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50 KB
- 2021-04-13 发布
张家口市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
中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②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按要求用黑色书写
笔写在答题纸对应空白处。
③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
Cl—35.5;K—39; Cu—64; Zn-65;Br-80;Ag-108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核磁共振仪测定某有机物的结构,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C2H5OH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知该有机物中含有 3 种氢原子,根据等效氢的概念判
断。A、乙醇分子中含有 3 种氢原子,正确;B、2—甲基丙烯中含有 2 种氢原子,错误;
C、对氨基苯酚中含有 4 种氢原子,错误;D、对二甲苯中含有 2 种氢原子,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C4H9Cl 有 3 种同分异构体 D. 糖类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A 错误;
B.乙烯与水加成产生乙醇,所以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B 正确;
C.C4H9Cl 可看作是丁烷 C4H10 分子中的 1 个 H 原子被 Cl 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丁烷有正丁
烷和异丁烷两种结构,每种结构有两种不同的 H 原子,所以 C4H9Cl 有 4 种同分异构体,C
错误;
D.糖类中的单糖、二糖等低聚糖都是小分子,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 错误;
因此合理选项是 B。
3.可用于区别苯酚、乙醇、氢氧化钠、硝酸银、硫氰化钾五种溶液 试剂是( )
A. 浓溴水 B. 石蕊试剂 C. FeCl3 溶液 D. KMnO4
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加入氯化铁时,苯酚呈紫色,乙醇无明显现象,NaOH 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硝酸
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硫氰化钾溶液呈红色,现象各不相同,以此来解答。
【详解】A.溴水不能鉴别乙醇、硫氰化钾等,A 不符合题意;
B.石蕊不能鉴别苯酚、乙醇等,B 不符合题意;
C.苯酚、乙醇、氢氧化钠、硝酸银、硫氰化钾五种溶液分别与氯化铁反应的现象为紫色、无
色、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血红色溶液,现象不同,可鉴别,C 符合题意;
D.加入酸性高锰酸钾,不能鉴别乙醇、苯酚,二者都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不符合
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与反应现象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涉及的
反应较多,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反应反应为解答的难点,要注意在平时学习中进行知识
的
的积累和总结。
4.下列物质在水中最难电离的是( )
A. CH3COOH B. CH3CH2OH
C. H2O D.
【答案】B
【解析】
【详解】酒精是非电解质,乙酸、水、苯酚都是电解质,因此合理选项是 B。
5.下面四个反应中,反应类型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 )
A.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B. CH3CH2OH CH2=CH2↑+H2O
C. 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D.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B.乙醇变为乙烯的反应是消去反应;
C.2 个分子的乙醇脱去一分子的水生成乙醚,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D.CH3CH2OH 与 HBr 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CH3CH2Br 和水,所以与其它反应类型不同的是选
项 B 的消去反应。合理选项是 B。
6.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0.1molC3H8 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1.1 NA
B. 1mol 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数目为 3 NA
C. 常温常压下,15g 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 10NA
D. 现有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共 14 g,其原子数为 3NA
【答案】D
的
【解析】
【详解】A.C3H8 分子中含有 10 个共价键,则在常温常压下,0.1molC3H8 所含有的共价键数
目为 1.0NA,A 错误;
B.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B 错误;
C.15g 甲基的物质的量是 1mol,由于甲基中含 9 个电子,所以 15 g 甲基所含的电子数为 9NA,
C 错误;
D.乙烯、丙烯的最简式是 CH2,式量是 14,所以 14g 乙烯、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 1molCH2,
其中的原子数目为 3NA,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2﹣乙基﹣1﹣丙醇
B. 3,3﹣二甲基﹣2﹣戊烯
C. 3﹣甲基﹣2,3﹣二乙基戊烷
D. 2﹣乙基﹣1﹣氯戊烷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没有选择羟基连接的 C 原子在内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正确命名为 2-甲基﹣1﹣
丙醇,A 错误;
B.违背 C 原子价电子为 4 个的原子特点,B 错误;
C.没有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进行命名,正确命名为 3,4-二甲基-3-乙基己烷,C 错误;
D.符合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命名合理,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8.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
的的是(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 乙烷(乙烯) 氢气 加热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 溶液 蒸馏
