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1.50 KB
- 2021-04-13 发布
2017-2018学年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科) 命题人: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7.11.5
班级 座号 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2题。
1.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空间距离遥远 B.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纬度差异巨大
2.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吐鲁番盆地和太湖平原都以农牧业为主
B.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
C.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
D.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
图3—1—3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脉
4.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
是(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5.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人少地多
6.下列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黑土 B江南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黄土
C内蒙古东部——干旱区——温带草原 D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生长期长
7.对土地资源进行“天上看”和“网上管”,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8.从国情出发,我国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
①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9.图中字母M表示( )
A.分析交通状况 B.计算二维坐标
C.分析车流量 D.生成电子地图
读“某地区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11.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2.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据此完成13~14题。
13.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亚马孙河 D.亚马孙平原
14.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宽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下图示意1990—2000年、2001—2010年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回答15~17题。
15.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近几十年世界森林植被减少最多的是( )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6.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地区森林面积呈增大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
B.虽然世界森林面积减小的速度正在不断下降,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C.2001—2010年与1990—2000年相比,各大洲森林面积减小速度均有所下降
D.森林面积减小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来源网
17.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结合山西省的能源开发背景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回答18-19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西省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B.山西省逐步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目前山西省产业结构中采掘工业占主体地位
D.山西省充足的水资源为燃煤发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读“我国2000年和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20~23题。
20.图示中①能源属于( )
A.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二次能源 D.新能源
21.③能源近年来消费量有所上升与下列哪项工程有关( )
A.南水北调 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D.北煤南运
22.②能源的使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臭氧层破坏 D.光化学烟雾现象
2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下图为雅砻江干流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通过对雅砻江进行梯级开发,该流域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
A.甘蔗制糖 B.精密仪器
C.高档家具 D.有色冶金
25.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针对“丰枯不均”的现象,开发时应注意( )
A.统一管理,科学调度 B.修高大坝,增加库容
C.招商引资,扩大开放 D.疏浚河道,发展交通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
A.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B.结冰期短,发电时间长
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27.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信的是( )
A.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洪涝灾害增加,造成巨大损失
C.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28~30题。
28.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
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
C.地处温带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
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9.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水电站的影响为( )
A.发电量减小 B.冬季发电量增大
C.利用率降低 D.夏季发电量增大
30.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 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 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理(理科)答题卡 2017.11.5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请同学们务必把选择题答案除填涂在答题卡外并抄在上表中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某省地处黄土高原,是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耕地减少、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影响着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该省荒漠化的类型。(3分)
、 、
(2)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表现。(3分)
、 、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可能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①
②
32. 读下面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调节气候
E
砍伐森林
森林树种减少
沙尘暴
水旱灾害增加
植树造林
涵养水源
G
B
(1)将下列地理事项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框处(6分,每空1分)。
A.水土流失 B.鸟类、兽类减少 C.生态失调 D.生物多样性增加 E.风速减小、湿度增大 F.气候恶化 G.水旱灾害减少 H.土地沙化 I.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少,结合亚马孙雨林可持续发展案例,请你谈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4分)
33.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4分)
(2)评价电力输出对当地产生的影响:(2分)
①
②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保护和治理的措施?(4分)
34.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3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4是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5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14
111111
图13
111111
(1)根据图15所给资料,说出该地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2分)
①气候类型:
②气候特征:
(2)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3分)
①
②
图15
111111
③
(3)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2分)
B支流:
C支流:
(4)指出图14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3分)
①现象:
②影响:
地理(理科)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0 BCBCA AACDB 11-20 DABDB BBADA 21-30 CDADA ACCBA
31.(10分)
(1)风蚀荒漠化 水蚀荒漠化 盐渍化(3分)
(2)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 草场退化(3分)
(3)①气候干旱,风蚀作用强,加剧风蚀荒漠化 ②地处黄土高原,地表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容易引发水土流失,产生水蚀荒漠化(每点2分,共4分)
32题(10分)
(1)每空1分,共6分
(2)①加强森林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加强保护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4分)
33题(10分)
(1)①采空区导致地面下陷 ②破坏地表和植被,造成土地退化 ③煤矸石等废弃物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④ 污染环境和地下水(4分)
(2)有利:减轻了交通运输压力。不利:大气污染加重(2分)
(3)①加强采矿区的生态建设(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②提高煤炭利用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④加强“三废”的治理((4分)
34.(10分)
(1)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2分)
(2)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1分);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1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无结冰期。(1分),(3分)
(3)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1分,答出1点即可得分)C支流:发展航运。(1分)(2分)
(4)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1分,答出1点即可得分)
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