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92 KB
- 2021-04-13 发布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北四市联考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全集U={﹣1,0,1,2},集合A={﹣1,2},则∁UA= .
2.已知复数z满足z(1﹣i)=2,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为 .
3.函数y=cos(x+)的最小正周期为 .
4.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x的值为 .
5.某校有足球、篮球、排球三个兴趣小组,共有成员120人,其中足球、篮球、排球的成员分别有40人、60人、2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兴趣小组中抽取24人来调查活动开展情况,则在足球兴趣小组中应抽取 人.
6.若随机地从1,2,3,4,5五个数中选出两个数,则这两个数恰好为一奇一偶的概率为 .
7.设实数x,y满足,则3x+2y的最大值为 .
8.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且a2=3,S4=16,则S9的值为 .
9.将斜边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体积是 .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1,B2分别为椭圆C:+=1(a>b>0)的右、下、上顶点,F是椭圆C的右焦点.若B2F⊥AB1,则椭圆C的离心率是 .
11.若tanβ=2tanα,且cosαsinβ=,则sin(α﹣β)的值为 .
12.已知正数a,b满足+=﹣5,则ab的最小值为 .
13.已知AB为圆O的直径,M为圆O的弦CD上一动点,AB=8,CD=6,则•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函数f(x)=|x2﹣4|+a|x﹣2|,x∈[﹣3,3].若f(x)的最大值是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
15.(14分)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tanB=2,tanC=3.
(1)求角A的大小;
(2)若c=3,求b的长.
16.(14分)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D,E分别为BC,B1C1的中点,点F在棱CC1上,且EF⊥C1D.求证:
(1)直线A1E∥平面ADC1;
(2)直线EF⊥平面ADC1.
17.(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x2+y2﹣4x=0及点A(﹣1,0),B(1,2)
(1)若直线l平行于AB,与圆C相交于M,N两点,MN=AB,求直线l的方程;
(2)在圆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2+PB2=12?若存在,求点P的个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8.(16分)某城市有一直角梯形绿地ABCD,其中∠ABC=∠BAD=90°,AD=DC=2km,BC=1km.现过边界CD上的点E处铺设一条直的灌溉水管EF,将绿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1)如图①,若E为CD的中点,F在边界AB上,求灌溉水管EF的长度;
(2)如图②,若F在边界AD上,求灌溉水管EF的最短长度.
19.(16分)在数列{an}中,已知a1=,an+1=an﹣,n∈N*,设Sn为{an}的前n项和.
(1)求证:数列{3nan}是等差数列;
(2)求Sn;
(3)是否存在正整数p,q,r(p<q<r),使Sp,Sq,Sr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p,q,r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6分)设函数f(x)=lnx﹣ax2+ax,a为正实数.
(1)当a=2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求证:f()≤0;
(3)若函数f(x)有且只有1个零点,求a的值.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21.(10分)如图,AB是圆O的直径,弦BD,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过E作BA的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F.求证:AB2=BE•BD﹣AE•AC.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22.(10分)求椭圆C:+=1在矩阵A=对应的变换作用下所得的曲线的方程.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3,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4.设c>0,|x﹣1|<,|y﹣1|<,求证:|2x+y﹣3|<c.
七、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25.(10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C=∠BAD=90°,AD=AP=4,AB=BC=2,M为PC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AP,BM所成角的余弦值;
(2)点N在线段AD上,且AN=λ,若直线MN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λ的值.
26.(10分)设n∈N*,f(n)=3n+7n﹣2.
(1)求f(1),f(2),f(3)的值;
(2)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f(n)是8的倍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北四市联考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16秋•江苏期中)已知全集U={﹣1,0,1,2},集合A={﹣1,2},则∁UA= {0,1} .
【考点】补集及其运算.
【专题】集合思想;定义法;集合.
【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全集U={﹣1,0,1,2},
集合A={﹣1,2},
所以∁UA={0,1}.