D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苯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产生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苯中,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A 错误;
B.乙烯与氢气反应比较慢,不能完全转化,而且会引入新的杂质,不能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
B 错误;
C.乙酸乙酯能够在 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而变质,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C 错误;
D.H2O 与 CaO 反应产生沸点高的离子化合物 Ca(OH)2,而乙醇是由分子构成的,沸点低,
然后通过蒸馏方法分离得到乙醇,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D。
9.以乙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酸乙二酯 )所经历的反应的正确顺序是( )
①氧化 ②消去 ③加成 ④酯化 ⑤水解 ⑥加聚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③⑤①④ D. ②③⑤①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乙醇经消去反应得乙烯;与溴加成得到卤代烃;经水解反应得到二元醇;经氧
化反应得到二元酸;通过酯化反应得到产物。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
10.由﹣C6H5、﹣C6H4﹣、﹣CH2﹣、﹣OH 四种原子团各一个,可以组成属于酚类的物质的
有( )
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4 种
【答案】C
【解析】
C6H5—、—CH2—组成的 C6H5CH2—和—OH 分别位于—C6H4—的邻位、间位、对位,故有
3 种符合题意的酚。
1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水解 ⑤酯化 ⑥中和 ⑦氧化 ⑧加聚.
A. ①②③⑤⑥ B. ②③④⑤⑧ C. ①②③⑤⑥⑦ D.
③④⑤⑥⑦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能够反应取代反应、酯化,与羟基相连的邻位碳原子上有
氢原子,能够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含有苯
环,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表格发生中和反应,故选 C。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
12.丁烷、甲烷、乙醛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和 CO2 的密度相同,则三种气体的体积比可
能是( )
①2:1:4 ②5:2:1 ③2:5:1 ④6:3:2 ⑤4:2:3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同,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相等,所以丁烷、甲烷、乙醛的平均
摩尔质量为 44g/mol,乙醛的摩尔质量为 44g/mol,则甲烷和丁烷的平均摩尔质量一定为
44g/mol,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6;丁烷的化学式为:C4H10,其相对
分子质量为 58;乙醛的化学式为:C2H4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4;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量
为 44,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丁烷、甲烷、乙醛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44g/mol,由于乙醛的摩尔质量为 44g/mol,则乙醛含量不影响平均摩尔质量,关键是甲烷和
丁烷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44g/mol,设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x、丁烷的物质的量为 y,
则: =44,解得 x:y=1:2,即:丁烷和甲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相同条件下
的体积比也是 2:1,C2H4O 的物质的量为任意值,所以满足条件的为:①2:1:4、④6:
3:2、⑤4:2:3,故合理选项是 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混合物的计算的知识,明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摩尔质量与密度成正
比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平均摩尔质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
13.盆烯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可简化表示为下图(其中 C、H 原子已略
去),下列关于盆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B. 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
D. 盆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盆烯分子式是 C6H6,结构和苯不同,所以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A 正确;分子中含有 4 个
饱和碳原子,因此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 正确;构相似,分子组成相
差若干个 CH2 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的,互称为同系物,所以选项 C 不正确;分子中含有
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C。
14.下列卤代烃在 KOH 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
① ②(CH3)3CBr ③(CH3)3CCH2Cl ④CHCl2CHBr2 ⑤ ⑥CH3Cl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全部 D. ①②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后将会形成不饱和键,而氯苯中相邻的碳原子是苯环的一部
分,若消去再形成双键破坏苯环结构,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①符合题意;
②和溴原子相连的碳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能发生消去反应,②不符合题意;
③(CH3)3CCH2Cl 中和氯相连的碳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③符合
题意;
④CHCl2-CHBr 中和卤素原子相连碳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能发生消去反应,④不符合题意;
