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0.71 KB
- 2021-04-13 发布
高一物理(等级考)反馈卷
1.力F沿水平方向使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做功为W1;用同样大的力F沿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质量为2m的物体移动距离s,做功为W2;用同样大的力F竖直向上拉质量为3m的物体移动距离s,做功为W3,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3<W2
2.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F的功率是( )。
A. B. C.t1 D.
3.在平直的公路上以一般速度(约为5 m/s)行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和人总重力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车和人的总质量约为100 kg)( )。
A.0.1 kW B.1 000 kW C.1 kW D.10 kW
4. 起重机械的钢丝绳吊起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加速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做功情况是( )。
A.重力做正功,钢丝绳的拉力做负功,合力做负功
B.重力做负功,钢丝绳的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C.重力做正功,钢丝绳的拉力做负功,合力做正功
D.重力做负功,钢丝绳的拉力做正功,合力做负功
5. 质量分别为m、M(m<M)的两个物体,M放在光滑水平面上,m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相同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两物体移动了相同的位移s,推力F对两物体所做功的关系是( )。
A.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多
B.在光滑水平面上所做的功较多
C.在粗糙水平面上所做的功较多
D.做功多少与物体通过这段位移的时间有关
6.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块在倾角α
=37°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1)前2s内重力做的功;
(2)前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3)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7.(多选)物体做一般圆周运动时,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
B.向心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C.向心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向心力是恒力
8.(多选)物体做一般圆周运动时,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
B.向心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C.向心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向心力是恒力
9.(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转动角速度增大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圆筒的弹力增大了
B.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大了
C.物体所受圆筒的弹力不变
D.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
10.(多选)如图所示,物块P置于水平转盘上随转盘一起运动,图中c沿半径指向圆心,a与c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转盘匀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a方向
B.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b方向
C.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c方向
D.当转盘减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d方向
11.如图所示,水平的木板B托着木块A一起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从水平位置a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 )
①B对A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②B对A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③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④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的大小只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B.重力势能恒大于零
C.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D.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
13.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
,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
A.mgh,减少mg(H-h) B.mgh,增加mh(H+h)
C.-mgh,增加mg(H-h) D.-mgh,减少mg(H+h)
1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与第2s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之比为1:3
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的过程中,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D.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15.质量为20kg的薄铁板平放在二楼的地面上,二楼地面与楼外地面的高度差为5m.这块铁板相对二楼地面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J;相对楼外地面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J;将铁板提高1m,若以二楼地面为参考平面,则铁板的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___J;若以楼外地面为参考平面,则铁板的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___J.
16. (北京高考)利用图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
_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k=________.
(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 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17.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如图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小球质量m=0.2 kg,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时刻
t2
t3
t4
t5
速度(m/s)
4.99
4.48
3.9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________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ΔEp=________J,动能减少量ΔEk=________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p与ΔEk近似相等,即可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ΔEp_______ΔEk (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 =___________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vB=___________m/s.(取g = 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高一物理(等级考)反馈卷
单项选择题:
1.力F沿水平方向使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做功为W1;用同样大的力F沿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质量为2m的物体移动距离s,做功为W2;用同样大的力F竖直向上拉质量为3m的物体移动距离s,做功为W3,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3<W2
答案:C
2.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F的功率是( )。
A. B. C.t1 D.
答案:C
3.在平直的公路上以一般速度(约为5 m/s)行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和人总重力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车和人的总质量约为100 kg)( )。
A.0.1 kW B.1 000 kW C.1 kW D.10 kW
答案:A
4. 起重机械的钢丝绳吊起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加速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做功情况是( )。
A.重力做正功,钢丝绳的拉力做负功,合力做负功
B.重力做负功,钢丝绳的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C.重力做正功,钢丝绳的拉力做负功,合力做正功
D.重力做负功,钢丝绳的拉力做正功,合力做负功
答案:B
4. 质量分别为m、M(m<M)的两个物体,M放在光滑水平面上,m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相同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两物体移动了相同的位移s,推力F对两物体所做功的关系是( )。
A.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多
B.在光滑水平面上所做的功较多
C.在粗糙水平面上所做的功较多
D.做功多少与物体通过这段位移的时间有关
答案:A
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块在倾角α=37°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1)前2 s内重力做的功;
(2)前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3)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答案:(1)48 J (2)24 W (3)48 W
7.(多选)物体做一般圆周运动时,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
B.向心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C.向心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向心力是恒力
答案:AC
8.(多选)物体做一般圆周运动时,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
B.向心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C.向心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向心力是恒力
答案:AC
9.(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转动角速度增大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圆筒的弹力增大了
B.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大了
C.物体所受圆筒的弹力不变
D.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
答案:AD
10.(多选)如图所示,物块P置于水平转盘上随转盘一起运动,图中c沿半径指向圆心,a与c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转盘匀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a方向
B.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b方向
C.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c方向
D.当转盘减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d方向
答案:BD
11.如图所示,水平的木板B托着木块A一起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从水平位置a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 )
①B对A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②B对A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③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④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12.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的大小只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B.重力势能恒大于零
C.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D.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
答案:D
13.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
A.mgh,减少mg(H-h) B.mgh,增加mh(H+h)
C.-mgh,增加mg(H-h) D.-mgh,减少mg(H+h)
答案:D
1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与第2s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之比为1:3
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的过程中,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D.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答案:AB
15.质量为20kg的薄铁板平放在二楼的地面上,二楼地面与楼外地面的高度差为5m.这块铁板相对二楼地面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J;相对楼外地面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J;将铁板提高1m,若以二楼地面为参考平面,则铁板的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___J;若以楼外地面为参考平面,则铁板的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___J.
答案:0, 103, 200, 200
16. (北京高考)利用图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
_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k=________.
(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 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17.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如图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小球质量m=0.2 kg,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时刻
t2
t3
t4
t5
速度(m/s)
4.99
4.48
3.9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________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ΔEp=________J,动能减少量ΔEk=________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p与ΔEk近似相等,即可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ΔEp_______ΔEk (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48 (2)1.24 1.27 (3)< 存在空气阻力
18.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 =___________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vB=___________m/s.(取g = 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答案】 (1)A (2)A、B (3)-mghB m2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