故答案为:{0,1}.
【点评】本题考查了补集的定义与计算问题,是基础题目.
2.(2016秋•江苏期中)已知复数z满足z(1﹣i)=2,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的实部为 1 .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数学模型法;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解答】解:由z(1﹣i)=2,得,
∴z的实部为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了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3.(2016秋•江苏期中)函数y=cos(x+)的最小正周期为 4π .
【考点】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专题】计算题;定义法;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找出ω的值,代入周期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ω=,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4π,
故答案为:4π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熟练掌握周期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4.(2016秋•江苏期中)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x的值为 23 .
【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综合题;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根据题意,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得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S是什么.
【解答】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知
第1次循环,x=5,n=2;
第2次循环,x=11,n=3;
第3次循环,x=23,n=4;
退出循环,输出x=23.
故答案为:23.
【点评】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以便得出正确的结果,是基础题.
5.(2016秋•江苏期中)某校有足球、篮球、排球三个兴趣小组,共有成员120人,其中足球、篮球、排球的成员分别有40人、60人、2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兴趣小组中抽取24人来调查活动开展情况,则在足球兴趣小组中应抽取 8 人.
【考点】分层抽样方法.
【专题】计算题;对应思想;定义法;概率与统计.
【分析】先求出足球、篮球、排球的成员的比例,再根据比例确定足球兴趣小组应抽取的学生数.
【解答】解:足球、篮球、排球的成员分别有40人、60人、20人则比例为40:60:20=2:3:1,
则足球兴趣小组中应抽取:24×=8人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的分层抽样,本题考查分层抽样的定义和方法,用样本容量除以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等于个体的总数.属基本题.
6.(2016秋•江苏期中)若随机地从1,2,3,4,5五个数中选出两个数,则这两个数恰好为一奇一偶的概率为 .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专题】计算题;集合思想;定义法;概率与统计.
【分析】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再求出这两个数恰好为一奇一偶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由此能求出这两个数恰好为一奇一偶的概率.
【解答】解:随机地从1,2,3,4,5五个数中选出两个数,
基本事件总数n=,
这两个数恰好为一奇一偶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6,
∴这两个数恰好为一奇一偶的概率p==.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合理运用.
7.(2016秋•江苏期中)设实数x,y满足,则3x+2y的最大值为 3 .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数形结合;转化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于的平面区域,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于的平面区域如图:
设z=3x+2y,则y=,
平移直线y=,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
经过点C时,直线y=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
由,解得,
即C(1,0),
此时zmax=3×1+2×0=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z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2016秋•江苏期中)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且a2=3,S4=16,则S9的值为 81 .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a2=3,S4=16,
∴a1+d=3,4a1+d=16,
解得a1=1,d=2.
则S9=9+×2=81.
故答案为:81.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9.(2016秋•江苏期中)将斜边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体积是 .
【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
【专题】综合题;方程思想;演绎法.
【分析】几何体为两个同底等高的圆锥的组合体.
【解答】解: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4,斜边的高为2.
∴旋转后的几何体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圆锥的组合体.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2.
∴几何体的体积V=2×=.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体的结构特征和体积计算,属于基础题.
10.(2016秋•江苏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1,B2分别为椭圆C:+=1(a>b>0)的右、下、上顶点,F是椭圆C的右焦点.若B2F⊥AB1,则椭圆C的离心率是 .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数形结合;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由B2F⊥AB1,可得•=0,即可得出.
【解答】解:F(c,0),A(a,0),B1(0,﹣b),B2(0,b),
∴=(﹣c,b),=(a,b),
∵B2F⊥AB1,∴•=﹣ac+b2=0,
∴a2﹣c2﹣ac=0,
化为:e2+e﹣1=0,0<e<1.