⑤ 中和溴相连的碳相邻碳原子上有氢,能发生消去反应,⑤不符合题意;
⑥CH3Cl 中只有一个碳原子,无邻位 C 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⑥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的有①③⑥,故合理选项是 A。
15.某酯 C6H12O2 经水解后得到相同碳原子数的羧酸和醇,再把醇氧化得到丙酮
( ),该酯是( )
A. C3H7COO C2H5 B. C2H5COOCH(CH3)2
C. CH3CH2COOCH2CH2CH3 D. HCOOCH2CH(CH3)CH2CH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酯水解后的羧酸、醇均含 3 个碳原子,羧酸即为 CH3CH2COOH,而醇氧化
得丙酮,应是 2丙醇( ),故相应的酯为 C2H5COOCH(CH3)2,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酯类物质结构简式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官能
团的相互转化关系,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学
生的应试能力。
1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①甲酸甲酯 ②蔗糖 ③葡萄糖 ④麦芽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中含有醛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有卤代烃、酯及低
聚糖或多糖等。甲酸甲酯中有-CHO 和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
应;蔗糖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无-CHO,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即符合条件的是①④,答
案选 A。
【点睛】掌握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但需要注意的是能发生银镜反
应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必含有-CHO,但不一定属于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
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Na、NaOH、NaHCO3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
应时,Na、NaOH、NaH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3∶2 B. 3∶2∶1
C. 1∶1∶1 D. 3∶2∶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有机物含酚-OH、醇-OH、-COOH、-CHO,结合酚、醇、羧酸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酚-OH、醇-OH、-COOH 均与 Na 反应,则 1mol 该有机物与 Na 反应消耗 3molNa,
酚-OH、-COOH 与 NaOH 反应,则 1mol 该物质消耗 2molNaOH,
只有-COOH 与 NaHCO3 反应,则 1mol 该物质消耗 1molNaHCO3,
所以 Na、NaOH、NaHCO3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时,
Na、NaOH、NaH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1。
答案选 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为
解答该题的关键,熟悉酚、醇、羧酸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苯酚不与碳酸氢钠反应,为易错
点。
18.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 Cu(OH)2 并加热 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
B 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 看到三溴苯酚沉淀
C 向酒精和醋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 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
D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
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甲酸钠中含有醛基,加入新制的 Cu(OH)2 并加热生成红色沉淀 Cu2O,可鉴
别,故 A 正确;B、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生成少量的三溴苯酚溶解于苯酚中,
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故 B 错误;C、酒精和醋酸都含有-OH,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无
法确定酒精中是否混有醋酸,故 C 错误;D、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检验
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应先酸化,否则生成 AgOH 影响实验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A。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鉴别的相关知识。
19.某烃结构式用键线式表示为 ,该烃与 Br2 加成时(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所得产物有( )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答案】C
【解析】
【 详 解 】 当 溴 与 发 生 1 , 2- 加 成 时 , 生 成 物 有 、
;
当溴与 发生 1,4-加成时,生成物有
,所得产物有 5 种。
故合理选项是 C。
20.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同时检验水解是否完全和水解产物,除加淀粉和水之外,还需加入
的试剂及加入顺序最好是( )
A. 碘水→NaOH 溶液→新制 Cu(OH)2 悬浊液
B. H2SO4 溶液→碘水→NaOH 溶液→新制 Cu(OH)2 悬浊液
C. H2SO4 溶液→NaOH 溶液→碘水→新制 Cu(OH)2 悬浊液
D. H2SO4 溶液→碘水→新制 Cu(OH)2 悬浊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要进行淀粉水解实验,首先要加入催化剂 H2SO4 溶液,要检验水解是否完全,可
在溶液中加碘水以检验是否还有淀粉。要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可先加 NaOH 溶液以中和
H2SO4 使溶液呈碱性后,才能加入 Cu(OH)2 悬浊液来检验葡萄糖,所以选项 B 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 B。
21. 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 2 种官能团
