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6.00 KB
- 2021-04-14 发布
行唐一中201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6月月考
地理试题(学考班)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满分100分,每小题2分)
1.(2分)如图为2016年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四国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分)读我国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回答3~4题。
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人口状况的突出特点是(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大 B.性别比例平衡
C.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D.独生子女减少
3.(2分)下列人口迁移现象中,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哈尔滨老人冬季远赴澳大利亚避寒
B.农村青壮年进城当环卫工人
C.上海退休工人迁居广西巴马长寿村
D.长江源居民迁出水源地
4.(2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B.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C.为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在住房、福利、待遇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保证
D.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产证,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
5.(2分)关于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数值是固定的
B.人口迁入发达国家将促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C.一个地区同一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其人口合理容量
D.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于西部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高
6.(2分)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一水力资源 B.山东一气候资源
C.黑龙江一矿产资源 D.内蒙古一水资源
7.(2分)如图示地区荒漠化严重,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读图,完成4~5题。
为提升该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
A.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
B.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C.推行节水农业,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D.加强勘探,提升采油量
8.(2分)如图示地区荒漠化严重,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读图,完成4~5题。
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9.(2分)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如表及所学知识回答7~8题。
某岛国 2018 年
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
最适宜的人口数
实际供养的人口数
45 万
25 万
35 万
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
A.a B.b C.c D.d
10.(2分)读我国某大城市已建地铁线和新建机场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受交通影响,该城市未来空间形态最可能的发展方向是(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1.(2分)近年来上海的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多规划建设在郊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土地价格 C.商业布局 D.环境质量
12.(2分)下列土地利用类型距市中心越远,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幅度最小的是( )
A.住宅用地 B.商业用地 C.农业用地 D.工业用地
13.(2分)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类功能分区之间界限分明
B.商业区是占地面积最广的功能分区
C.工业区多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D.居住区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不断向郊区迁移
14.(2分)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说法正确的是( )
A.乡村地域比城镇地域范围小
B.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C.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D.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15.(2分)根据中心地理论( )
A.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正比
B.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C.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D.规模小的城镇数量少
16.(2分)地理环境与建筑文化息息相关.如图为我国西南菜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该院落主体呈白色,房屋坐向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据此回答3﹣4题.
对于该院落中照壁的设计叙述正确的是( )
A.延长院落的采光时间 B.遮挡早晨阳光的照射
C.减弱正午的紫外线强度 D.阻挡来自北方的沙尘暴
17.(2分)我国某省的城市规模有甲类大城市,乙类中等城市,丙类小城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丙>甲>乙
18.(2分)气候对葡萄生长影响最大,葡萄是喜光植物,如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23~24题。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9.(2分)阿根廷是南美洲养蜂业最发达、年产蜂蜜最多的国家。主要蜜源植物有紫苜蓿、车轴草等,采蜜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蜂群集中分布在潘帕斯草原,所产蜂蜜95%出口,出口对象主要为欧美国家。据此完成8~9题。
阿根廷蜂蜜出口量大,其原因可能为( )
A.该国经济极其落后,人民吃不起
B.当地人不喜欢食用蜂蜜
C.蜂蜜品质较低
D.甘蔗等替代品种植面积广
20.(2分)如图所示,读“北美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出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自给农业
21.(2分)如图所示,读“北美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条件是( )
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技术装备好
22.(2分)读图“亚洲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型农业 D.乳畜业
23.(2分)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题。甲区域是世界重要农业区,该地( )
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B.为热带沙漠气候区,灌溉农业发达
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4.(2分)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A.商品农业 B.立体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25.(2分)大数据中心一度被认为是超清洁的行业之一,但高能耗(主要是机房冷却)是数据中心产业向大型化、高密化、绿色化和自动化演进的一大障碍。截至2016年底,中国数据中心保有量约为5.6万个,总面积约为1650万平方米,其中以贵州贵阳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深受垂青,三大运营商、BAT、苹果、华为纷纷入驻。据此完成1~2题。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贵阳建成我国大数据中心的突出优势在于( )
