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50 KB
- 2021-04-13 发布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
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三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0 分钟·7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
1.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解析】选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2.下列关于微量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微量元素是细胞中含量很少的元素
B.微量元素的含量越多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就越有利
C.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D.Mn、B、Mo 都属于微量元素
【解析】选 B。微量元素指细胞中含量很少的元素,但也是维持生命
活动不可缺少的,主要包括 Fe、Mn、Zn、Cu、B、Mo 等,故 A、C、D 项
正确;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太多会导致微量元素中
毒,对身体有害,故 B 项错误。
【方法规律】谐音法巧记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1)大量元素的记忆口诀:洋(O)人(P)探(C)亲(H),丹(N)留(S)盖(Ca)
镁(Mg)家(K)。
(2)微量元素记忆口诀:铁(Fe)锰(Mn)碰(B)新(Zn)木(Mo)桶(Cu)。
3.人是杂食动物,通过摄入动植物及其产物来获得化合物和元素,则
人体内和其所食用的动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 ( )
A.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B.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上有差异
C.种类和含量都大体相同
D.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解析】选 B。不同生物之间的元素也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即各种
不同的生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含量差异较大。
4.下表列出检测一些生物分子的方法及其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 A。苏丹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
呈紫色,碘液将淀粉染成蓝色,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斐林试剂
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5.在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最佳的一组
实验材料是
(
)
①甘蔗的茎 ②油菜种子 ③花生种子
④梨 ⑤甜菜的块根 ⑥豆浆稀释液
⑦鸡蛋清
A.④②⑥ B.⑤②⑦
C.①②⑥ D.④③⑥
【解析】选 D。甘蔗的茎含有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用来检测还原糖;
油菜种子较小,不如花生种子易操作,不适合用来检测脂肪;花生种子
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以用来检测脂肪;梨含有还原糖,并且颜色较浅,
可以用来检测还原糖;甜菜的块根含有蔗糖,不属于还原糖,不能用来
检测还原糖;鸡蛋清和豆浆含有蛋白质,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
6.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检测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
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
中,正确的是( )
A.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B.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C.只加了双缩脲试剂 A,未加双缩脲试剂 B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解析】选 B。鸡蛋蛋白液是合适的实验材料,只不过是没有稀释到
适当的浓度而已,是否加入双缩脲试剂 B 以及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
反应时间不够长,只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观察,而不会导致题干中现
象的出现。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会导致蛋白液与双缩脲试
剂发生反应后粘在试管壁上。
7.刚收获的小麦种子与干种子细胞中 ( )
A.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相同
B.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相同
C.各种元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D.含量最多的 4 种元素种类不同
【解析】选 A。刚收获的小麦种子与干种子细胞中所含化学元素的种
类相同,A 正确;刚收获的小麦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O,
干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C,即各种元素所占的比例不相
同,B、C 错误;刚收获的小麦种子与干种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4 种化
学元素都是 O、C、H、N,D 错误。
8.研究表明,铁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红
细 胞 中 , 故 缺 铁 可 导 致 缺 铁 性 贫 血 。 下 列 相 关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
A.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B.人体细胞中,铁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C.铁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D.只要摄入足量的铁,人体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解析】选 C。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含量最多
的有机物,A 错误;由题意可知,人体细胞中铁主要参与构成血红蛋白,
即铁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 错误;每种元素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C
正确;人体正常发育过程,除铁以外还需要其他元素,如锌、钙等,D 错
误。
9.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 NaOH 溶液和 CuSO4 溶液
B.斐林试剂含有两种溶液: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和质量
浓度为 0.05 g/mL 的 CuSO4 溶液,用时将两种溶液等量混匀,现配现用
C.双缩脲试剂是将 4 滴 0.1 g/mL CuSO4 溶液滴入 2 mL 0.01 g/mL 的
NaOH 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溶液: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和质
量浓度为 0.01 g/mL 的 CuSO4 溶液
【解析】选 C。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成分相同,都含有 NaOH 溶液和
CuSO4 溶液,A 正确;斐林试剂是由质量浓度为 0.05 g/mL 的 CuSO4 溶液
和等量的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配制而成的,B 正确;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质量
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再滴入 4 滴质量浓度为 0.01 g/mL 的 CuSO4
溶液,C 错误;双缩脲试剂由 A 液(质量浓度为 0.1 g/mL NaOH 溶液)和
B 液(质量浓度为
0.01 g/mL CuSO4 溶液)组成,D 正确。
10.在 1、3、5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 蒸馏水,2、4、6 号试管中分
别加入 2 mL 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 1~4 号试管中滴加适
量斐林试剂,5、6 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是 ( )
A.3 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B.1、2、3、5 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C.4 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 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因为匀浆中含淀粉
【解析】选 B。甲组的 2 号试管在加入斐林试剂后没有水浴加热,2 号
试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而乙组的 4 号试管会出现砖红色,因此甲