B.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 1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 3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
D.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B
【解析】
A、根据分支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枝酸含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错误;B、分
枝酸含有羧基和羟基,可分别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正确;C、分支
酸分子中含有 2 个羧基,所以 1mol 分枝酸最多能与 2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错误;D、
分支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原理不同,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包含了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22.有机物分子结构如图,其分子肯定可以共平面的碳原子有( )
A. 6 个 B. 7 个 C. 8 个 D. 9 个
【答案】D
【解析】
【详解】苯是平面型结构,甲基上的碳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与甲基对位的苯环上的碳,这
个碳原子对位上的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总共有 9 个碳原子共面。故合理选项是 D。
23.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
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戊烷只存在碳链异构,同分异构体为 3 种,戊醇、戊烯、乙酸乙酯存在碳链异构、
位置异构,异构类型越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越多,因此同分异构体数目均大于 3 种,所以
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选项 A 正确。故选 A。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24.某醇在适当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 a 与原来醇的
相对分子量 b 的关系是 a=b+84,有关该醇应该具有的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醇分子中一定具有甲基 B. 该醇分子中一定没有甲基
C. 该醇分子中至少含有三个碳原子 D. 该醇分子中具有两个醇羟基
【答案】D
【解析】
设该醇为 n 元醇,若反应的醇为 1mol,反应的乙酸为 nmol,则生成的水为 nmol,生成的酯
为 1mol,所以 b+60n=a+18n,又 a=b+84,得 n=2,所以该醇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D
选项正确。该醇分子中可以含有甲基,也可以不含甲基,如乙二醇等,A、B 选项错误;该
醇分子也可以含有两个碳原子,如乙二醇,C 选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填空题
25.2012 年 2 月,江苏镇江自来水出现异味,引发镇江及位于其下游的南通等地区发生居民
抢购瓶装饮用水的现象。经初步调查,韩国籍船舶“格洛里亚”号货轮水下排放管道排出的苯
酚是引起自来水异味的主要原因。请完成以下填空:
(1)苯酚与水混合,溶液变浑浊,向该浑浊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向上述反应液中继续通入过量 CO2,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则通入 CO2 时的反应为
_____,说明苯酚具有_______性。
(2)A 和 B 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 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B 能使适量溴
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 不能。B 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①写出 A 和 B 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 B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答 案 】 (1). 溶 液 变 澄 清 (2). 溶 液 由 澄 清 变 浑 浊 (3).
CO2+H2O+C6H5ONa→C6H5OH+NaHCO3 (4). 弱酸性 (5). (6).
(7). +NaOH +H2O
【解析】
【分析】
(1)在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与 NaOH 反应产生可溶性的苯酚钠;向该溶液中通
入 CO2 气体,发生反应产生苯酚与碳酸氢钠,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2)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由于 A 不溶于 NaOH 溶液且不
与溴水反应,故 A 为 ,由 B 能溶于 NaOH 溶液且能使溴水褪色,并产生白
色沉淀,故 B 为酚,又因其苯环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则 B 为 ,结合
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详解】(1)在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与水混合,溶液变浑浊,向该浑浊液中滴
加 NaOH 溶液,苯酚 NaOH 反应产生可溶性的苯酚钠,反应方程式为 C6H5OH+NaOH
→H2O+C6H5ONa,因此看到浑浊液变为澄清溶液;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发生反
应:CO2+H2O+C6H5ONa→C6H5OH+NaHCO3,根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可知溶液的酸性
H2CO3>C6H5OH,由于碳酸是弱酸,证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2)①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由于 A 不溶于 NaOH 溶液且
不与溴水反应,故 A 为 ,由 B 能溶于 NaOH 溶液且能使溴水褪色,并产生
白色沉淀,故 B 为酚,又因其苯环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则 B 为 。
②B 是对甲基苯酚,具有酸性,可以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产生对甲基苯酚钠和水,化学方
程式为 +NaOH + H2O。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答题时注意把握题给信息,明确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
的关键,难度不大.
