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50 KB
- 2021-04-13 发布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太湖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
2.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周朝宗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 )
选项
姓名
性别
年龄
生母姓名及身份
在诸子中的特点
A
刘肥
男
20岁
曹氏,刘邦反秦前在家乡纳的妾
最年长且最贤能
B
刘元
女
12岁
吕雉,刘邦结发之妻,封为皇后
人缘最好
C
刘如意
男
3岁
戚懿,刘邦最受宠的妃子
最受父亲宠爱
D
刘盈
男
10岁
吕雉,刘邦结发之妻,封为皇后
柔弱善良
A B. B C. C D. D
3.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 )
A. 古代禅让制的影响 B. 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C. 古代分封制的影响 D. 传统美德的影响
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 分封制和宗法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郡县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 朝议裁决 B. 集权独断 C. 世袭传承 D. 政务繁忙
6.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右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B.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7.观察下列两幅图,其变化在本质上反映的历史脉络是( )
A. 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B. 从设立郡县到设置行省
C. 从土地私有到土地国有 D.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8.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9.钱穆先生说:“从秦到清两千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地说它是专制政治了。”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西周分封制 B. 唐代三省六部制
C. 明代废除丞相 D. 清代设军机处
10.《唐书》记载:唐代830多名进士中,士族子弟约589人,小姓约109人,寒素家庭子弟约132人。对这一结构的出现解读合理的是唐代( )
A. 科举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B. 科举制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继承
C. 士族子弟有优厚的家庭文化素养
D. 科举制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11.“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
A.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B. 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1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明太祖( )
A. 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 B. 废丞相,权分六部
C. 废行省,设三司 D. 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13.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 )
A. 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 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 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
14.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仅有50米。这种现象充分说明明清时期( )
A. 政府决策机构与皇帝的关系日益密切
B. 政府的行政效率在不断地提高
C. 内阁和军机处已成为皇宫的下属机构
D. 皇帝在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15.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
A. 清朝的军机处 B. 唐朝的中书省 C. 宋朝的通判 D. 秦朝的太尉
16.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获得势力,旧氏族势力遭到失败。这是对那一改革的评价( )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C. 伯利克里 D. 议事会改革
17.“
他以地域结合的体系取代了人身结合的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方式,它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公民已经定居在各个乡区中了。一个人要成为雅典公民,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乡区的公民。……氏族或胞族的关系不再支配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了。”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苏格拉底
18.公元前 6 世纪末,雅典改革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了 4 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 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建立了官僚政治 B. 打击了贵族政治
C. 不利于中央集权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19.在雅典人看来,在平等人民组成的城邦中,以一人高高凌驾于全邦人民之上,是不合乎自然的。如果某行政官权势太大,就可能危害国家,公民就可以在每年举行一次的秘密投票中把他驱逐出境。这种放逐方法类似于现代的( )
A. 弹劾 B. 监察 C. 任免 D. 制衡
20.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
A. 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B. 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C. 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D.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21.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是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实现的。下列措施中,为民主政治活动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的是( )
A. 财产等级制度 B. 设五百人议事会
C. 发工资和津贴 D. 陶片放逐法
22.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公民手中。”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 )
A. 人民主权原则 B. 法律至上
C. 资产阶级掌权 D. 面向所有居民
23.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形容某座城市时写道:“男人就是城邦”。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
A. 全体奴隶主 B. 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 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 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24.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A. 它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B. 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
C. 这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D. 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25.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B. 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 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D. 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26.《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必须向法官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反映了罗马法( )
A. 注重司法的程序性 B.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 重视证据的完整性 D. 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27.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罗马帝国( )
A. 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 B. 统治者加强了对外邦人的镇压
C. 制定境内民众都公平适用的罗马法 D. 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28.《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受惩罚,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体现了罗马法( )
A. 内容和体系丰富而完备 B. 具有超越时间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C. 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D. 具有理性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
29.下列有关罗马人的法律,只限于法律观念层面的是( )
A. 自然法 B. 公民法 C. 《十二铜表法》 D. 万民法
30.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
A. 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的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B. 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C. 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部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据当时统计,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先后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1160件,共计3291件事,平均每天处理400多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
材料四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9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丞相被废后带来的影响(4分)
(4)根据材料四,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2分)为什么?(4分)
32.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
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
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四 《十二铜表法》各篇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传唤
审判
求债(债务赔偿)
家长权
继承及监护
所有权及占有
房屋及土地
私犯(侵犯他人)
公法
宗教法
前五表之补充
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请问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6分)
(4)材料四 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3分)该法在罗马法发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BCB 6-10BAABC 11-15BBCDA 16-20ABBAC 21-25CACDB 26-30ADDAA
二、非选择题
31.(1)汉武帝实行“中外朝”,排挤宰相的权力;唐太宗设“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两府三司”分割相权。(9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擅权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3分)
(3)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 (4分)
(4)没有实质意义(2分)
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4分)
32.(1)内涵: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2分)
(2)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基本政治权利(4分)
(3)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权力滥用(6分)
(4)内容:侧重于私人利益纠纷的处理(或侧重于民法)(3分)
地位: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