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7 MB
- 2021-04-14 发布
第
3
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
14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
第
3
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
14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
14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
600
分基础 考点
&
考法
考点
38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考点
39
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700
分综合 考法
&
考练
综合考法
区域图的判读方法
考点
38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考法
1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考法
2
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考法
3
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方法
1.
区域特征及影响
2.
区域特征要素
(
1
)自然要素
应试基础必备
(1)区域概念:①区域产生的前提是地区间存在差异;②人为划分的,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区域的范围也是不同的。
(
2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区域其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这种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者共同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方向。
3.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
(
2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
1.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角度
(
1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角度
第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第二,地形特征。
第三,
气候特征
第四,
河湖特征
①河流水系特征:主要指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流域面积等。
②河流水文特征:主要指河流的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情况等。
③河流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④湖泊特征:湖泊成因、分类、水位、面积、汇水区域及变化特征。
考法
1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
2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分析角度
①农业
②工业
③城市
④交通
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
(
1
)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的半球、温度带,在大洲、国家中的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说明地理位置。
(
2
)从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生物、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
例如:①
60
°
N
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可从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等方面进行比较。
②印度河与恒河入海口都位于
23
°
26
′
N
附近,可从气候特点、主要农产品、附近的工业城市、宗教等方面进行比较。
③对位于
30
°
N
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比较,可以从河流注入的海洋、地形成因、气候类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发展农业的条件与主要农产品、农业带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区域差异比较的方法如下:
(
1
)首先明确各区域发展的条件:
(
2
)其次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
包括区域发展优势条件、限制条件等。
(
3
)最后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产生的原因。
考法
2
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1
)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
(
2
)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
考法
3
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方法
考例剖析
[
浙江文综
2016
·
7
~
8]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1)~(2)题
。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部分省市经济发展状况。根据题干材料分析,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即人均GDP越大,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GDP增长率越大,某地发展速度也越快,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其数值决定经济发展速度;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其数值决定经济发展水平。据此判断,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A错误;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B正确;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错误;广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D错误。(2)本题考查区域产值能耗与发展方向。抓住题干信息“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故数值越大,产值能耗越高,据此观察图中各省市的数值,可知山西最高(1.76),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正确;江苏最低(0.60)而广西不是最低,B错误;上海和江苏不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C错误;湖北较高,但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很难降低能耗,D错误。
考例剖析
【答案】(1)B (2)A
1.“3S”
技术及应用
2.
“
3S
”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应试基础必备
考点
39
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1.GIS
应用
分析
2.
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
考法
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3.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分析
700
分综合 考法
&
考练
综合考法
区域图的判读方法
1.
图形突破
①先读图名。
例如:
2013
安徽文综·
26
~
27
,图名为“伏尔加河流经地区图”,可推知该地自然地理特征,从而能确定其水循环类型。
②细辨图例。
例如:
2013
北京文综·
36
,表示新西兰交通空间分布图,依据图例能直观地反映出新西兰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为海运和航空运输。例如,
2014
课标全国Ⅱ·
3
,根据其地理坐标,位于
0
°
~
10
°
N
,
60
°
W
~
70
°
W
,可以大致判定出该地区位于南美洲。
③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
例如:
2013
课标全国Ⅱ·
6
~
8
,根据回归线确定热带和亚热带的范围,可知樟树的种植区域。
④抓住位置或形象特征。
例如,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岸。再如,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意大利、新西兰的轮廓貌似“靴子”,智利的轮廓形似“长剑”。
2013
北京文综·
36
,根据图中事物呈靴子形,直接确定为新西兰。
⑤
注意辅图。
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地图册和课本中的日本地理概况图都有主图和辅图两部分,阅读时就要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位置。
综合考法
区域图的判读方法
2.
考图展示
[东北三省四市2016二联]下图示意世界某两国。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N地的线速度大于M地 B.M地沿岸有暖流经过
C.M地在N地的东南方向 D.M地植被类型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近年来M地所在国葡萄酒在N国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N国市场需求量大 B.M国葡萄酒质优价廉
C.交通运输成本下降 D.葡萄酒传统生产国产量下降
综合考练
【解析】(1)本题考查两个区域自然环境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左图位于南半球,纬度较低,右图位于北半球,纬度较高。根据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规律可知,N地线速度小于M地,故A错;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南半球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故B错;根据图中经度,可判断M、N两地的经度差小于180°,即M在N的东方,M在南半球,N在北半球,故M在N的东南方,答案选C;根据M的地理位置可判断M地为地中海气候,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D错。
(2)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M位于非洲南端30°S~40°S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利于糖分积累,是葡萄种植的理想气候条件,葡萄品质优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这里地价、劳动力相对便宜,成本低,竞争力强。所以M地葡萄酒质优价廉,造就了在N国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选B。
(1)C (2)B
综合考练
(1)C (2)B
敬请期待下一专题!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2021-04-13 23:07:5843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3 13:08:465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3 12:04:253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4-12 20:18:416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2 12:16:263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2021-02-26 22:29:487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2-26 20:30:5373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世界的2021-02-26 19:54:42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