26.回答下列问题
(1)① 系统命名为______,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 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
(2)戊基有_____种结构,请写出其中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二个吸收峰的结构简式______.
(3)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物质中①葡萄糖②麦芽糖③蔗糖④
纤维素⑤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填序号)
【答案】 (1). 2-甲基丁醛 (2). +2Ag(NH3)2OH→CH3CH2CH(CH3)COONH4
+2Ag↓+3NH3 +H2O (3). 羟基和酯基 (4). 8 (5). ﹣CH2C(CH3)3 (6). ②③
(7). ①②
【解析】
【分析】
(1)①选择分子中包含醛基在内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给物质命名;含有醛基的物质能够与
银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银单质,据此书写反应方程式;
②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酚羟基-OH 和酯基-COOR;
(2)戊基的结构中先写出碳链的种类,然后看每种碳链结构中 H 原子的位置的种类,就得到
戊基的种类,并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二个吸收峰的结构简式;
(3)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葡萄糖、麦芽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详解】(1)① 分子中包含醛基在内的最长的碳链有 4 个 C 原子,该物质名称
为 2-甲基丁醛;该物质属于醛,可以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产生单质银,醛
基被氧化变为羧基,由于溶液中有氨,故反应得到羧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NH3)2OH→CH3CH2CH(CH3)COONH4 +2Ag↓+3NH3 +H2O;
② 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酯基;
(2)戊烷有 CH3CH2CH2CH2CH3、 、 三种结构,
CH3CH2CH2CH2CH3 有 3 种不同位置的 H 原子, 有 4 种不同位置的 H 原
子, 有 1 种不同位置的 H 原子,这些不同位置的 H 原子被取代,就得到一种
戊基,因此戊基共有 8 种不同结构;其中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二个吸收峰的结构简式为
。
(3)麦芽糖、蔗糖分子式都是 C12H22O11,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为②③;
葡萄糖、麦芽糖都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银氨溶液氧化为羧基,银氨溶液被
还原为单质 Ag,故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代号是①②。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官能团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和书写及物质结构特点
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掌握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方法及醛基的还原性及银镜反应发
生的条件是本题解答关键。
三、推断题(共 12 分)
27.药用有机物 A 为一种无色液体,从 A 出发可发生如下一系列反应:
请回答:
(1)E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
(2)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 A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
式:__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 答 案 】 (1). 羧 基 (2). (3).
+2NaOH→CH3COONa+C6H5ONa+H2O (4). 取代反应 (5). +3Br2→
↓+3HBr (6). 3 (7).
【解析】
【分析】
B 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 D,D 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 D 中含有
酚羟基,所以 A 中含有苯环,A 的不饱和度= =5,则 A 中还含有一个不饱和键,
A 能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B 和 C,则 A 中含有酯基,结合 A 的分子式可
知,应是羧酸与酚形成的酯基,C 酸化后生成 E,E 是羧酸,E 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G,
G 的分子式为 C4H8O2,则 E 的结构简式为 CH3COOH,C 为 CH3COONa,G 的结构简式为
CH3COOCH2CH3,结合 A 的分子式可知,B 为 ,D 为 ,F 的结构简式
为 ,A 为 ,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推断可知 A ,B 是 ,C 是 CH3COONa;D
为 ;E 是 CH3COOH;F 是 ;G 是 CH3COOCH2CH3。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 是 CH3COOH,E 中的官能团名称羧基;
(2)A 的结构简式为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H3COONa+C6H5ONa+H2O,该反应
是酯的水解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是
(4)反应③是苯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和 HBr,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Br2→ ↓+3HBr;
(5)有机物 A 分子式是 C8H8O2,A 的同分异体符合下列条件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能发
生水解反应;③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为甲酸形成的酯基,则其可
能的结构有 、 、 三种。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的知识,注意根据发生的反应判断物质含有的官能团,结合有
机物分子式推断,需要熟练掌握各类物质分子式的通式既各种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并加以
灵活运用。
四、实验题(共 12 分)
28.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大试管 A 中配制反应混合液;②按
图甲所示连接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大试管 5~10min;③待试管 B 收集
