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4 MB
- 2021-04-14 发布
专题八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
1
课时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命题调研
(2016
~
2019
四年大数据
)
2016
~
2019
四年考向分布
核心素养与考情预测
核心素养:
平衡思想与守恒观念,宏微结合
考情解码:
本部分考点主要集中焓变的含义以及通过键能、盖斯定律等计算焓变大小几个知识点上,一般以能量-时间图像、反应能量关系图或者一组热化学方程式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预测
2020
年选考仍将以该种形式进行考查,同时关注离子键、共价键键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真题重现
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Δ
H
1
(MgCO
3
)
>
Δ
H
1
(CaCO
3
)
>
0
B.Δ
H
2
(MgCO
3
)
=
Δ
H
2
(CaCO
3
)
>
0
C.Δ
H
1
(CaCO
3
)
-
Δ
H
1
(MgCO
3
)
=
Δ
H
3
(CaO)
-
Δ
H
3
(MgO)
D.
对于
MgCO
3
和
CaCO
3
,
Δ
H
1
+
Δ
H
2
>
Δ
H
3
1.
(2019·
浙江
4
月选考,
23)
MgCO
3
和
CaCO
3
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M
=
Ca
、
Mg)
:
答案
C
2.
(2019·
浙江
1
月学考
)
反应
N
2
(g)
+
O
2
(g)===2NO(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开
1 mol N
2
(g)
中化学键需吸收
946 kJ
能量,断开
1 mol O
2
(g)
中化学键需吸收
498 kJ
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
2
(g)
+
O
2
(g)===2NO(g)
Δ
H
=-
180
kJ·mol
-
1
B.NO(g
)===1/2N
2
(g)
+
1/2O
2
(g)
Δ
H
=+
90
kJ·mol
-
1
C.
断开
1 mol
NO(g
)
中化学键需要吸收
632 kJ
能量
D.
形成
1 mol
NO(g
)
中化学键可释放
90 kJ
能量
解析
由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Δ
H
>
0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N
2
(g)
+
O
2
(g)===2NO(g)
Δ
H
=+
180 kJ/mol
,故
A
错误;
B.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逆反应应该为放热反应,则
NO(g
)===1/2N
2
(g)
+
1/2O
2
(g)
Δ
H
=
-
90
kJ·mol
-
1
,故
B
错误;
C.
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Δ
H
=
(946 kJ/mol
+
498 kJ/mol))
-
2
×
E
(N—O)
=+
180 kJ/mol
,
E
(N—O)
=
632 kJ/mol
,则断开
1 mol
NO(g
)
中化学键需要吸收
632 kJ
能量,故
C
正确;
D.
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Δ
H
=
(946 kJ/mol
+
498 kJ/mol))
-
2
×
E
(N—O)
=
+
180 kJ/mol
,
E
(N—O)
=
632 kJ/mol
,则形成
1 mol
NO(g
)
中化学键可释放
632 kJ
能量,故
D
错误。
答案
C
3.
(2018·
浙江
11
月选考
)
已知:
H
2
O(g)===H
2
O(l)
Δ
H
1
C
6
H
12
O
6
(g)===C
6
H
12
O
6
(s)
Δ
H
2
C
6
H
12
O
6
(s)
+
6O
2
(g)===6H
2
O(g)
+
6CO
2
(g)
Δ
H
3
C
6
H
12
O
6
(g)
+
6O
2
(g)===6H
2
O(l)
+
6CO
2
(g)
Δ
H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Δ
H
1
<0
,
Δ
H
2
<0
,
Δ
H
3
<Δ
H
4
B.6Δ
H
1
+
Δ
H
2
+
Δ
H
3
-
Δ
H
4
=
0
C.
-
6Δ
H
1
+
Δ
H
2
+
Δ
H
3
-
Δ
H
4
=
0
D.
-
6Δ
H
1
+
Δ
H
2
-
Δ
H
3
+
Δ
H
4
=
0
解析
由气态物质转化成液态物质或固态物质均放出热量,
Δ
H
1
<
0
,
Δ
H
2
<
0
,气态
C
6
H
12
O
6
燃烧生成液态水比固态
C
6
H
12
O
6
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多,所以
Δ
H
3
>Δ
H
4
,
A
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得
Δ
H
4
=
6Δ
H
1
+
Δ
H
2
+
Δ
H
3
,
B
项正确,
C
、
D
项错误。
答案
B
4.
(2018·
浙江
4
月选考
)
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已知
HF
气体溶于水放热,
Δ
H
1
<0
B.
相同条件下,
HCl
的
Δ
H
2
比
HBr
的小
C.
相同条件下,
HCl
的
(Δ
H
1
+
Δ
H
2
)
比
HI
的大
D.
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
1 mol H—X
键放出
a
kJ
能量,则该条件下
Δ
H
2
=
a
kJ·mol
-
1
解析
A
选项
Δ
H
1
为溶液到气体为吸热反应
Δ
H
1
>
0
,
A
错误;
Cl
的非金属性更强,
HCl
更稳定,对应
Δ
H
2
更大,
B
错误;
Cl
的非金属性更强,
HCl
更稳定
Δ
H
2
较大,但
HI
沸点更高,
Δ
H
1
较大,
C
错误;
Δ
H
2
即为键能,
D
正确。
答案
D
5.
(2018·
浙江
6
月学考
)
已知断开
1 mol H
2
(g)
中
H—H
键需要吸收
436 kJ
能量。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解析
C
项热化学方程式应为
H
2
(g)
+
Cl
2
(g)===2HCl(g)
Δ
H
=-
185
kJ·mol
-
1
。
答案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Δ
H
5
>
0 B.Δ
H
1
+
Δ
H
2
=
0
C.Δ
H
3
=
Δ
H
4
+
Δ
H
5
D.Δ
H
1
+
Δ
H
2
+
Δ
H
3
+
Δ
H
4
+
Δ
H
5
=
0
6.
