是( )
A.阿里观测站 B.乌拉斯台观测站
C.明安图观测站 D.紫金山天文台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
A.78 m B.98 m
C.128 m D.148 m
16.图中m、n、p、q四地中( )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日期钟,该钟短指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长指针指向零时所在经线,且与时间同步摆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此时,新的一天所占范围与旧的一天所占范围之比为( )
A.3∶1 B.1∶3
C.3∶4 D.4∶3
18.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 )
A.3时 B.6时
C.9时 D.18时
下图示意河北省某地观察者于6月22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太阳视运动轨迹上的甲点和乙点相距45°。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当太阳位于乙位置时,当地地方时约为( )
A.14时 B.15时
C.17时 D.18时
20.与6月22日相比,该地12月22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会( )
A.更短,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低的位置
B.更长,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高的位置
C.长度相同,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低的位置
D.长度相同,正午太阳在天空中较高的位置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面、实线为等压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动力 辐合上升 B.热力 辐合上升
C.动力 下沉辐散 D.热力 下沉辐散
22.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下图为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23.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24.当天可能是( )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二、综合题 (共40分)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祖国宝岛台湾岛中部被北回归线穿过,7月盛行西南季风,水热资源丰富。下图示意台湾岛7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降水量分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台湾岛7月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6分)
(2)指出台湾岛7月平均降水量超过600毫米区域在该岛的位置,并分析原因。(6分)
26.下图为甲、乙两国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描述乙国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3)与乙国相比,说明甲国的气温年较差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6分)
27.如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规划中的铁路在甲、乙、丙、丁四处的布局是否合理?若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8分)
(2)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该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发现①地的植被比②地的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D
C
C
A
D
B
C
C
D
A
B
C
D
B
A
A
B
B
A
B
D
B
D
二、 综合题 (共40分)
25.(12分)
(1)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导致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3点6分)
(2)位置:中部山地偏南地区(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成因:岛屿中部为山地;7月西南季风经过海面带来充足水汽,中部偏南为山地的迎风地带,多地形雨;中部山地对水汽抬升更强,降水量比东西两侧多。(3点6分)
26.(14分)
(1)甲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地处北中温带;亚欧大陆腹地;地跨亚欧两州。(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东南高西北低;(2分)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海洋。(2分)(2点4分)
(3)甲国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2分)原因: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或地处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2分)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国(同纬度地区) ,所以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国。(2分)(3点6分)
27.(14分)
(1)铁路在甲处布局合理,在乙、丙、丁处布局不合理。乙处地势较平坦,铁路线应走直线;丙处铁路线经过聚落中心,会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丁处铁路线与多条等高线相交,坡度较大。(4点8分)
(2)①地位于阳坡,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①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①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相对肥沃。(3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