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导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
洗涤、干燥。
已知乙醇可以与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 CaCl2•6C2H5OH;无水硫酸钠易吸水形成硫酸
钠结晶水合物。有关试剂的部分数据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7.3 78.5 0.78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98%) 338.0 1.84
(1) 请用同位素 18O 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 18O 在反应
前后位置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 Na2CO3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
(4)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 CaCl2 溶液洗涤,通过洗涤可除去的杂质是_____(填
名称);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_____(填字母)。
a.P2O5 b.无水硫酸钠 c.碱石灰 d.NaOH 固体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
已略去),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填字母)。
a.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反应温度
b.增加了分液漏斗,能随时补充反应混合液
c.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
d.反应容器容积大,容纳反应物的量多,反应速率加快
(6)实验中加入乙酸的质量为 2.1 g,最终制得 1.848 g 乙酸乙酯,则乙酸的转化率为_____
【答案】 (1). CH3CO18OH+C2H5OH CH3COOC2H5+H218O (2). 中和乙酸,吸
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 溶解度有利于其分层析出; (3). 试管 B 中的液体分为上下两
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可闻到水果香味,(振荡有气泡产生) (4). 乙醇 (5). b
(6). abc (7). 60%
【解析】
【分析】
(1)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脱水方式是酸脱羟基醇脱氢;
(2)乙酸具有酸性,能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把被吸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
溶解度较小,乙醇能够被溶液中的水吸收;
(3)乙酸乙酯是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饱和盐酸钠,密度小于水;
(4)根据乙酸的酸性和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分析,干燥乙酸乙酯,用无水硫酸钠除去
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
(5)从该装置与传统制备装置的使用的仪器的不同进行分析:增加了温度计、增加反应物、
的
增加了冷凝装置等;
(6)先计算出乙酸的物质的量,根据乙酸乙酯的质量计算反应的乙酸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
物质转化率计算公式得到乙酸的转化率。
【详解】(1)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时酸脱羟基醇
脱氢,所以表示脱水方式的反应方程式为:CH3CO18OH+C2H5OH
CH3COOC2H5+H218O;
(2)混合物加热时,乙醇和乙酸都挥发,随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进入到试管中,乙酸具有酸
性,能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把被吸收,乙醇能溶解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乙酯在饱
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易于分离,所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吸收乙
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其分层析出;
(3)乙酸乙酯是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故③振荡后
会观察到试管 B 中的液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可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无
色;
(4)乙酸乙酯中混有碳酸钠和乙醇,用饱和食盐水萃取碳酸钠,用氯化钙除去其中的少量乙
醇,反应产生 CaCl2•6C2H5OH;用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
晶水合物;不能选择 P2O5、碱石灰和 NaOH 等固体干燥剂,以防乙酸乙酯在酸性(P2O5 遇水
生成酸)或碱性条件下水解;
(5)a.从该装置与传统制备装置的使用的仪器的不同进行分析,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
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a 正确;
b.根据反应的可逆性特点,增加反应物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b
正确;
c.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c 正确;
d.反应容器容积大,容纳反应物的量多,但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 错
误;
故合理选项是 abc;
(6)乙酸的物质的量为 n(乙酸)= =0.035mol,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 n(乙
酸乙酯)= =0.02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有 1mol 乙酸反应,会产生 1mol 乙
酸乙酯,所以根据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可知反应消耗的乙酸的物质的量是 0.021mol,则乙
酸的转化率是 ×100%=60%。
【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实验的改进创新,涉及到乙酸乙酯的精制,如在用饱
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和乙醇的基础上。用饱和食盐水萃取碳酸钠,用氯化钙除去少量乙醇,
用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掌握物质的性质,充
分利用题干信息分析、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