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81 KB
- 2021-04-13 发布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一数学必修一学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
一、学习要求: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二、自学导引:
1.集合的含义:
一般的,我们把研究
统称为 ;把
叫做集合(简称集)
2.集合的相等关系: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 相等的。
3.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集合A,记作: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集合A,记作:
4.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
名称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5.注意: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即自然数集包括数0;集合还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
集合的概念
常用数集 属于()
集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合 不属于()
确定性
集合种元素的性质 互异性
无序性
6.集合元素的三个性质: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具体对象。则x或者是A的元素,x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情况成立。
(2)互异性:“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就是说“对于一个给定集合,它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如方程的解构成的集合为而不能记为
(3)无序性:集合与它的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如集合与是同一集合。
三、典例剖析
例1.考察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 著名的数学家;
(1) 某校2007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2) 不超过20的非负数;
(3) 方程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4) 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5) 的近似值的全体。
变式训练
1.下列各组对象:①接近于0的数的全体;②某一班级内视力较好的同学;③平面内到点O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全体;④所有锐角三角形;⑤太阳系内的所有行星。其中能构成集合的组数是 (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例2.(1)已知a∈N,b∈N,(a+b)∈N吗?
(2)已知a∈N,b∈Z,(a+b)∈Z吗?
变式训练:
2.已知a∈Q,b∈R,试判断元素a+b与集合Q,R的关系。
例3。已知,且,求实数的值。
变式训练:
3.已知{x,x2-x,0}表示一个集合,求实数x的范围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椭2021-04-13 20:37:0829页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6课 黑与白32021-04-13 20:37:0422页
-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新课标高一数学同2021-04-13 20:37:028页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4.质2021-04-13 20:36:467页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课件- 19课 爱2021-04-13 20:36:4020页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计算总复习2021-04-13 20:36:3717页
- 山东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打印版2021-04-13 20:36:0914页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圆柱和圆锥整2021-04-13 20:36:0512页
- 数学文卷·2019届湖南省株洲市第十2021-04-13 20:36:016页
- 2019年高考数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2021-04-13 20:35:5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