解得e=,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1.(2016秋•江苏期中)若tanβ=2tanα,且cosαsinβ=,则sin(α﹣β)的值为 ﹣ .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
【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由题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 2sinαcosβ=cosαsinβ,再根据cosαsinβ=,求得 sinαcosβ的值,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求得sin(α﹣β)的值.
【解答】解:∵tanβ=2tanα,即=2,
∴2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sinβ=,∴sinαcosβ=,则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正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2.(2016秋•江苏期中)已知正数a,b满足+=﹣5,则ab的最小值为 36 .
【考点】基本不等式.
【专题】转化思想;不等式.
【分析】正数a,b满足+=﹣5,﹣5≥,化为:﹣5﹣6≥0,解出即可得出.
【解答】解:∵正数a,b满足+=﹣5,
∴﹣5≥,化为:﹣5﹣6≥0,
解得≥6,当且仅当=,+=﹣5,即a=2,b=18时取等号.
解得ab≥36.
故答案为:36.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3.(2016秋•江苏期中)已知AB为圆O的直径,M为圆O的弦CD上一动点,AB=8,CD=6,则•的取值范围是 [﹣9,0] .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专题】数形结合;向量法;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出点M(x,y),表示出•,求出它的最值即可.
【解答】解: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
且圆O的直径为AB,
设M(x,y),
则A(4,0),B(﹣4,0),
=(4﹣x,﹣y),
=(﹣4﹣x,﹣y);
•=(4﹣x)(﹣4﹣x)+(﹣y)2=x2+y2﹣16,
又M是圆O的弦CD上一动点,且CD=6,
所以16﹣9≤x2+y2≤16,
即7≤x2+y2≤16,其中最小值在CD的中点时取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9,0].
故答案为:[﹣9,0].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出出•,是综合性题目.
14.(2016秋•江苏期中)已知函数f(x)=|x2﹣4|+a|x﹣2|,x∈[﹣3,3].若f(x)的最大值是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5] .
【考点】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
【专题】综合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由题意可得f(x)=|x2﹣4|+a|x﹣2|=|x﹣2|(|x+2|+a)≤0,分离参数,得到a≤﹣|x+2|,设y=﹣|x+2|,x∈[﹣3,3].画出图象,结合图象即可得到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f(x)=|x2﹣4|+a|x﹣2|=|x﹣2|(|x+2|+a)≤0,
当x=2时,f(x)=0恒成立,
当x≠2时,
∴|x+2|+a≤0,
∴a≤﹣|x+2|,
设y=﹣|x+2|,x∈[﹣3,3].则其图象为:
由图象可知ymin=﹣5,
a≤﹣5,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参数的取值的范围,关键是分离参数,属于基础题.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
15.(14分)(2016秋•江苏期中)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tanB=2,tanC=3.
(1)求角A的大小;
(2)若c=3,求b的长.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1)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函数公式表示出tan(B+C),把tanB和tanC的值代入即可求出tan(B+C)的值,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诱导公式得到tanA等于﹣tan(B+C),进而得到tanA的值,结合A的范围即可得解;
(2)由已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nB,sinC的值,进而利用正弦定理即可得解b的值.
【解答】(本题满分为10分)
解:(1)因为:tanB=2,tanC=3,tan(B+C)===﹣1,…(3分)
因为:A=180°﹣B﹣C,(4分)
所以:tanA=tan(180°﹣(B+C))=﹣tan(B+C)=1…
因为:A∈(0,π),
所以:A=.
(2)因为:c=3,tanB=2,tanC=3.
所以:sinB=,sinC=,
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b===2…(10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角和的正切函数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16.(14分)(2016秋•江苏期中)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D,E分别为BC,B1C1的中点,点F在棱CC1上,且EF⊥C1D.求证:
(1)直线A1E∥平面ADC1;
(2)直线EF⊥平面ADC1.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专题】数形结合;转化思想;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1)连接ED,∵D,E分别为BC,B1C1的中点.可得四边形B1BDE是平行四边形,进而证明四边形AA1ED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直线A1E∥平面ADC1.