(2017·
浙江
11
月
)
根据
Ca(OH)
2
/CaO
体系的能量循环图:
解析
根据气态水变液态水放热,故
A
错误;由转化关系图可知
Δ
H
1
+
Δ
H
2
≠
0
,故
B
错误;由转化关系图可知
Δ
H
3
≠
Δ
H
4
+
Δ
H
5
,故
C
错误;由转化关系图可知,经过一个循环之后回到原始状态,
Δ
H
1
+
Δ
H
2
+
Δ
H
3
+
Δ
H
4
+
Δ
H
5
=
0
,故
D
正确。
答案
D
考向一 能量变化图像的解读
1.
(2018·
浙江省磐安二中
)
25
℃
、
101
kPa
时,有以下能量转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转化
Ⅱ
的热化学方程式
2CO(g)
+
O
2
(g)===2CO
2
(g)
Δ
H
=-
282.9
kJ·mol
-
1
B.
相同条件下,
1 mol
C(s
)
和
0.5 mol O
2
(g)
总能量高于
1 mol
CO(g
)
的能量
C.
由
C
→
CO
的热化学方程式
2C(s)
+
O
2
(g)===2CO(g)
Δ
H
=-
221.2
kJ·mol
-
1
D.CO
2
(g)
分解为
C(s
)
和
O
2
(g)
是吸热反应
解析
A
项转化
Ⅱ
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
)
+
1/2O
2
(g)===CO
2
(g)
Δ
H
=-
282.9
kJ·mol
-
1
,
A
不正确;
B
项,由图像可知,相同条件下,
1 mol
C(s
)
和
0.5 mol O
2
(g)
总能量高于
1 mol
CO(g
)
的能量,正确;
C
项由
C
→
CO
的热化学方程式
2C(s)
+
O
2
(g)===2CO(g)
Δ
H
=-
(393.5
kJ·mol
-
1
-
282.9
kJ·mol
-
1
)
×
2
=-
221.2
kJ·mol
-
1
,正确;
D
项由图像可知,
CO
2
(g)
分解为
C(s
)
和
O
2
(g)
是吸热反应,正确。
答案
A
句
两种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热图像:
(1)
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备考策略
a
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
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c
表示反应热。
(2)
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值,在上图中:
a
表示活化能;
b
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
表示反应热。
考同二 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2.
(2018·
浙江温州适应性测试
)
室温下,
CuSO
4
(s)
和
CuSO
4
·5H
2
O(s)
溶于水及
CuSO
4
·5H
2
O
受热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将
CuSO
4
·5H
2
O(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B.
将
CuSO
4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
C.Δ
H
3
>
Δ
H
2
D.Δ
H
1
=
Δ
H
2
+
Δ
H
3
答案
D
比较反应热大小的五个注意要点
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2.Δ
H
的符号: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不要只比较
Δ
H
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
备考策略
3.
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参加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热反应的Δ
H
越小,吸热反应的
Δ
H
越大。
4.
反应的程度: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状态相同时,反应的程度越大,热量变化越大。
5.
键能大小:离子键的键能要考虑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等因素,共价键的键能要考虑原子半径大小,非金属性强弱等因素。
答案
2
b
+
4
c
-
a
备考策略
盖斯定律的内容为: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
步骤
1
“
倒
”
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颠倒过来,反应热的数值不变,但符号相反。这样,就不用再做减法运算了,实践证明,方程式相减时往往容易出错。
步骤
2
“
乘
”
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乘以某个倍数,反应热也要相乘。
步骤
3
“
加
”
上面的两个步骤做好了,只要将方程式相加即可得目标方程式,反应热也要相加。
考向四 键能大小与能量高低的关系
4.
(2018·
浙江温州共美联盟
)
如图所示,
Δ
H
1
=-
393.5 kJ· mol
-
1
,
Δ
H
2
=
-
395.4 kJ· mol
-
1
,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
A.C(s
、石墨
)===
C(s
、金刚石
)
Δ
H
=+
1.9 kJ· mol
-
1
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
石墨的总键能比金刚石的总键能小
1.9 kJ
解析
A
项由图像可知石墨能量低,金刚石能量高,故
C(s
、石墨
)===
C(s
、金刚石
)
Δ
H
=+
(395.4
-
393.5)
kJ·mol
-
1
=+
1.9 kJ· mol
-
1
,正确;
B
项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化学变化,错误;
C
项,能量越低越稳定,故金刚石的稳定性弱于石墨,错误;
D
项石墨能量低,更稳定,总键能比金刚石的总键能大
1.9 kJ
,错误。
答案
A
键能和能量的区别和联系
键能指的是:在标准状况下,将
1 mol
气态分子
AB(g
)
解离为气态原子
A(g
)
,
B(g
)
所需的能量,即断裂
A
-
B
键时需要吸收的能量。表示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内部原子之间结合的牢固程度。键能越大破坏该分子需要外界提供的能量就越多,表示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结合的越牢固。
能量指的是分子内部原子核之间的吸引排斥能、电子的动能势能等等。能量的高低是指该物质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它的高低大小决定了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碰撞次数的多少,是否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物质是否活泼。
备考策略
在结构相同的情况下,键能越大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键能越小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
另外键能的大小跟以下因素有关:
1.
一般情况下,成键电子数越多,键长越短
,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键能越大。
2.
在成键电子数相同,键长相近时,键的极性越大,键能越大。
考向五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5.
(2018·
余姚中学
)
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氮气和氢气合成液态的氨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的步骤
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