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 MB
- 2021-04-12 发布
宿迁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立冬
芒种
图1
1.芒种到立冬期间
A.上海昼夜长短差值减小
B.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C.海口正午旗杆影子逐渐变短
D.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2.与立冬节气相吻合的诗句是
A.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B.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C.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D.千杯浊酒吟风月,梅影疏香入栅栏
读图2,回答3~4题。
3.甲、乙、丙三艘船同时以相同速度驶向180°经线,最先到达的是
A.甲 B.乙
C.丙 D.同时到达
4. 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B.甲、乙、丙的实际面积相同
C.乙的比例尺最小
图2
D.甲的比例尺大于乙,乙的比例尺大于丙
图3为“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雨带) ”。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关于锋面雨带位置变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6.当长江中下游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置示意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4
读图4,回答7~8 题。
7.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②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图5
图6
图5为“温室气体构成图”、图6为“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6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水旱灾害
10.产生图6中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是
A.二氧化碳、臭氧 B.臭氧、甲烷
C.甲烷、氮氧化物 D.氮氧化物、氯氟烃
2017年3月22日是第25个世界水日,其宣传主题是“废水”。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回答11~12题。
11.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D.长江以北地区无水污染问题
12.下列家庭用水习惯中,能提高“废水”利用率的是
A.洗脸、刷牙随手关闭水龙头 B.水管漏水及时修理
C.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D.收集雨水作为饮用水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图7为我国福建省某地农庄生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图7
13.图中字母X、Y、Z所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能源、沼气池、水生植物 B.沼气池、能源、水生植物
C.沼气池、水生植物、能源 D.能源、水生植物、沼气池
14.该农业发展模式的最主要优势是
A.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B.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C.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 D.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利用
生态裂谷
绿洲区
交错带
荒漠区
河流
河
流
图例
图8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8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16.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
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2016年6月15日,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据此回答17~18题。
17.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18.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C.减轻耕地压力 D.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
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表为“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部分)统计表”(摘自《江苏改革开放30年统计资料简编》),读表回答19~20题。
项 目
单位
数 值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137.34(2005年)
121.80(2007年)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亿元
21.87(2000年)
183.48(2007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3595(2000年)
7357(2008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6800(2000年)
18680(2008年)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3.2(2007年)
3.25(2008年)
人口出生率
‰
9.08(2000年)
9.34(2008年)
人口死亡率
‰
6.52(2000年)
7.04(2008年)
19.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消费总量减少 B.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C.环境整治力度加大 D.新能源取代常规能源
20.关于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人口增长转变为“高高低”模式 B.循环经济发展加快
C.城镇人口就业压力逐步缓解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燕沟流域位于陕西北部,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国家加强对其治理,流域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图9是“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回答21~22题。
图9
面积(公顷)
0
5
10
15
20
25
30
35
坡耕地
基本农田
天然林
人工乔灌
人工草
果园+经济林
荒坡
其它
治理前
治理后
21.关于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耕地面积增加 B.天然林面积增加
C.人工草面积增加 D.荒坡面积减少
22.燕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A.全面发展人工经济林 B.合理恢复天然植被
C.大力开发、改造荒坡 D.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图10
图10为“云南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洱海的形成原因是
A.筑坝拦水 B.断裂下陷 C.低地积水 D.火山口储水
24.点苍山林地大面积破坏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自然灾害增加 B.气温日较差减小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生态指数是由濒危物种指数,物种丰富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人为干扰强度和频度确定,
它反映各斑块的生态完整性、重要性及自然性的大小。图11为“江苏省生态指数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江苏省生态指数分布
A. 山区高于平原
B. 苏南高于苏北
C. 沿湖高于沿江
D. 连云港高于南通
26.苏北沿海地区生态指数较高,原因是
A. 生态系统单一
B. 生物多样性复杂
图11
C. 人为干扰强度大
D. 生态重要性突出
第Ⅱ卷(综合题 共6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27.图1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3是“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3
图12
580
560
540
520
500
海拔(米)
甲
580
560
540
520
500
海拔(米)
乙
569.2
559.0
587.0
559.8
578.1
水库
水库
自来水厂
③
④
⑤
①
②
0
200
米
等高距:
10米
100
P
Q
河
流
A
⑥
(1)③④⑤三地海拔高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③处地形是 ▲ 。
(2)P→Q地形剖面图是图13中的 ▲ (甲或乙)。
(3)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优先选择的是 ▲ (①或②),理由是 ▲ 。
(4)A村拟建一家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 ▲ (填④或⑥)处。
28.图14为“世界洲部分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该图表示的是 ▲ (填“1”或“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温线分布图。
(2)该季节①地盛行 ▲ (风向),其形成的原因是 ▲ 。
(3)甲、乙两处等温线都向南突出,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 、 ▲ 。
(4)该季节洛杉矶气候特征是 ▲ 。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5
木里规划开采矿区
木里矿区露天开采工程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布
祁
疏
勒
河
哈
河
山
连
线
雪
大
通
河
A
B
青藏高原北部海拔4000多米的祁连山区,发育了典型的湿地和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种群。祁连山区蕴藏着35亿吨优质煤,其中木里煤田探明储量占青海全省的87.3%。图15为“木里矿区分布示意图及矿区景观图”。
(1)图中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 ,主要原因是 ▲ 。(4分)
(2)建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是 ▲ 。(4分)
(3)试评价木里矿区的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4分)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17年5月5~6日,受冷空气和气旋影响,北方大部将先后出现4~6级风,阵风8~9级,其中,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西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0级。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图16为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
扬沙或浮尘
沙尘暴
图例
全国沙尘落区预报
5月5日08时—6日08时
中央气象台
5月5日06时发布
图16
(1)此次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 ▲ (省区),造成此次沙尘天气主要自然原因有
▲ 。(4分)
(2)沙尘天气会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有 ▲ 。(4分)
(3)为减轻沙尘危害,针对沙尘源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 。(4分)
31.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17为“土壤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示意图”,图18为“中国稻米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17
图18
(1)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 和 ▲ 。(4分)
(2)我国稻米重金属染污区分布特点是 ▲ ,主要原因有 ▲ 。(4分)
(3)为减少重金属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 。(4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C
A
C
B
A
C
D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B
C
B
D
C
D
B
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C
BD
CD
BD
BC
AC
CD
BD
三.综合题。(共60分)
27.(每空2分,共12分)
(1)③⑤④ 山脊
(2)乙
(3)② 距离近,建设费用少
(4)⑥
28.(每空2分,共12分)
(1)1
(2)西北风 海陆热力差异
(3)地形 洋流
(4)温和多雨
29.(共12分)
(1)A(2分) A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B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2分)
(2)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任答两点得4分)
(3)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等; 不利: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有利一点得2分,答不利一点得2分)
30.(共12分)
(1)内蒙古自治区(2分) 风力强;沙源多;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2分)
(2)影响农作物生长,可能造成农业减产;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等(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任答两角度得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禁止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恢复自然植被,营造防护林;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放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监督等(任答两角度得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1.(共12分)
(1)从环境摄取(2分) 摄食(2分)
(2)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2分) 水稻生产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2分)
(3)控制污染源,禁止污染物乱排乱放,提升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受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更换新土;使用化学方法,治理污染;采取生物措施,降解污染等(从预防和治理角度,任答两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