(2)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可得AD⊥BB1,又△ABC是正三角形,可得AD⊥BC,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
【解答】证明:(1)连接ED,∵D,E分别为BC,B1C1的中点,
∴B1E∥BD且B1E=BD,
∴四边形B1BDE是平行四边形,
∴BB1∥DE且BB1=DE,又BB1∥AA1且BB1=AA1,
∴AA1∥DE且AA1=DE,
∴四边形AA1ED是平行四边形,
∴A1E∥AD,又∵A1E⊄平面ADC1,AD⊂平面ADC1,
∴直线A1E∥平面ADC1.
(2)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平面ABC,
又AD⊂平面ABC,所以AD⊥BB1,
又△ABC是正三角形,且D为BC的中点,∴AD⊥BC,
又BB1,BC⊂平面B1BCC1,BB1∩BC=B,
∴AD⊥平面B1BCC1,
又EF⊂平面B1BCC1,∴AD⊥EF,
又EF⊥C1D,C1D,AD⊂平面ADC1,C1D∩AD=D,
∴直线EF⊥平面ADC1.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位置关系、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性质定理,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7.(14分)(2016秋•江苏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x2+y2﹣4x=0及点A(﹣1,0),B(1,2)
(1)若直线l平行于AB,与圆C相交于M,N两点,MN=AB,求直线l的方程;
(2)在圆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2+PB2=12?若存在,求点P的个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专题】综合题;转化思想;演绎法;直线与圆.
【分析】(1)求出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求直线l的方程;
(2)求出P的轨迹方程,利用两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圆C的标准方程为(x﹣2)2+y2=4,所以圆心C(2,0),半径为2.
因为l∥AB,A(﹣1,0),B(1,2),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
设直线l的方程为x﹣y+m=0,…(2分)
则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4分)
因为,
而,所以,…(6分)
解得m=0或m=﹣4,
故直线l的方程为x﹣y=0或x﹣y﹣4=0.…(8分)
(2)假设圆C上存在点P,设P(x,y),则(x﹣2)2+y2=4,
PA2+PB2=(x+1)2+(y﹣0)2+(x﹣1)2+(y﹣2)2=12,
即x2+y2﹣2y﹣3=0,即x2+(y﹣1)2=4,…(10分)
因为,…(12分)
所以圆(x﹣2)2+y2=4与圆x2+(y﹣1)2=4相交,
所以点P的个数为2.…(14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方程的求法,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中档题.
18.(16分)(2016秋•江苏期中)某城市有一直角梯形绿地ABCD,其中∠ABC=∠BAD=90°,AD=DC=2km,BC=1km.现过边界CD上的点E处铺设一条直的灌溉水管EF,将绿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1)如图①,若E为CD的中点,F在边界AB上,求灌溉水管EF的长度;
(2)如图②,若F在边界AD上,求灌溉水管EF的最短长度.
【考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专题】综合题;转化思想;演绎法.
【分析】(1)取AB中点G,则四边形BCEF的面积为,求出GF,即可求灌溉水管EF的长度;
(2)△ADC中,由余弦定理,得,即可求灌溉水管EF的最短长度.
【解答】解:(1)因为AD=DC=2,BC=1,∠ABC=∠BAD=90°,
所以,…(2分)
取AB中点G,则四边形BCEF的面积为,
即=,
解得,…(6分)
所以(km).
故灌溉水管EF的长度为km.…(8分)
(2)设DE=a,DF=b,在△ABC中,,
所以在△ADC中,AD=DC=CA=2,
所以∠ADC=60°,
所以△DEF的面积为,
又,所以,即ab=3.…(12分)
在△ADC中,由余弦定理,得,
当且仅当时,取“=”.
故灌溉水管EF的最短长度为km.…(16分)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运用,考查余弦定理,属于中档题.
