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9.00 KB
- 2021-04-13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文化与生活
一、【课标解读】——细化课标 预测高考
1. 知道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 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3. 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4. 掌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
5. 理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二、【知识网络构建】——纵横联系 融汇贯通
三、【主干知识梳理】——聚焦考点 点点必到
1.什么是文化?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
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
出来的。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文化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
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
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为: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
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文化生产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越来越突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b.文化与政治互相交融。表现为: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反对
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
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4)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为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
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重点问题直击】——点石成金 寻求突破
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1)文化作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对政治、经济以重大
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可持
续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政
治参与能力,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
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文化塑造人生。加强优秀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模拟仿真训练】—— 一试身手 扬帆高考
1.(2016 届福建福州英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创造的主体是广大农民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答案】A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2.(2016 届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精
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
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体现了( )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必然会有较好的市场
③文化相对独立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着文化
创意产业的兴起”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①正确;“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体现了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
来越大,④正确;②“必然会有较好的市场”说法过于绝对化,③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是最终还是由经济政治决定。故本题选 A。
【考点定位】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3.(2016 届山东青岛五十八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
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
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旨在考
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题干中的材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是深远持久的,①④适合题意;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达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是书法妙道,如
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
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舍此无良方,②③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A。
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4.(2016 届山东牟平一中高三上学期 11 月训练)新常态下,杭州市下城区围绕“创新驱动、
智慧发展、全域推进”的发展方向,用特色文化创意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标新立异的设计服务
业、融合传统工艺和当代美学的艺术品业等正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这一事实说明
( )
①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5.(2016 届山东滕州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期末模拟)2015 年 10 月 5 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
呦等 3 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祝贺。贺信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
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这说明( )
①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③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题肢①②说法错误,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
响、相互交融,故排除;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故题肢③④
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
6.(2016 届山东牟平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
神力量。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政治、经济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B.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D.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答案】C
【考点定位】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
7.(2016 届山东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
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
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文化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
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
②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③文化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确定主题型试题,要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城市竞争实际上已成为城市文化的
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文化成为决定城市
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这说明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文化越来越成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③④适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②
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A。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考点:文化与综合国力
8.(2016 届山东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2016 年 1 月 5 日,“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的
一批珍贵文物神秘面纱揭开。这对了解张献忠的行军路线、征饷方式、与地方官府的关系乃至
明末的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和经济制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
①政治经济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来表现
②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现象的反映
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江口沉银遗址”中心区域发现的一
批珍贵文物对了解张献忠的行军路线、征饷方式、与地方官府的关系乃至明末的社会经济、社
会生活和经济制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现象的反映,文化遗产对
于研究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②③适合题意;①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排除;故
本题答案选 B。
考点: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9.(2016 届陕西西安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六次大练考)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通过一双
双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
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
彼此心灵的依靠……这则公益广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由此可见,公益广告( )
①集中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②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能够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
④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特征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10.(2016 届山东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推
进城镇化要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这样做的依据是(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③乡土文化是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
④传统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推进城镇化要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这样做的依据是:精神产品
离不开物质载体,①正确;②不选,传统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没有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③不选,乡土文化也有糟粕;④正确,材料表明传统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选 C。
考点: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
11.(2015 届贵州遵义四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
“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
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③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可知,他的主旨是说明文化对政治具有
反作用,股题肢①正确;题肢②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题肢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根据“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可以判断题肢④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文化对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2.(2016 届山东济南一中等 19 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原本是大
龄单身青年自嘲的“光棍节”, 自 2009 年被电商成功运作成了剁手党的网络购物狂欢节。2015
年“双十一”的全球疯狂购物狂欢创下了 912.17 亿元的成交新记录。这表明(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A.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电商能充分利用人们的消费心理,激发人的非理性购物
C.“互联网+”时代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
D.科学技术在现代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答案】A
