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50 KB
- 2021-04-13 发布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参考系一定要选择地面
B. 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C. 由于太阳的体积过大,不能将其看作质点
D. 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时,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答案】B
【解析】
A. 依据研究物体运动的需要,任何运动状态的物体都可以选取为参考系,故A错误,B正确;
C. 虽然太阳的体积很大,但在研究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动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故C错误;
D. 研究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这个飞船时,飞船自身大小不可以忽略,故不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错误。
故选:B。
2.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判断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是( )
A. 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 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C. 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D. 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伽利略在研究物体下落规律时,首先是提出问题即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进行了猜想即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就是速度变化是均匀的,伽利略对猜想进行了数学推理,接着进行了实验验证,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出结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
根据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的研究,了解伽利略所开创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小,但不能为零
C.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取决于变化所用的时间。故A错误;
B.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可能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速度变化率很大时,加速度很大,故C正确;
D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很大,速度不一定很大,故D错误。
4.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 三车同时到达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丙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比甲小,所以在相等位移内它的时间比甲多。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比甲大,经过相同的位移,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运动的甲少;由此可知,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
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三车同时到达,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5.一根轻绳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落地时间间隔为t
,如果站在四楼阳台上重复上述实验,则两球落地时间间隔会(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由于楼层高不知,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细线的长度为L,第一个小球着地后,另一个小球运动的位移为L,在L内运行的时间,即为两球落地的时间差,第一个球着地的速度为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内的初速度。
高度越高,落地的速度越大,知高度越高,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内的初速度越大,根据:
初速度越大,时间越短。所以:
,
故选C。
6.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经过AB中点C的速度。已知物体在AC段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BC段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1、a2的大小关系为
A. a1>a2 B. a1=a2 C.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