19.(16分)(2016秋•江苏期中)在数列{an}中,已知a1=,an+1=an﹣,n∈N*,设Sn为{an}的前n项和.
(1)求证:数列{3nan}是等差数列;
(2)求Sn;
(3)是否存在正整数p,q,r(p<q<r),使Sp,Sq,Sr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p,q,r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关系的确定.
【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1)把给出的数列递推式an+1=an﹣,n∈N*,变形后得到新数列{3nan},该数列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推出{an}的通项公式,利用错位相减法从而求得求Sn;
(3)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得到2Sq=Sp+Sr,从而推知p,q,r的值.
【解答】(1)证明:由an+1=an﹣,n∈N*,
得到3n+1an+1=3nan﹣2,
则3n+1an+1﹣3nan=﹣2.
又∵a1=,
∴3×a1=1,
数列{3nan}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可以推知:3nan=1﹣2(n﹣1),
所以,an=,
所以Sn=﹣﹣﹣﹣…﹣,①
Sn=﹣﹣﹣﹣…﹣,②
①﹣②,得
Sn=﹣2(+++…+)﹣,
=﹣2×﹣,
=,
所以Sn=.
(3)假设存在正整数p,q,r(p<q<r),使Sp,Sq,Sr成等差数列.
则2Sq=Sp+Sr,
即=+.
由于当n≥2时,an=<0,
所以数列{Sn}单调递减.
又p<q,
所以p≤q﹣1且q至少为2,
所以≥,﹣=.
①当q≥3时,≥≥,
又>0,
所以<+,等式不成立.
②当q=2时,p=1,
所以=+.
所以=,
所以r=3,(数列{Sn}单调递减,解唯一确定).
综上可知,p,q,r的值分别是1,2,3.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6分)(2016秋•江苏期中)设函数f(x)=lnx﹣ax2+ax,a为正实数.
(1)当a=2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求证:f()≤0;
(3)若函数f(x)有且只有1个零点,求a的值.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专题】综合题;转化思想;演绎法;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1)求导数,确定切线的斜率,切点坐标,可得切线方程;
(2)构造函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即可证明结论;
(3)由(1)可知,a=2时,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是y=0,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1)解:当a=2时,f(x)=lnx﹣2x2+2x,f′(x)=﹣2x+1,
∴f′(1)=0,
∵f(1)=0,
∴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是y=0;
(2)证明:f()=﹣lna﹣+1(a>0),
令g(x)=﹣lnx﹣+1(x>0),则g′(x)=,
∴0<x<1时,g′(x)>0,函数单调递增;x>1时,g′(x)<0,函数单调递减,
∴x=1时,函数取得极大值,即最大值,
∴g(x)≤g(1)=0,
∴f()≤0;
(3)解:由(1)可知,a=2时,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是y=0,
∴若函数f(x)有且只有1个零点,则a=2.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21.(10分)(2016•宿迁三模)如图,AB是圆O的直径,弦BD,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过E作BA的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F.求证:AB2=BE•BD﹣AE•AC.
【考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专题】选作题;转化思想;综合法;推理和证明.
【分析】连接AD,利用AB为圆的直径结合EF与AB的垂直关系,通过证明A,D,E,F四点共圆知,BD•BE=BA•BF,再利用△ABC∽△AEF得到比例式,最后利用线段间的关系即求得AB2=BE•BD﹣AE•AC.
【解答】证明:连接AD,因为AB为圆的直径,
所以∠ADB=90°,
又EF⊥AB,∠AFE=90°,
则A,D,E,F四点共圆,
∴BD•BE=BA•BF,
又△ABC∽△AEF,
∴,即AB•AF=AE•AC
∴BE•BD﹣AE•AC=BA•BF﹣AB•AF=AB•(BF﹣AF)=AB2.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四点共圆的证明方法、三角形相似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22.(10分)(2016秋•江苏期中)求椭圆C:+=1在矩阵A=对应的变换作用下所得的曲线的方程.
