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00 KB
- 2021-04-13 发布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2017-2018 学年上期入学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命题:李晓军 审题:曾昌秀 冯建
第 I 卷(共 44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Fe:56
一、选择题(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1~18 小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1.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碳—14 核素: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HClO 的结构式为 H-O-Cl D.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2.下面四个叙述中,n 值为 5 的是( )
①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最多能得到 n 种产物 ②戊烷有 n 种同分异构体
③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n 个—OH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下列递变规律中,正确的是( )
A.Na、Mg、Al、S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B.O、S、Na、K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H2S、PH3、HCl、HF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Mg(OH)2、Al(OH)3、KOH、Ca(OH)2 的碱性依次增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皂化后可得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B.可用水鉴别甲苯、乙酸乙酯、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C.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D.C3H6 和 C4H8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 CH2,所以二者互为同系物
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 C12H22O11 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
③盐酸、漂白粉、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
④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⑤植物油、裂化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B.3.36 L 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1.5 NA
C.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 3~4 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
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
D.动物皮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且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7.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
A.C3H8 B.C5H12 C.C4H10 D.C8H10
8.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铝热反应 B.铝与盐酸反应
C.Ba(OH)2·8H2O 晶体和 NH4Cl 晶体反应 D.灼热的炭与 CO2 反应
9.“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
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CH2=CH2+CH3COOOH(过氧乙酸)―→CH2CH2+CH3COOH
B.CH2=CH2+Cl2+Ca(OH)2―→CH2CH2+CaCl2+H2O
C.2CH2=CH2+O2 2CH2CH2
D.3CH2OHCH2OH HOCH2CH2—O—CH2CH2OH+CH2CH2+2H2O
10.把 0.6 mol X 气体和 0.4 mol Y 气体混合于 2 L 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Y(g) nZ(g)+2W(g);5 min 末已生成 0.2 mol W,若测知以 Z 浓度变化来表示的
反应速率为 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 Z 气体的计量系数 n 的值是( )
A.1 B.2 C.3 D.4
11.对于反应 2SO2(g)+O2(g) 2SO3(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大量 O2,V 正 增大,V 逆 减小 B.2V 正(SO2) =V 逆(O2)时,反应达到平衡
催化剂
催化剂
O
O
O
O
C.恒温恒容充入 Ne,容器内压强增大,V 正、V 逆 均不变
D.V (SO2)∶V (O2)∶V (SO3) =2∶1∶2 时,反应达到平衡
12.有关物质(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多有 5 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为:
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1 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 3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 aXm+ 和 bYn- 两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a-b=n-m
B.24Mg32S 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 1︰1
C.CO2 和 PCl3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 8 电子结构
D.Ⅵ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14.茉莉酸甲酯具有强烈而持久的茉莉花香,广泛用于人工配制的茉莉精油中,其结构简式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茉莉酸甲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 C13H20O3
B.茉莉酸甲酯易溶于水
C.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D.能使 Br2 的 CCl4 溶液褪色
15.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来提取纯净的...碘.:
①滤液中通足量氯气 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 ③加 CC14 振荡 ④过滤 ⑤用
分液漏斗分液 ⑥蒸馏。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
A.①→③→⑤→②→④→⑥ B.②→①→③→⑥→④→⑤
C.②→④→①→③→⑤→⑥ D.③→①→②→⑤→④→⑥
16.某实验兴趣小组以 Zn 和 Cu 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研究原电池,并对实验进行
了拓展,以下实验记录错误..的是( )
A.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逐渐溶解 B.电子在溶液中从 Cu 电极流向 Zn 电极
C.把铜片换成石墨,实验现象相同
D.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流计指针依然偏转
17.已知 A、B、C、D、E 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5 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 A、E
-CH=CH-CH3
[CH-CH-CH3]n
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 B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元素 C 在同周
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 D 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元素 A、B 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 C、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 C、D、E 的单质
D.化合物 AE 和 CE 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18.某有机物 A 与氢气的相对密度是 38,取有机物 A 7.6 g 完全燃烧后,生成 0.2 mol CO2
和 0.2 mol H2O。此有机物既可与金属钠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
下列有关 A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 的分子式为 C2H4O3
B.A 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OOH
C.A 分子中的官能团有两种
D.1 mol A 与足量的单质 Na 反应时放出 H2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第Ⅱ卷(共 56 分)
