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0 KB
- 2021-04-12 发布
第2讲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
——高考考查NA的六大陷阱识别
题型特点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考查,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综合度极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017,全国卷Ⅲ,10T
2016,全国卷乙,8T
2016,四川卷,4T
预计高考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会延续选择题的形式,内容上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以及物质的量浓度形成联系,构成一个微型的“化学计算题”。
分值:6分
题干往往是“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或错误)的是( )”。
1.查看物质的状态及所处状况——正确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的前提
(1)当物质是气体时,应查看所给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
(2)当条件是标准状况时,应查看所给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不是气体。
2.分析题干所给物理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进行换算的前提
(1)已知某种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时,则这些数据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
(2)已知数据是体积时,要关注外界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这种物质是不是气体;
(3)已知数据是物质的量浓度或pH时,要关注题目是否给出了溶液的体积。
3.准确把握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正确判断微粒数目的前提
(1)清楚物质结构中相关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
(2)熟悉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关系。
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标准状况下,80 g SO3中含有3NA个氧原子,体积约为22.4 L。( × )
(2)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 )
(3)足量Zn与一定量的浓H2SO4反应,产生22.4 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 )
(4)标准状况下,22.4 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分子数为8NA。( × )
抓“两看”,突破气体与状况陷阱
(1)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下。“常温常压”或“通常情况”等条件下的Vm>22.4 L·mol-1,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 。
(2)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CHCl3、CH2Cl2(注:CH3Cl为气体)、H2O、溴、SO3、己烷、HF、苯、C2H5OH、CH3COOH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体]。
2.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氧原子数目为NA。( √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
(4)常温常压下,40 g SO3中含2NA个原子。( √ )
排“干扰”,突破质量(或物质的量)与状况无关陷阱
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的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际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46 g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7NA。( × )
(2)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 )
(3)31 g白磷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NA。( × )
(4)15 g C2H6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5NA。( √ )
记“组成”,突破物质与结构陷阱
(1)记住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3、P4、H37Cl等。
①同位素单质和同位素化合物,它们的摩尔质量与通常情况下不同,例如摩尔质量:18O2(36 g·mol-1)、D2O(20 g·mol-1)、T2O(22 g·mol-1)。
②涉及电子数时要注意根、基、离子的区别,如OH-与—OH、CH与—CH3等。
(2)记住常考物质所含化学键数目(见下表)
几种常遇到的物质
CH4(C—H)
P4 (P—P)
Si(Si—Si)
SiO2(Si—O)
石墨(C—C)
金刚石(C—C)
1 mol
4
6
2
4
2
物质所含共价键的数目(NA)
1.5
(3)判断烷烃中碳氢键的数目可巧记公式进行计算,如:CnH2n+2中n(C—H键)=2n+2,n(化学键总数)=n(C—C键)+n(C—H键)=(n-1)+(2n+2)=3n+1。
(4)记住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等单烯烃、O2和O3等。
4.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016·四川卷)0.1 L 0.5 mol·L-1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 × )
(2)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HCO和CO离子数之和为0.1NA。( × )
(3)0.1 L 3.0 mol ·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NA。( × )
(4)0.1 mol ·L-1 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
审“组成、体积”因素,突破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陷阱
(1)是否有弱电解质电离。
(2)是否有离子水解。
(3)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4)不要忽略溶剂水中H、O原子数目。
(5)Fe(OH)3胶体粒子数目小于Fe(OH)3粒子数目。
5.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
(2)若H2O2分解产生1 mol 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
(4)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 )
突破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反应
参加反应的物质或生成的物质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或电子数
Na2O2+CO2(或H2O)
1 mol Na2O2
1 mol 或NA
1 mol O2
2 mol 或2NA
Cl2+NaOH(H2O)
1 mol Cl2
1 mol 或NA
Cl2+Fe
1 mol Cl2
2 mol 或2NA
1 mol Fe
3 mol 或3NA
Fe+HCl
1 mol Fe或1 mol H2
2 mol 或2NA
IO+I-+H+
3 mol I2
5 mol 或5NA
NH4NO3→N2
4 mol N2
15 mol 或15NA
6.隐含反应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
