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6.00 KB
- 2021-04-13 发布
第九单元检测题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Cl—35.5Ca—40Fe—56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梧州中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D )
A.食醋 B.食盐 C.白糖 D.植物油
2.(眉山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配制好的 6%的 NaCl 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3.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B )
A.用酒精清洗碘渍 B.用洗涤剂清洗油污
C.用汽油清洗油污 D.用醋酸清除水垢
4.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 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该物质是( C )
A.氢氧化钠
B.二氧化锰
C.硝酸铵
D.氯化钠
5.(河南中考)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C )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3g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B.打开啤酒瓶盖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一定相等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11∶10
7.一杯 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
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A )
A.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8.在 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
的是( B )
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
C.溶液丙若蒸发 10g 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 4g
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9.t℃时,有 100g 质量分数为 5%的 KNO3 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变为 10%,可采用
的方法是( C )
A.等温蒸发掉一半溶剂
B.将原溶液与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5%的 KNO3 溶液相混合
C.等温蒸发掉 50g 水
D.再加入 5gKNO3
10.(恩施中考)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t1℃时 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时仍为饱和溶液
B.降温可以使 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1℃时,a 和 c 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在 100g 水中加入 80gb 能形成 180g 溶液
11.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正确地称量氯化钠和按照量取
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
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水的密度为 1g/cm3)( A )
A.12.4%B.17.2%C.16.9%D.12.5%
12.高氯酸钾(KClO4)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20℃时,将 2g 高氯酸钾溶于 98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7.3%
D.80℃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 40℃肯定有晶体析出
13.(永州中考)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Y 的溶解度比 X 的溶解度大
B.t1℃时,X、Y 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 20%
C.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 Y
D.t2℃时,若 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X<Y
14.除质量分数以外,人们有时也用体积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例如 52%的饮用白
酒就是 100 体积的饮用白酒中含有 52 体积的乙醇。下列溶液的浓度属于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的是( D )
A.0.9%的生理盐水 B.5%的葡萄糖注射液
C.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75%的医用酒精
15.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D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 27 分)
16.(10 分)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 Ca(OH)2,溶剂是水。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白磷,溶剂是二硫化碳。
(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硫酸锌,溶剂是水。
(5)5%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质是 NaCl,溶剂是水。
17.(5 分)(辽阳中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g。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 36g 分别加入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
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①烧杯 A 中溶解的物质是硝酸钾。
②若向烧杯 A 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将 A、B 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 80℃,则 A、B 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填“一定”
或“不一定”)相等。
18.(6 分)(东营中考)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
(1)P 点的含义是 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同。
(2)当温度小于 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t2℃时,分别将 30g 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的是氯化钾,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结果精确到 0.1%)。
(4)图 2 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Ⅰ为
降低温度。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
量:硝酸钾>氯化钾
D.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质量:
硝酸钾>氯化钾
19.(6 分)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
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读数变化情况。(均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读数不变。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读数变大。
(3)如果加入 KNO3 晶体,弹簧秤读数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 16 分)
20.(7 分)学完溶液知识后,小川回家用蔗糖、碳酸钙、植物油、洗涤剂、水相互混合
做了几个小实验。
(1)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碳酸钙不能溶于水,也不溶于植物
油。由此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条件温度有关。小川在设计
实验方案验证(2)中假设时,在选择了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前提下,你认为在实验中还需要控
制的变量有溶剂的量。
(3)一天,小川不小心将碘酒洒在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洗衣服,但怎么也
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川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你认为小川应该采用的方法是将有斑点的
部分浸在酒精中;这种方法和用洗洁精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酒精除去
斑点是使污渍溶于酒精中,形成的是溶液;而洗洁精除去油污是洗洁精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
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21.(9 分)实验员王老师要配制 80g 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供同学们使用,如图
表示了他的实验操作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药匙,②烧杯。
(2)B 操作中有一处错误是氢氧化钠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应称 NaOH 的质量是 8g,称
量过程中若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减少左盘中的 NaOH。
(3)仪器③的规格应是 100mL(填“50 mL”或“100 mL”),量取水时除仪器③外,还需要的
一种仪器是胶头滴管。
(4)E 操作中④的作用是用于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①②③(填序号)。
①B 操作中砝码与 NaOH 放颠倒了(1g 以下用游码)
②C 操作中使用的烧杯内壁有水
③用量筒量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④F 操作中溶液洒落
四、计算题(共 12 分)
22.(12 分)向盛有 28g 氯化钡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 273.3g 水,固体完全
溶解。再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硫酸钠溶
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2NaCl+BaSO4↓)
请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1)设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
Na2SO4+BaCl2 ===2NaCl+BaSO4↓
208 117 233
x y 23.3 g
208
233
= x
23.3 g
,117
233
= y
23.3 g
x=20.8 gy=11.7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7g+28g-20.8g
28g+100g+273.3g-23.3g
×100%
=5%
答:(1)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为 20.8g;(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 5%。
相关文档
-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对《品德与生2021-04-13 21:49:3013页
-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专题实2021-04-13 21:16:008页
- 【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习作三 2021-04-13 20:39:3720页
- 英语(心得)之让英语课堂散发浓厚的人2021-04-13 20:26:559页
- 历史(心得)之历史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2021-04-13 20:22:557页
-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政2021-04-13 19:40:032页
-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2021-04-13 19:38:5125页
- 语文(心得)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慎用2021-04-13 19:28:476页
- 其他(心得)之课堂教学要有三声2021-04-13 19:19:503页
- 中考命题引领课堂教学改革2021-04-13 19:10:0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