A.人才技术 B.资源与环境 C.市场 D.政策
26.(2分)如图是口罩生产工艺流程图,完成33~34题。
2020年2月,新冠疫情十分严峻,中国很多企业快速转向生产口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政策 D.劳动力
27.(2分)20.俄罗斯东西部相距8000多公里,东西部货运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
A.航空 B.铁路 C.海运 D.公路
28.(2分)如图是某区域产业模式示意。读图完成31~32题。
甲、乙代表的产业分布是( )
A.造纸工业和棉花生产 B.造纸工业和粮食生产
C.化学工业和棉花生产 D.化学工业和粮食生产
29.(2分)东南亚油棕产业的快速发展,致使热带雨林被大规模开发利用,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程猩的生存。如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依据材料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B.延续“刀耕火种”式的迁移农业,能避免雨林生态恶化
C.油棕种植园属于商品型农业
D.油棕产业链复杂,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30.(2分)食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剂,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南岸,“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使用集体商标。目前,华东五省“镇江香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据此完成23~24题。
“镇江香醋”使用集体商标,可以为镇江香醋生产企业节省( )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31.(2分)2016年12月28日,上海到昆明的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全程仅需9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了交通运输的时间,这反映出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 )
A.综合化 B.高速化 C.网络化 D.大型化
32.(2分)在各种交通运输中,承担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
33.(2分)如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36~37题。
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34.(2分)某年,有“马铃薯之乡”称号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刚刚丰收上市的马铃薯因为信息和交通不通畅出现了滞销现象。后来,当地政府利用网络推销方式,将马铃薯销售到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据此,回答第34、35题
资料中涉及到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
A.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B.通信、商业贸易
C.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电网
D.交通运输、通信
35.(2分)读“中、日两国在产业链环节的分工情况示意图”,完成17~18题。
该产业链在中国生产环节的地域联系主要表现为( )
A.工序联系 B.零部件联系 C.商贸联系 D.信息联系
36.(2分)2016年10月,京东对外界展示了由其自主研发的“无人仓”(如图).这套由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感知网络打造的物流仓储系统,实现了从自动化到智慧化的突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网友通过手机,在京东客户端上购物到家的过程,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
A.通信、商业贸易
B.通信、交通运输
C.邮政通信、电信通信、商业贸易
D.电信通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37.(2分)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①、②、③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读中国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38.(2分)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正确的是( )
①交通运输 ②通信 ③商品贸易 ④手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9.(2分)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与石油化工产业不直接购成上下游关系的是( )
A.原油仓储 B.精细化工 C.化学肥料 D.机械制造
40.(2分)工业集聚带来的好处不包括( )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避免企业之间相互竞争
C.便于信息交流与共享
D.就近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
41.(2分)从生产协作的产业联系看,下列工厂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
A.食品厂 B.机械制造厂 C.印染厂 D.饮料厂
42.(2分)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43.(2分)读“四个不同时期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类型示意图”,完成20﹣21小题。
图中影响聚落形态及其扩展方向的因素是( )
A.历史和政策因素
B.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C.消费水平和交往形式的变化
D.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44.(2分)读华北地区某区域图,据此回答26~27题。
图中聚落分布的特点是( )
A.沿河流分布 B.沿公路分布
C.沿等高线分布 D.邻矿产资源分布
45.(2分)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公路 C.铁路 D.水路
46.(2分)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
A.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B.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C.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小
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47.(2分)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
B.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
C.人类的繁衍生息比较活跃
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
48.(2分)农业社会阶段,不属于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的是( )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印度河流域
C.尼罗河下游 D.刚果河流域
49.(2分)“光盘”行动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50.(2分)2008年6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购物塑料袋有偿使用,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促进商品流通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提高销售成本 ④降低资源消耗
A.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行唐一中201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6月月考
地理答案(学考班)
1—5 BCDDC 6—10 DCBDB 11—15 BCDBB 16—20 ABDBB 21—25 CBDAB
26—30 BBBCA 31—35 BBCAA 36—40 DDADB 41—45 BCBBB 46—50 DADC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