(2)在密闭容器中通入1.5 mol H2和0.5 mol 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 )
(3)7.8 g 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 )
(4)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 )
(1)记住常见的隐含反应有可逆反应和特殊浓度的反应。
如: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上述反应中必须是浓HCl、浓H2SO4,否则不反应。
②Al、Fe常温下遇浓H2SO4、浓HNO3钝化。
(2)注意特殊的物质,如摩尔质量相同或成整数倍关系的物质:N2和CO、C2H4;Na2S和Na2O2;CaCO3与KHCO3;NaHCO3与MgCO3;Cu2S和CuO;NO2与N2O4。
[例1] (2017·全国卷Ⅲ)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0.1 mol的 11B 中,含有0.6N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A个P—Cl键
解析 1 mol的5B中含有5 mol的质子和6 mol的中子,故0.1 mol的5B 中含有0.6NA个中子,A项正确;因未告知溶液体积,故无法确定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B项错误;苯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故标准状况下2.24 L苯的物质的量远大于0.1 mol,故完全燃烧后所得的CO2分子数目远大于0.6NA,C项错误;PCl3和Cl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故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为1 mol PCl5,故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A,D项错误。
1.(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 )
A.电解精炼铜时,当阳极上质量减少6.4 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1 L 1.0 mol·L-1 NH4Cl溶液与2 L 0.5 mol·L-1 NH4HSO4溶液含NH数目相同
C.0.2 mol Zn与一定量浓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必为0.2NA
D.将2 mL 0.5 mol·L-1 Na2SiO3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制得H4SiO4胶体,所含胶粒数为0.001NA
解析 A项,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中活泼金属优先在阳极上失去电子,6.4 g金属失去的电子不等于0.2 mol,转移的电子数目不为0.2NA,错误;B项,NH4HSO4能完全电离出NH、H+和SO,H+能抑制NH的水解,故NH4HSO4中NH的水解程度小于NH4Cl中NH的水解程度,故1 L 1.0 mol·L-1NH4Cl溶液与2 L 0.5 mol·L-1 NH4HSO4溶液含NH数目后者多,错误;C项,Zn的物质的量是0.2 mol,无论生成氢气还是二氧化硫,1 mol气体均得到2 mol电子,故0.2 mol锌反应可以生成0.2 mol气体,气体分子数必为0.2NA,正确;D项,H4SiO4胶粒是多个H4SiO4的集合体,故将2 mL 0.5 mol·L-1Na2SiO3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制得H4SiO4胶体所含胶粒数小于0.001NA,错误。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3 mol 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B.1 mol Cu与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含NA个原子
D.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解析 Fe→Fe3O4,铁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平均),所以3 mol铁反应时失去8 mol电子,A项正确;铜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分子,B项错误;氮气与氢气均为双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 L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ol,原子数为2NA,C项错误;钠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23 g钠即1 mol钠与足量水反应生成0.5 mol氢气,D项错误。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一定条件下,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的N—H 键数目为6NA
B.1.5 mol CH3CH2OH和C2H4的混合物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18NA
C.100 g 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为4NA
D.1 L 0.1 mol ·L-1的Na2S溶液中S2-和HS-的总数为0.1NA
解析 N2与H2反应生成NH3为可逆反应,生成的NH3小于2 mol,生成N—H键的数目小于6NA,A项错误;1 mol CH3CH2OH、C2H4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都是3 mol,转移电子数都是4×3NA,所以完全燃烧1.5 mol CH3CH2OH和C2H4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18NA,B项正确;浓硫酸溶液中硫酸、水都含有氧原子,所以100 g 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大于4NA,C项错误;S2-为多元弱酸根离子,存在两步水解:S2-+H2O??HS-+OH
-、HS-+H2O??H2S+OH-,依据物料守恒可知1 L 0.1 mol·L-1的Na2S溶液中S2-、HS-、H2S的总数为0.1NA,D项错误。
课时达标 第2讲
1.(2018·江西九江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5 mol Cu与足量的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在粗铜精炼的实验中,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2 g D2O和H2 18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D.46 g有机物C2H6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一定为7NA
解析 Cu与S反应生成Cu2S,0.5 mol Cu与足量的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A项错误;精炼铜时,阳极减少的不都是Cu,还有Zn、Fe、Ni等杂质金属,所以阳极质量减少6.4 g时转移的电子数不是0.2NA,B项错误;D2O和H2 18O的摩尔质量相同,均为20 g·mol-1,中子数也相同,均为10,故2 g D2O和H2 18O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1 mol,所含中子数为NA,C项正确;C2H6O可以是乙醇,也可以是二甲醚(CH3—O—CH3),若是二甲醚,则46 g C2H6O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的数目是8NA,D项错误。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1.8 g H2O与CH2D2的混合物中所含的质子数为NA
B.1 mol甲烷或白磷(P4)分子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4NA
C.1 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为NA
D.25 ℃时,1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A
