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82 KB
- 2021-04-12 发布
1
第五讲: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选择题
1.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 DNA 用 32P 标记,让其中
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100 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 100 个噬菌体中,有 98 个噬菌体的 DNA 含 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
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RNA 是遗传物质 D.DNA 是遗传物质
3.赫尔希和蔡斯通过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以下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
①用分别含有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②利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③用噬菌体
分别与含有 35S 和 32P 的细菌混合培养 ④放射性检测 ⑤离心分离
A.①③⑤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①③⑤④
4.科学家用含有 15N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待大肠
杆菌解体后 15N ( )
A.不出现在 T2 噬菌体中
B.仅发现于 T2 噬菌体的 DNA 中
C.发现于 T2 噬菌体的外壳和 DNA 中
D.仅发现于 T2 噬菌体的外壳中
2
5.(2010·苏锡调研)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
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B.说明了 R 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 S 型菌
C.说明了 R 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是无毒性的
6.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
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 )
7.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 H5N1 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 H5N1 病毒的放射性及 S、P 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
最可能发生的是 ( )
选 项 放射性 S 元素 P 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 32S 全部 31P
B 全部有 全部 35S 多数 32P,少数 31P
C 少数有 全部 32S 少数 32P,多数 31P
D 全部有 全部 35S 少数 32P,多数 31P
3
8.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 32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9.肺炎双球菌分为具有荚膜的 S 型菌株和不具有荚膜的 R 型菌株。艾弗里分别提取了
S 型菌株的蛋白质、DNA 和荚膜多糖等成分,再分别与活 R 型菌株混合后倒平板。实验中
最可能出现下列哪种现象,使艾弗里发现 DNA 是遗传物质 ( )
A.与 DNA 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现的菌落全部是具有荚膜的
B.与蛋白质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现的菌落全部都不具有荚膜
C.比较各种混合后所倒的平板,与 DNA 混合的那一组既有具有荚膜的菌落,又有
不具有荚膜的菌落,其他组均为不具有荚膜的菌落
D.与多糖混合后所倒的平板没有出现具有荚膜的菌落
10.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
占 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 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11.用含 15N、35S、 32P 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
体中 ( )
A.只含 32P B.大多数含有 15N 和 32P
C.少数含 15N、35S 和 32P D.全部不含 35S
1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 DNA 和蛋白质分别含
4
有 31P 和 32S,噬菌体中的 DNA 和蛋白质分别含有 32P 和 35S,噬菌体 DNA 在细菌
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和含有
35S 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 )
A.1/4 和 1 B.3/4 和 0 C.1/4 和 0 D.3/4 和 1
二、非选择题
15.R 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是无毒性细菌;S 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有多糖
类的荚膜,是有毒性细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
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
实验材料、用具:S 型细菌、DNA 水解酶、培养基、培养器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三组实
验:①S 型细菌的蛋白质+R 型活细菌 ― ― →培养基
R 型菌落
②S 型细菌荚膜的多糖+R 型活细菌 ― ― →培养基
R 型菌落
③S 型细菌的 DNA+R 型活细菌 ― ― →培养基
R+S 型菌落
(1)艾里弗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
①②③中表达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③④组实验可知,S 型细菌的 DNA 或基因能否通过 R 型细菌的细胞膜?
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上述四组实验并不能说明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链接高考:
5
(19)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17)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 标记
(16)1.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 DNA 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 T2 噬菌体的 DNA 是用 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 DNA 是 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DACADDACCDC
答案:(1)S 型细菌的 DNA+DNA 酶+R 型活细菌 ― ― →培养基
R 型菌落
6
(2)DNA 是遗传物质 (3)能 (4)未能证明蛋白质和多糖已进入细菌体内
(5)核糖体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 (6)2021-04-12 17:21:5414页
- 2018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解2021-04-12 17:21:3716页
- 浙江高考理综生物试卷WORD版2021-04-12 17:20:185页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04-12 17:20:084页
-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练习试卷172021-04-12 17:19:3518页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2021-04-12 17:18:217页
-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2021-04-12 17:17:4610页
- 数学卷·2018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2021-04-12 17:16:0117页
- 2005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附2021-04-12 17:15:137页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9-2020学2021-04-12 17:14:0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