【考点】几种特殊的矩阵变换.
【专题】选作题;转化思想;演绎法;矩阵和变换.
【分析】确定变换前后坐标之间的关系,代入椭圆方程,即可求出曲线的方程.
【解答】解:设椭圆C上的点(x1,y1)在矩阵A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点(x,y),
则,…
则代入椭圆方程,得x2+y2=1,
所以所求曲线的方程为x2+y2=1.…(10分)
【点评】本题考查矩阵变换,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定坐标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2016秋•江苏期中)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3,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坐标系和参数方程.
【分析】由展开得,再利用互化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由展开得,
又ρcosθ=x,ρsinθ=y,
∴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4.(2016秋•江苏期中)设c>0,|x﹣1|<,|y﹣1|<,求证:|2x+y﹣3|<c.
【考点】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专题】选作题;转化思想;演绎法;不等式.
【分析】运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a+b|≤|a|+|b|,结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得证.
【解答】证明:由c>0,|x﹣1|<,|y﹣1|<,
可得|2x+y﹣3|=|2(x﹣1)+(y﹣1)|
≤2|x﹣1|+|y﹣1|<=c,
则|2x+y﹣3|<c成立.
【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注意运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的简单性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七、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25.(10分)(2016秋•江苏期中)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C=∠BAD=90°,AD=AP=4,AB=BC=2,M为PC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AP,BM所成角的余弦值;
(2)点N在线段AD上,且AN=λ,若直线MN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λ的值.
【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专题】综合题;转化思想;演绎法;空间角.
【分析】(1)分别以AB,AD,AP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异面直线AP,BM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出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利用直线MN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λ的值.
【解答】解:(1)因为PA⊥平面ABCD,且AB,AD⊂平面ABCD,
所以PA⊥AB,PA⊥AD,
又因为∠BAD=90°,所以PA,AB,AD两两互相垂直.
分别以AB,AD,AP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由AD=2AB=2BC=4,PA=4可得
A(0,0,0),B(2,0,0),C(2,2,0),D(0,4,0),
P(0,0,4),
又因为M为PC的中点,所以M(1,1,2).
所以,,…(2分)
所以=,
所以异面直线AP,BM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因为AN=λ,所以N(0,λ,0)(0≤λ≤4),则,,,
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x,y,z),
则令x=2,解得y=0,z=1,
所以=(2,0,1)是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7分)
因为直线MN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所以,
解得λ=1∈[0,4],
所以λ的值为1.…(10分)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角,考查向量知识的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6.(10分)(2016秋•江苏期中)设n∈N*,f(n)=3n+7n﹣2.
(1)求f(1),f(2),f(3)的值;
(2)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f(n)是8的倍数.
【考点】函数的值.
【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归纳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1)由n∈N*,f(n)=3n+7n﹣2,分别取n=1,2,3,能求出f(1),f(2),f(3)的值.
(2)利用用数学归纳法能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f(n)是8的倍数.
【解答】解:(1)∵n∈N*,f(n)=3n+7n﹣2,
∴f(1)=3+7﹣2=8,
f(2)=32+72﹣2=56,
f(3)=33+73﹣2=368.
证明:(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①当n=1时,f(1)=3+7﹣2=8,成立;
②假设当n=k时成立,即f(k)=3k+7k﹣2能被8整除,
则当n=k+1时,
f(k+1)=3k+1+7k+1﹣2
=3×3k+7×7k﹣2
=3(3k+7k﹣2)+4×7k+4
=3(3k+7k﹣2)+4(7k+1),
∵3k+7k﹣2能被8整除,7k+1是偶数,
∴3(3k+7k﹣2)+4(7k+1)一定能被8整除,
即n=k+1时也成立.
由①②得:对任意正整数n,f(n)是8的倍数.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考查函数值是8的倍数的证明,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注意数学归纳法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