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00 KB
- 2021-04-12 发布
专题九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淮南模拟)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
A.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
C.三国同盟 D.反法西斯同盟
2.(2019·原创题)漫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下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一把手枪挑起了一场世界大战
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3.(2018·成都中考)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战役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2018·六安模拟)罗斯福在对日宣战演说中说:“自1941年12月7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美日“处于战争状态”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5.(2018·郴州中考)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盟军100多万人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这次战役是( )
A.中途岛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 D.柏林战役
6.(2018·日照中考)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
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B.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联合国建立
D.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7.(2019·改编题)《凡尔赛条约》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条款是( )
A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C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D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8.(2018·海南中考)1922 年 2 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公约》
9.(2018·铜陵模拟)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秩序是( )
A.国际政治新秩序 B.两极格局
C.冷战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0.(2018·宣城模拟)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漫画。对漫画内涵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美苏核力量均势下的两极对抗
B.美苏之间爆发了直接战争冲突
C.美苏冷战格局下形成多极化格局
D.美苏两大阵营之间共存与合作
11.(2018·烟台中考)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材料反映了( )
A.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B.美苏争霸结束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二、材料解析
12.(2019·原创题)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考察当代国际关系有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回忆录中写道:“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它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1)材料一中所指的这个和约是什么?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为什么认为该和约对其不公。
材料二 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世界史》
(2)材料二中的联盟指什么?联盟得以成立并能维持的共同目标是什么?联盟的成立有什么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
13.(2018·滨州中考,节选)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 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 084亿美元。
——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反映了这场“战争”带来的哪些影响?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2)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活动与探究
14.(2018·合肥模拟)亚太地区的稳定,有利于谋求世界的普遍安全。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激烈博弈】
材料一 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约见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把最高会议决定的方案通知中国,中国代表当即表示:“这种方案只能使中国人民大失所望,而且无疑将在亚洲播下动乱的种子。”“这样的方案对中国和世界都无所补益。”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四卷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对德国在亚太地区殖民地是怎样处理的?
【守望相助】
材料二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英美结成战时盟友。受美国政策影响,1942年10月英国决定就在华治外法权和有关
其他特权问题与中国政府重开谈判,以求签订公平合理的新条约。但在英国提交的草案中未涉及九龙新界租借地问题。
——陈晋文《论中英香港问题的交涉》(1927—1945)
(2)“中英美结成战时盟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英国决定与中国签订新条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平台构建】
材料三 亚太的和平、稳定、繁荣属于全体亚太人民,亚太的未来要靠亚太人民携手创造。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是亚太大家庭的精神纽带,是确保亚太合作处在正确轨道上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如何发展亚太地区国家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真题精选】
1.C 2.C 3.A 4.B 5.C 6.A 7.D 8.C 9.D 10.A
11.D
12.(1)《凡尔赛条约》。因为和约把一战的战争责任全部归咎于德国,并进行了严厉惩罚。
(2)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摧毁法西斯(或打败法西斯)。极大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争,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尽力以和平手段,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3.(1)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由合作走向对抗。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或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马歇尔计划。
(
3)图一: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或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图二:欧盟的成立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14.(1)巴黎和会。实行委任统治(或由英国、日本等国实行委任统治)。
(2)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法西斯成为中、英、美等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共同敌人;受美国政策的影响。
(3)坚持相互尊重、互信包容、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坚持互联互通,实现联动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共商共享共建的理念。(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 【历史】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21-04-12 17:59:1612页
- 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2021-04-12 17:59:148页
- 中考中外历史时间轴2021-04-12 17:59:0617页
- 200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电磁2021-04-12 17:59:0113页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默写常见的名2021-04-12 17:58:4911页
- 【数学】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文)2021-04-12 17:58:4510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2021-04-12 17:58:4018页
- 2020-2021年高三政治各单元复习提2021-04-12 17:58:3210页
- 2019届二轮复习(文)第九章平面解析几2021-04-12 17:58:2644页
- 2020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2021-04-12 17:58: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