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不相同,A 错误;因为在 1、3、5 号试管中分别加
入的是 2 mL 蒸馏水,所以滴加适量斐林试剂(1 号和 3 号试管)或双缩
脲试剂(5 号试管)后,1、3、5 号试管内都呈蓝色,甲组的 2 号试管在
加入斐林试剂后没有水浴加热,2 号试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仍是斐
林试剂本身的颜色——蓝色,因此 1、2、3、5 号试管内都呈蓝色,B
正确;4 号试管内含有麦芽糖,滴加适量斐林试剂后,在水浴加热的条
件下,呈砖红色,6 号试管内含有淀粉酶,属于蛋白质,滴加适量双缩脲
试剂呈紫色,C 错误;4 号试管内含有麦芽糖,滴加适量斐林试剂后,在
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呈砖红色,而淀粉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
生颜色反应,D 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10 分)
11.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
答下列问题:
岩石圈
的成分
(%)
氧
42
硅
28
铝
7.9
铁
4.5
钙
3.5
钠
3.5
钾
2.5
镁
2.2
钛
0.46
氢
0.22
碳
0.19
所有其
他成分
<0.1
人体的
成分
(%)
氢
62
氧
25.5
碳
9.5
氮
1.3
钙
0.31
磷
0.22
氯
0.03
锌
0.06
硫
0.05
钠
0.03
镁
0.01
所有其
他成分
<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
物界,生物界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
物界具有________。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那些元素与环境中的这些元素的比例
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 1%,而在
生物体中占总原子数的 73%左右。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
有________。
(3)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H、O、C 含量最多的原因有两个:
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构成人体的四大有机物共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4)人体中的钙在骨和牙齿中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缺钙时肌肉会
________。
【解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没有生物体
特有的元素,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不但存在统一性,同时也存在差异性,即组成生
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3)人体中 C、H、O 最多的原因: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同时构
成人体的四大有机物都含有 C、H、O 元素。
(4)人体中的钙在骨骼和牙齿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缺钙时会出现
肌肉抽搐现象。
答案:(1)统一性 (2)差异性
(3)①水 ②C、H、O (4)化合物 抽搐
【互动探究】
(1)依据表中数据,人体成分中没有体现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
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不是,人体内含铁,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但铁属于微量元
素,含量少。
(2)表中人体成分为何与岩石圈中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提示:组成人体的元素是从无机环境选择性地吸收而来的。
(10 分钟·30 分)
1.(7 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
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
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该野果进行脂肪的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
B.若对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酒精灯直接加热出现较
深的砖红色,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可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直接代替双缩脲
试剂 A 液和 B 液,因为它们的成分相同
D.进行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
期保存备用
【解析】选 A。对野果的切片进行脂肪检测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A 正
确;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应该水浴加
热,B 错误;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 A 液的成分及浓度相同,斐林
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 B 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进行蛋白
质的检测时不能直接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代替双缩脲试剂 A 液
和 B 液,C 错误;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D 错误。
【误区警示】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
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检测。
(3)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 A 液,
后加 B 液,且 B 液不能过量)。两者成分相同,但 CuSO4 的浓度不同,所
以不能混用。
2.(7 分)下表为关于农作物 A、B 在相同土壤中 N、P、K 三种元素肥
效实验的结果记录(“+”表示施肥,“-”表示未施肥)。据此结果得
出的正确结论是 ( )
农作物 A 农作物 B
肥料N + - + + - + - + + -
成分P + - + - + + - + - +
K + - - + + + - - + +
产量 10054836510010034705540
A.从农作物 A 的构成来说,N 是非必需元素
B.对农作物 B 来说,三种元素中 K 最重要
C.农作物 A 可能是豆科植物,有其他获得 N 的途径
D.两种农作物对土壤中 N、P、K 的需求量基本相同
【解析】选 C。C、H、O、N 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农作物 A 虽然
施加氮肥前后产量不变,但只能说明它可能通过生物固氮途径获得氮
元素,并不是说 N 是非必需元素,A 错误,C 正确;通过对照可以看出,
缺 N 对农作物 B 的产量影响最大,所以 N 可能对农作物 B 更加重要,B
错误;两种农作物的减产数据表明,两种农作物对 N、P、K 需求量是不
同的,D 错误。
【实验·探究】
3.(16 分)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
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
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
面的实验检测报告。
(1)实验目的:检测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糖和淀粉。
(2) 实 验 原
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根、所需试剂、研钵、烧杯、试管、纱布、漏
斗、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用研钵将一种茅草根磨碎,过滤,取其滤液。
②取 A、B 两支试管,各加入 2 mL 滤液。
③往 A 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匀,放入盛有 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 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④往 B 试管中加入________,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5) 可 能 出 现 的 实 验 现 象 及 分
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还原糖的检测: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淀粉检测:
与碘液反应呈蓝色。(4)③A 试管需要水浴加热,加入的试剂应为斐林
试剂。④A 试管加入的是斐林试剂,则 B 试管加入的是碘液。(5)①如
果 A 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茅草的根内含有还原糖;否则没有。②
如果 B 试管出现蓝色,说明茅草的根内含有淀粉;否则没有。
答案:(2)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呈砖红色;淀粉与碘液反
应呈蓝色
(4)③1 mL 现配斐林试剂 ④2 滴碘液
(5)①如果 A 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茅草的根内含有还原糖;否则
没有。②如果 B 试管出现蓝色,说明茅草的根内含有淀粉;否则没有
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