【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13.(2016 届山东滕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漫画《文化输出》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②要在文化渗透中提高文化影响力
③要在文化传播中提高文化认同感
④要维护文化安全,提高文化软实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上述漫画中的《文化输出》的文字“政治输出、文化输出”等带有政治色彩,这
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要维护文化安全,提高文化软实力,故题肢①④正确;
题肢②③与漫画寓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
【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4.(2016 届广东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2015 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历史上首次突破 400
亿大关。业内专家预测,到国家“十三五”规划期末,中国电影票房很可能达到 1000 亿元。我
国发展电影产业,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 )
①将大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②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③应以中华文化为根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④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发展电影产业,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应以中华文化为根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③适
合题意;①中的“大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是不科学的;我国发展电影产业应把社会
效益放在首位,④是错误的,故选 C。
考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5.(2016 届河南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
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
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16.(2016 届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路怒”(road rage)是形容在交
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
至毁损他人财物。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路怒”现象,这是由
于( )
A.汽车文化对驾驶员的影响是有形的
B.汽车文化是驾驶员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C.健康的汽车文化有利于提升驾驶员的素养
D.汽车文化是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路怒”现象,这是由于健康
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故 C 选项符合题意,当入选;A 说法
错误,汽车文化对驾驶员的影响是无形的,排除;B 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说法错误,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17.(2016 届江西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及高中
阶段教育,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这体现了( )
①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②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④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功能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考点定位】教育的作用
18.(2016 届百校联盟高三上学期 1 月监测)近几年来,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
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
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从文化的角度看,材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解析】根据材料“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可
以判断题肢①正确;根据材料“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
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可以判断题肢④正确;同时上述材料没有体现科技的影响,
故排除题肢②;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途径,故排除。故
本题答案选 C。
【考点定位】文化对人的影响、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浙江省 A 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
源库”。近年来,当地干部群众把这绿水青山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依托中药材资源优
势,弘扬中医药文化,引进和培养中药材专业化培植、研发、休闲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依靠
科技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目前,该县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深加工、
市场贸易、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中药文化为特色的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 20 多亿元,走出
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子。
材料二:平凡的人生因梦想而出彩。央视大型真人秀节目《出彩中国人》,旨在挖掘那些被
忽视却在努力迸发微光的梦想人,让各行各业的劳动能手和行业标兵、群艺文化中的佼佼者在
中国最大的电视平台上发光、发亮,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活出出彩人生。
(1)结合材料一,说明该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结果。(10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在人生大舞台上实现瑰丽梦想。
(8 分)
【答案】
(1)该县中医药产业弘扬中医药文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 分)发挥了文化生产力在当
地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2 分)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从中药材专业化培植、研发到
产业链的延伸,(2 分)科学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 分)引进和培养中药材专业技术人才,
提高劳动者素质,(2 分)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1 分)
(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2 分)
立足特定的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2 分)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保持昂扬的斗志,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
我,实现瑰丽人生。(4 分)
评分细则: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1 分)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1 分)【如果考生从“文化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②立足特定的文化环境,(1 分)
形成健康的交往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1 分)【如果考生从“文化对人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响的表现”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③丰富精神世界,(1 分)增强精神力量,(1
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1 分)保持昂扬的斗志,勇于挑战自
我、超越自我,实现瑰丽人生。(1 分)【如果考生从“文化对人的作用”角度回答,言之有理,
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在人生大舞台上实现瑰
丽梦想,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学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文化对人
影响的相关知识”,因此学生首先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的角度分析说明其作用;其
次可以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的角度分析说明文化影响的作用;最后可以从文化塑造人生,优
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即可。
考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推动
了电子商务领跑全国;省政府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互联网经
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
才。这些都为浙江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新翅膀”。
材料二:20 世纪 60 年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在于技术,70 年代在于管理,80 年代在于营
销,90 年代在于品牌,而 21 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
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其
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企业持续增长的力量
只能从优秀企业文化中获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
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浙江互联网经济实现再次腾飞的原因。
(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 21 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文化?” (12 分)
【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浙江打造全国领先的云计算
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为浙江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技术支持。(4 分)
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部门大力
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为浙江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
供了智力支持。(4 分)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为浙江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精神动力。(4 分)
(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企业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4 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企业文化,可提高员工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
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管理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4 分)
③文化塑造人生,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丰富员工的
精神世界,增强员工的精神力量,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为
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所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1 世纪企业竞争的
核心在于文化。(4 分)
(2)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 21 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文
化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的作
用。然后考生首先可以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
为物质力量的角度进行说明;然后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进行说明;最
后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文化塑造人生,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等知识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长2021-04-13 21:46:5329页
- 专题09+措施建议类试题解题方法-202021-04-13 21:38:0210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4-13 21:37:127页
-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限时2021-04-13 21:28:344页
-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六发2021-04-13 21:26:474页
- 2013 高考政治考点试题(50)2021-04-13 21:21:312页
- 山东专用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82021-04-13 21:21:1748页
- 2020高考政治600分分层专题模块二2021-04-13 21:12:2413页
- 专题14+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2021-04-13 21:06:4812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2021-04-13 21:04:3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