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0 KB
- 2021-04-13 发布
二年级上册《蒙古小夜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感受、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和音乐反应能力,听辨并唱准
四个音。
2、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能做到声部平衡、和谐的表
现二声部。
3、分辨响板、串铃、三角铁三种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并为歌曲伴奏。
4、能用声势体验多声部丰富歌曲演唱。
教学重点:
1、体验听辨音乐中节奏型的变化。
2、听辨唱准 四个音。
3、唱好二声部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旋律的聆听与分辨
2、唱准并听辨出音高
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感受
1、听音走步,集体感受(制定规则,听音走步,感受稳定节奏,培养学生听觉
能力)
(1)听声音走步,感受三种节奏型
(2)(不间断)听琴声走步,感受三种旋律音高。
(3)围圈分旋律走步
“1”:
“2”:
“3”:
(4)围圈走步,感受全曲旋律
(5)用 lu 哼唱不同旋律(教授发声方法)
(6)再次感受全曲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走步感受前后节奏、旋律带来的不同变化,以及通过蹲下,
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进一步抓住学生对音乐的关注力,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老师要善于发现,要更“善听”,特别是聆听学生的音准,做出及时调整。学生
在聆听活动中并熟悉歌曲音乐。】
2、唱音高
听出 4 个音,并使用科尔文手势唱准音高:
3、听音游戏,分组扮演 四个音符
【设计意图:听音游戏即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音高的敏感度,又使听
音练习不感到枯燥。】
4、唱歌曲旋律谱
二、新课教唱
1、初听歌曲
2、再听歌曲
2、加歌词唱
3、纠正并处理
4、完整唱歌词
5、学习双声部
6、完整合唱全曲
7、打击乐伴奏,并处理歌曲
(1)响板
(2)串铃
(3)三角铁
【设计意图:认识打击乐器,了解乐器的音色,让学生选择出适合的为歌曲伴
奏。】
(4)合作
8、合唱、合奏整曲
三、 拓展
一 组:
另一组:
【设计意图:声势是奥尔夫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样的节奏组合练习有
助于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该环节设计了歌曲羽调式的节
奏声势,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由 ,四个音构成的《蒙古小夜
曲》,初步认识了蒙古民歌的特点。下课后,你们也可以创作一首属于自己
的小夜曲。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我的家在日2021-04-13 19:31:503页
-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演唱 妈妈格2021-04-13 18:56:562页
-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森林中的铁2021-04-13 17:04:263页
-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郊游》8 人2021-04-13 16:24:195页
-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半屏山》 2021-04-13 02:06:223页
-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2课 去同学2021-04-12 23:42:393页
-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唱给我妈妈2021-04-12 22:16:483页
-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演唱) 2021-04-12 11:47:332页
-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我的家在日2021-03-02 22:43:366页
-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课 (律动)跳2021-02-27 09:00: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