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MB
- 2021-04-13 发布
第一课时
“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
华名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或
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称为“士”。而
“志”就是“士”经过用“心”的思考立下
的志向。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少年周恩来的立志
故事。
淮,读(huái)不要读成(zhǔn),“斥”为
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崛、范、魏、晰、效、
淮、租、惑、斥
肃 晰 振 胸 怀
赞 效 疑 惑
“怀”的偏旁是竖心
旁,“晰”“训”的
左半部窄,右半部宽
“赞”上下大小一样
凡
顾 训 斥
读读课件中的词,看谁的反应快,读得对。
租界 麻烦 胸怀 屈辱
热闹非凡 左顾右盼 迷惑不解 清晰而坚定
清晰而坚定
请你们联系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还有一些词,由于特定的时代,理解起来有困难,
需要我们查找一些资料。例如“租界”,谁知道?
这就是清朝末年我们受到列强欺辱的时局图。
当时的美帝国,英帝国,日帝国,沙皇俄国等,国
力强过中国,于是就抢占我们的领土,说是租用,
实际上是霸占,这就形成了列强割据,租界林立的
“时局图”。而在租界内就是灯红酒绿,莺歌燕舞,
在租界外则是民不聊生,苦难悲情。
第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到东北,伯父和他说不要轻易去租界玩。
还有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和同学闯租界。
第三个故事是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耳闻“中华不振”(1-6);
目睹“中华不振”(7-8);立
志“振兴中华”(7-8)
先写耳闻“中华不振”;再
写目睹“中华不振”;最后写:
立志“振兴中华”。
同学们,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后,你来想一想:自己
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呢?
还有许多像周恩来一样的伟人,他们也是为了祖国
的崛起而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你想到了谁?
第二课时
(1)读得通顺
(2)读出疑问,在这些有疑问的地方,画上“?”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
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
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
这个故事的结尾说“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
不振”这四个字沉重分量”,现在你体会到了么?
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毛泽东、钱学
森等这样的一大批伟人、名人,他们从小立志读书,
才成就了他们的远大理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
强。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不再是把帝国主义列强赶
出中国的土地,面对新的国际竞争,新的世界形式,
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
的差异,我们应该立下怎样的志向呢?
相关文档
- 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自我总结范文2021-04-13 10:32:453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6 2021-04-13 10:32:395页
- 2020小学语文教育实习工作总结2021-04-13 10:30:5911页
- 语文(心得)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2021-04-13 10:30:464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中测试2021-04-13 10:18:494页
- 2020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2021-04-13 10:07:1417页
-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培训总结2021-04-13 10:04:486页
- 语文(心得)之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2021-04-13 09:54:518页
-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学习计划2021-04-13 09:46:467页
- 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5篇2021-04-13 09:32:3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