解析 H2O与CH2D2的摩尔质量相同,均为18 g·mol-1,质子数也相同,均为10,故1.8 g H2O与CH2D2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1 mol,所含质子数为NA,A项正确;1 mol 白磷(P4)分子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6NA,B项错误;CH3COOC2H5的水解是可逆反应,1 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得到的乙醇分子数小于NA,C项错误;25 ℃时,1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1NA,D项错误。
3.(2018·山西名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10.6 g碳酸钠溶于水,其中CO和HCO的微粒数之和为0.1NA
B.甲醇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6NA
C.常温常压下,22.4 L SO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6.02×1023
D.6.4 g CaC2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0.2NA
解析 A项,根据物料守恒,N(CO)+N(HCO)+N(H2CO3)=0.1NA,错误;B项,正极消耗的气体是O2,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错误;C项,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所以22.4 L SO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6.02×1023,正确;D项,CaC2的电子式是Ca2+[C⋮⋮C]2-,6.4 g CaC2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0.3NA,错误。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100 m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粒子总数是0.03NA
B.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C.常温常压下,32 g O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7NA
D.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N2、C2H4的混合气体的质量无法确定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2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3NA
B.1 mol NH所含的质子数为11NA
C.2 mol SO2与1 mol 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2NA
D.NO2与足量H2O反应产生1.12 L N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解析 A项,H2O2为液体,错误;C项,涉及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小于2NA,错误;D项,1.12 L NO未指明是在标准状况下,错误。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标准状况下,11.2 L氢气中含有1 mol质子
B.12 g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解析 A项,标况下11.2 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0.5 mol氢气含有的质子数为0.5 mol×2=1 mol,正确;B项,12 g金刚石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错误;C项,46 g N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NA,46 g N2O4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NA,所以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正确;D项,Na2O和Na2O2中Na的化合价均为+1,所以1 mol Na完全反应时失去NA个电子,正确。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常温下,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B.常温下,1 L 0.1 mol/L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19NA
D.30 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2NA
解析 78 g Na2O2即1 mol Na2O2中含有1 mol O,A项错误;NH4NO3溶液中NH发生水解,B项错误;己烷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C项错误;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4 mol Si—O键,D项正确。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1 mol Na2CO3·10H2O晶体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B.常温常压下,18 mL水中所含的氢离子数约为10-7NA
C.标准状态下,22.4 L氦气中含有的原子数约为NA
D.23 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C—H键的数目为3NA
解析 A项,N(阴离子)=0.1NA,错误;B项,1 L水中N(H+)=10-7NA,错误;D项,C2H6O的结构简式若为CH3CH2—OH,则C—H键的数目为2.5NA,错误。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1.8 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2H4的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为NA,质量为28 g
C.1 L 0.1 mol·L-1稀盐酸中,HCl的分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解析 1.8 g重水中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0=0.9 mol,A项错误;因为CO和C2H4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所以1 mol CO和C2H4的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为NA,质量为28 g,B项正确;稀盐酸中不存在HCl分子,C项错误,1 mol —CH3所含的电子数为9NA,D项错误。
相关文档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2021-04-12 10:57:367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2-27 09:00:1318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2-26 22:35:5115页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与探究2021-02-26 22:27:028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2-26 22:26:0119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2-26 22:17:32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2021-02-26 21:52:268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进2021-02-26 21:39:5015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2-26 21:39:0810页
-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2-26 21:36: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