19.(10 分)21 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是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新研制的某汽油
燃料电池的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用 NaOH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填写下列空格。
(1)汽油_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 )固定的熔沸点。炼制汽油的原料
是石油,工业上生产汽油的常用方法是 。(填序号)
①分馏 ②干馏 ③裂化 ④聚合
(2)汽油中有一种烃的成分为 CH3CH2–CH─CH ─CH–CH3,它的分子式是 ,
名称是 。
(3)汽油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是将 能直接转化为 能。通入空气的那
个电极是燃料电池 极(选填“正”或“负”)。若汽油的组成用上述烃的分子式表示,
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CH3 CH2CH3
C2H5
20.(10 分)X、Y、Z、W 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3、+5、+7,
核电荷数按照 Z、X、Y、W 的顺序增大。已知 Z 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为 2,W、X 原子
次外层电子数为 8。
(1)请写出元素 Y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其中元素 W 在周期表中的位
置 。
(2)用电子式表示 X 在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
。
(3)X、Y、Z、W 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用元素符号表示)
(4)请写出 W 的单质与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写出 Z 与氢元素形成的 10 电子微粒化学式 (任写两种)。
(6)元素 X 与元素 Y 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请举一例实验
事实证明这一结论 。
21.(14 分)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为 ;B 中含官能团名称..是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反应类型: ;
② ,反应类型: ;
④ ,反应类型: 。
(3)现拟分离含 B、D 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流程,请在图中圆括号内
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 a 是________ __,b 是_______________;
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
(4)与 B 和 D 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相似,B 的同系物 X 也能和 D 发生反应生成
酯 Y,Y 的分子量比乙酸乙酯大 28,则 X 的分子式...为 ,X 的结构简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
22.(8 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粒(黄豆粒大小)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
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
(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 。(例举两种措施)
(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 6 个盛有过量 Zn 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
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
实 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 H2SO4(mL) 40 V1 V2 V3 V4 V5
CuSO4(mL) 0 1 5 10 V6 40
H2O(mL) V7 V8 V9 V10 15 0
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
但当加入的 CuSO4 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
(a)
[ ① ]
乙酸乙酯
混合溶液
[ ② ]
B
D 的盐溶液 (b)
D 溶液
23.(14 分)镁、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Ⅰ.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制取镁,某同学设计了如下
流程步骤:
主要的步骤总结如下: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往母液中加石灰乳,沉降、过滤,得到
Mg(OH)2 沉淀 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将制得的晶体脱水得无水 MgCl2
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
C.第④步电解法制取镁是由于镁是很活泼的金属
D.以上制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2)步骤②不够合理,理由是
Ⅱ.(1)铝、空气、海水可组成一种电池,广泛用于制造航标灯。此电池正极的电极
反应为 。
(2)铝热还原法是冶炼熔点较高的金属的一种重要方法,焊接钢轨即用到此法。将干燥的
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均匀混合后放入纸漏斗中(漏斗已事先处理好),并架在铁架台上,
下面放置一个盛有沙子的蒸发皿。请写出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操作
化学方程式 。
(3)为确定某铝热剂(氧化铁粉末和铝粉)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若取 10.7 g 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体积为
3.36 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样品中铝的质
量是 g。
若取 10.7 g 样品将其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待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
成的气体体积为 a L,该气体与上小题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等于 ∶ 。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2017-2018 学年上期入学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
1~5 C B B AA 6~10 D B D C A 11~15 C C A B C 16~18 B C D
19.(10 分)
(1)没有 (1 分) ①③(各 1 分,共 2 分。错选 1 个倒扣 1 分,扣完为止。)
(2)C11H24 (1 分) 3,4–二甲基–5–乙基庚烷 (1 分)
(3)化学能 电能 (各 1 分) 正极(1 分)
C11H24-68e- + 90OH- =11CO32- + 57H2O (2 分)
20.(10 分)
(1)Al 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略)(1 分) 第三周期第ⅦA 族 (1 分)
(2)电子式表示 Na2O 的形成过程(略)(1 分)
(3)Na>Al>Cl>N (1 分)
(4)Cl2+ 2OH- = Cl-+ ClO-+H2O (2 分)
(5)NH3、NH4+、NH2
- (2 分)
(6)Na (1 分) Na 与水反应要比 Al 剧烈 (1 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1.(14 分)
(1) 羟基 (各 1 分)
(2)(方程式各 1 分,反应类型各 1 分)
①CH2=CH2+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②2CH3CH2OH+O2 2 CH3CHO+2H2O 氧化反应
④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酯化或取代反应
(3)饱和碳酸钠溶液 浓硫酸(或硫酸或盐酸等) 分液 蒸馏 (各 1 分)
(4)C4H10O (1 分) CH3CH2CH2CH2OH (1 分,合理答案均给分)
22.(8 分)
(1)Zn+H2SO4=ZnSO4+H2↑ Zn+CuSO4=ZnSO4+Cu (各 1 分)
(2)Zn 与 CuSO4 溶液反应置换出 Cu,Zn、Cu、H2SO4 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1 分)
(3)加热;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将锌粒改成锌粉,增大接触面积等 (合理即可)
(各 1 分,共 2 分)
(4)V1 = 40,V6 = 25,V9 = 35 (各 1 分,共 3 分)
23.(14 分)
Ⅰ.(1)D (1 分)
(2)石灰乳中的 Ca(OH)2 为微溶物,制得的 Mg(OH)2 不纯净。(1 分)
Ⅱ.(1)(1)O2 + 4e-+2H2O 4OH- (2 分)
(2)在混合物上面加入少量氯酸钾固体,中间插入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并点燃镁条。
(2 分)
2Al+Fe2O3=====Al2O3+2Fe (2 分)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分) 2.7 (2 分) 2:3 (2 分)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