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7.50 KB
- 2021-04-13 发布
1、下列有关苯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苯酚是一种弱酸,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
B.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得到苯酚
C.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可用溴水作试剂
D.苯酚有毒,但药皂中掺有少量苯酚
解析:苯酚是一种弱酸,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酸性小于碳酸,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得到苯酚,A、B正确;苯酚有毒,但药皂中掺有少量苯酚可用于消毒D正确;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若用溴水作试剂,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而不能分离除去,并且会混有溴单质,C错。
答案:C
2、苯酚和苯甲醇共同的化学性质是( )
A.具有酸性
B.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C.遇FeCl3溶液显紫色
D.与NaOH溶液反应
解析:苯酚与苯甲醇分子中都含有羟基。A、苯酚具有酸性,苯甲醇不具有,错误;B二者都含有羟基,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正确;C、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苯甲醇不会,错误;D、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苯甲醇不反应,错误,答案选B。
答案:B
3、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 EGC能与3 mol NaOH完全反应
B.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
C.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
答案:D
4、下列有关除杂所用试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烯中的乙炔,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用溴水
C.除去苯中的溴,用苯酚
D.除去苯中的少量甲苯,先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后用NaOH溶液处理
解析:A项,KMnO4酸性溶液可将乙烯、乙炔均氧化;B项,苯酚与溴水反应产生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三溴苯酚又能溶于苯,因此苯中仍有杂质;C与B解释原理相同。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5、下列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是( )
解析: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且符合通式CnH2n-6O的化合物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答案: B
6、从葡萄籽中提取的原花青素结构为:
原花青素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可防止机体内脂质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而引发的肿瘤等多种疾病。有关原花青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既可看做醇类,也可看做酚类
B.1 mol该物质可与4 mol Br2反应
C.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OH反应
D.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反应
解析: 结构中左环与右上环均为苯环,且共有5个羟基(可看作酚),中间则含醚键(环醚)和两个醇羟基(可看做醇),故A正确;该有机物结构中能与Br2
发生反应的只是酚羟基的邻位(共4个可被取代的位置),故B也正确;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是酚羟基(共5个),故C错;有机物中酚羟基和醇羟基共7个,都能与Na反应,故D正确。
答案: C
7、(1)苯酚与水混合,溶液变浑浊,向该浊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说明苯酚具有 性。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说明苯酚具有的性质是 。
答案:(1)浊液变澄清
+NaOH+H2O 酸
(2)溶液变浑浊
CO2+H2O++NaHCO3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弱
8、将煤焦油中的苯、甲苯和苯酚进行分离,可采取如下图所示方法和操作:
(1)写出物质①和⑤的分子式:① ;⑤ 。
(2)写出分离方法②和③的名称:② ;③ 。
(3)混合物加入溶液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层液体④通入气体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分离出的苯酚含在 中。
答案:(1)NaOH CO2
(2)分液 蒸馏
(3)+NaOH+H2O
(4)+CO2+H2O+NaHCO3
(5)⑦
B组能力训练
1、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
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 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
A.④⑤③
B.⑥①⑤③
C.⑧①
D.⑧②⑤③
解析:对互溶液体混合物,可考虑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但本题所给的是苯酚的乙醇溶液,若用常规方法蒸馏,苯酚易被氧化,无法回收。所以先进行步骤⑥,使苯酚变为高沸点的苯酚钠,然后进行①,乙醇蒸出,留下苯酚钠的水溶液。接着进行⑤,苯酚钠又变为苯酚,将所得液体混合物静置分层,分液即可回收苯酚,B正确。
答案:B
2、俗话说:“饭后一苹果,疾病远离我。”吃苹果能帮助消化,当我们把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其原因是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转变为二醌,这些二醌很快聚合成为咖啡色的聚合物。
这一变化(酚变为二醌)的反应类型为( )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加成反应
D.取代反应
解析:该反应脱去了氢原子,属于氧化反应。
答案:A
3、下列有机物,属于酚类的是( )
解析: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是酚,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BCD中均没有苯环,所以答案选A
答案:A
4、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
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硫酸与NaBr溶液共热。最合理的步骤是( )
A.④⑤③
B.⑥①⑤③
C.⑥①⑤②
D.⑧②⑤③
解析:苯酚和乙醇的沸点相差不大,并且加热易使苯酚变质,故不能直接蒸馏,应先将苯酚转化为沸点较高的苯酚钠,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将乙醇蒸出,剩下的物质是苯酚钠的水溶液,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水中溶解度较小的苯酚,最后利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得到纯净的苯酚。
答案:B
5、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优良的解热镇痛剂,其结构简式为:,由此推断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不能被空气或KMnO4酸性溶液氧化
C.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D.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解析:因酚羟基所在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酚羟基能被空气或KMnO4酸性溶液氧化而显红色;酚羟基不与NaHCO3反应,但可与Na2CO3反应生成和NaHCO3;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A
6、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行
D.相同物质的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甘油产生的H2多
解析:A.受苯环的影响,酚羟基变得更加活泼;B.受羰基影响,丙酮(CH3COCH3)分子中的氢比乙烷分子中的氢更易被卤原子取代;C.受苯环的影响,使甲基氢变得更加活泼,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而苯却不能;D.相同
物质的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甘油产生的H2多,是因为等物质的量的甘油中含有的羟基物质的量多,甘油产生的氢气多,这是官能团数目决定的。
答案:D
7、
(1)分别写出B、D的结构简式:
B________;D______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填反应代号)。
(3)结果不考虑⑥⑦反应,对于反应⑤,得到E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煤焦油中的苯、甲苯和苯酚进行分离,可采取如图所示方法和操作:
(1)写出物质①和⑤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分离方法②和③的名称: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3)混合物加入溶液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层液体④通入气体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离出的苯酚含在________中。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苯酚的性质及其应用。首先仔细分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性质的差异:其中苯酚有酸性,能溶于NaOH溶液,而苯、甲苯为互溶但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分开;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可以将苯酚复原,这时的苯酚在下层。
答案:(1)NaOH CO2
(2)分液 蒸馏
(3)OH+NaOH―→ONa+H2O
(4)ONa+CO2+H2O―→OH+NaHCO3
(5)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