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50 KB
- 2021-04-13 发布
非选择题天天练(三)
1.(2018·山东聊城三模)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在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条件下,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水稻叶肉细胞内C3化合物的含量会 (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
(2)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玉米和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1和图2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①据图分析,在光照强度为(4~8)×102 μmol·m-2·s-1时,玉米和水稻光合速率差异并不显著,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当光照强度为14×102 μmol·m-2·s-1 时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差异很小,而光合速率差异较大,说明 (填“玉米”或“水稻”)利用CO2的效率更高。
②当光照强度为b时,两种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原因是
。
2.(2018·山东淄博二模)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杀死并清除病毒,维持机体的稳态。请回答:
(1)人体感染病毒后,机体产生的淋巴因子激活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 。
(2)淋巴因子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升高,出现发热现象。当体温调定点升高后,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引起骨骼肌 ,以增加肌肉产热;同时, 等激素的分泌增加,促进机体产热。另一方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
,减少皮肤散热。
(3)医生建议流感患者要多饮水,以利于毒素排出体外。多饮引起多尿的生理机制是
。
(4)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措施,长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更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原因是 。
3.(2018·江苏冲刺预测)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以上谚语所描述环境中的一条食物链: 。
上述食物链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这种关系的形成是 的结果。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考虑,该食物链中不具有的是
。
3
(3)螳螂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指其 (填“同化量”或“摄入量”)。螳螂同化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形式包括 。
(4)若黄雀也捕食蝉,则人大量捕捉螳螂后,黄雀的数量会增加,其原因是 。
生态系统中,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不能100%流入下一营养级,请用能量流动的理论进行解释:
。
4.(2018·河南安阳三模)1994年,继摩尔根发现果蝇红、白眼色(基因用R、r表示)的遗传规律后,瑞士科学家在果蝇杂交实验中获得了一些无眼突变体。下表是四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和结果。请回答下列 问题:
杂交实验
亲本
子一代
组合一
红眼♀×红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
组合二
白眼♀×无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
组合三
无眼♀×红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
组合四
红眼♀×无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2∶1∶1∶2∶2
(1)科学家发现无眼性状是基因突变所致,眼色和有无眼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无眼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关于两对基因的位置,你的判断理由是
。
(2)若控制果蝇有眼、无眼的基因用E、e表示,则组合二亲本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组合四亲本无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3)现有一纯系野生型Ⅳ号染色体三体果蝇,该果蝇形成的原因是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
;
若该野生型三体果蝇能产生可育配子,欲验证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否在第Ⅳ号染色体上,用该果蝇与表中组合四亲本无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F1,F1个体间自由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野生型∶无眼= ,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在第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野生型∶无眼=3∶1,则说明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不在第Ⅳ号染色体上。
5.(2018·广东茂名五校联考)若长期使用某种除草剂(有机物),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如图是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降解该除草剂菌株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选择土壤→土壤样品选择培养划线纯化获得菌种
(1)为了获取能降解该除草剂的菌株,选择的土壤样品应来自
。
(2)图中A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中不能添加其他有机物,理由是
。
若图中B过程在一个平板的5个区域内划线,则划线工具需灼烧灭菌
次。
(3)图中A、B、C过程所用培养基中应含有四类营养成分,即
。
(4)若要推算该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含量,应采用 法进行接种。先将1 mL 土壤溶液稀释100倍,然后随机选取6个灭菌处理的平板,其中4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3
mL稀释液,2个平板未接入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6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2、49、51、48、0和0。
①由未接入稀释液的平板所长菌落情况,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经计算可得出每毫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约为 个,该结果往往偏小,原因是
。
6.(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菊花是重要观赏花卉,为增加菊花花色类型,某科研小组从植物A的基因文库中选出花色基因C(图1),并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请回答下列
问题:
(1)利用PCR技术可获得花色基因C,扩增前需根据花色基因C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合成 ,便于扩增时热稳定DNA聚合酶延伸DNA子链。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用EcoRⅠ分别处理C基因和质粒而不用BamHⅠ的理由是
;
当C基因和质粒连接时,DNA连接酶催化形成的化学键是
。
(3)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 ;C基因的遗传特性能在菊花体内维持和表达的关键是
;为筛选出成功转化的菊花细胞,应在筛选培养基中添加 。
(4)经检测部分菊花植株的基因组中已有C基因,但没有发现基因C对应花色,为分析原因,可从分子水平上采用 技术检测C基因是否转录。
3
相关文档
- 18-19届 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联合考2021-04-13 09:18:1416页
-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水龙2021-04-13 09:17:3629页
- 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52021-04-13 09:17:078页
- 2020届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质2021-04-13 09:16:5216页
-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8金属矿物2021-04-13 09:15:006页
- 高中物理 第十三章 光 1 光的折射2021-04-13 09:09:501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2021-04-13 09:08:578页
- 2020高中教师年度期末工作总结怎么2021-04-13 09:07:202页
- 最新(演讲稿)之爱国演讲稿高中生2021-04-13 09:06:363页
- 高中数学选修4-4第一讲1坐标系2021-04-13 09:06:1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