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7.00 KB
- 2021-04-12 发布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12月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学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60分)
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无桩借还车模式的智能硬件。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公里以内的市内骑行。图1为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据此回答1-2题。
图1
1. 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路口附近
A.办公区集中 B.高档住宅区集中 C.公交站点集中 D.工业区集中
2. 图2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RS 和GPS C.RS 和GIS D. GPS 和GIS
图2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洲(泥沙出露河流水面的部分)地形状况。一年中该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据此完成3~5题。
3. 一年中该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主要是因为
A.河流水位变化 B.海水潮汐作用 C.岩层垂直运动 D.泥沙淤积速度
4.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收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
A.3月~7月 B. 6月~10月 C. 8月~12月 D. 11月~次年4月
5. 驱使当地农民去开发利用江心洲的下列动力中,最大的是
A.江海联运便捷 B.生产技术先进 C.土地租金廉价 D.闲置劳动力多
图3甲、图3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7.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热量充足 B.光照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洁净
星巴克(Starbucks)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是世界领先的特种咖啡的零售商,烘焙者和品牌拥有者,其目标市场为注重享受、休闲、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的这一群体。从1999年1月,星巴克主要通过合资经营方式陆续进入北京、上海、广州及南京等城市开设门店,随着2004年中国零售业对外的全面开放,星巴克开始了其在中国的独资经营,并迅速布局国内省会城市,2011年后开始对内陆二三线城市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8~10题。
8. 星巴克1999年1月才能够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 B.政策 C.交通 D.原料
9. 星巴克选择先入驻京、沪等非内地城市,主要是考虑内地
A.民族饮品品牌多 B.门店地价过高 C.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D.通信网络欠发达
10. 下列四类城市功能区中,星巴克优先选择布局门店的是
A.康复疗养中心 B.大型商场内 C.公交汽车站旁 D.居民小区内
图4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下径流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4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利润高 C.种植成本低 D.市场需求大
14.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D.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5)。据此完成15~17题。
15.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16.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图5
17.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图6示意我国局部地区,读图回答18-20题。
18.关于A、B两地冬季平均气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 A>B,纬度位置 B. A>B,地形因素
C. A<B,海陆位置 D. A<B,大气环流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②地
B.③地传统民居冬暖夏凉
C.①所在地形区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D.④地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20.①、②、③、④省的简称正确的是( )
A.①—豫 B.②—赣
C.③—冀 D.④—滇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读图7和表1,回答21-22题。
表1
年份
石洋河年均径流量(/108m3)
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m3)
1957
13.31
4.64
2000
13.03
0.98
21.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2.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图7
读“某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气温-常年平均气温),读图8,回答23~24题。
23. 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趋势 ( )
A.气温最低位于内蒙古东部
B.南北最大温差大约4~6℃
C.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
D.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2~4℃
24. 据图说明 ( )
A.我国东部0℃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
B.四川盆地与长江三角洲受冷空气影响程度相差不大
C.江南北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霜冻
D.新疆北疆和南疆气温差异小 图8
L湖位于天山中段南源,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读图9,完成25-26题。
25.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的补给水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26.对L湖东、西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降水差异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图9
下图中甲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乙为某地劳动场景,读图回答27-28题。
27.山脉a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该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 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C. 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 是我国小麦种植的最南界限
28.图乙所示农业劳动场景,主要分布于图甲中的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11是某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从图示信息推断,甲处的制造业最可能是( )
A.劳动力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
C.市场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30.乙处的制造业之间大多存在生产协作上的联系,这
样的布局有利于( )
A.降低运输成本 B.减少工资支出
C.享受优惠政策 D.减轻环境压力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黑龙江省局部地区图(图12)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黑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比较表。
(1)从单位面积谷物产量看,黑龙江省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试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分)
(2)分析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原因。(4分)
(3)试分析与长江相比,黑龙江发展内河航运的不利条件 。(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茶具有降脂、补充维生素等多种功效。藏族是全世界人均饮茶最多的民族之一。历史上,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之间一种传统的以茶马互市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通道,它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图13示意茶马古道路线(局部)分布。
图13
(1)藏区居民酷爱饮茶,结合藏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分析其原因。(4分)
(2)茶马古道上川滇藏交界处通行难度大,请从地形地势的角度解释其原因。(3分)
33.图14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图14
(1)图中①大洲为 ,大洋②为 ,瓦德的海拔大致为 米(3分)
(2)说出阿尔及尔的冬季气候特征。(1分)
(3)分析Z海峡附近冬季风力大的原因。(4分)
(4)断层以南地区居民多穿着白色宽松长袍,据当地气候条件分析该穿着方式的原因。(4分)
34.(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材料一: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1)本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 ,阿姆河上游主要补给方式是 。(2分)
(2)本地区水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试分析其原因。(4分)
(3)指出图示平原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5分)
12月月考地理答案
1-5 CDADC 6-10 ABBCB 11-15 BBBCC
16-20 DDBDB 21-25 BBDCD 26-30 ACCAA
31.(10分)
(1)黑龙江省纬度更高,热量不足(1分),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1分)。(或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1分);农作物可一年两熟(1分))
(2) 黑龙江开发较晚,耕地后备资源多;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生产规模大;平原广布,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人均谷物产量多;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开发力度大。(4分)
(3) 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时间短(1分);流域面积较小,河流流量较小,河水较浅,通航能力不足(1分);河流流程较短,通航里程短(1分);人口较少,经济较落后,运输量较小(1分)。
32. (7分)
(1)气候高寒,农业以畜牧业为主(1分),膳食结构中牛羊肉比重大,茶叶能够较好地分解人体内过量的脂肪(1分);海拔高,气温低,果蔬产量低(1分),食物中果蔬缺乏,饮茶有利于补充维生素(1分)。
(2)地形陡峭,道路狭窄(1分);海拔高,高寒缺氧(1分);山高谷深,地势高差大(1分)。
33. (12分)
(1)欧洲(1分);大西洋(1分);(0,200)之间任意数字皆可(1分)
(2)冬季温和多雨(1分)。
(3)冬季(西风带南移)受西风(1分)影响;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1分);海峡附近摩擦力小(1分),狭管效应强(1分),风力大。
(4)该地气候炎热干燥,光照强(1分);白色长袍可以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1分),衣着宽松利于透气散热(1分);减少阳光对皮肤的直接照射,避免皮肤晒伤(1分)。
34. (11分)
(1)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或永久性)冰雪(川)融水(每空1分,共2分)
(2)地处中纬度西风带,西风受东部山地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1分);东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1分);东部植被覆盖度较高,涵养水源效果好(1分);东部靠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高山冰雪融水(1分)。
(3)土地荒(沙)漠化(1分)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1分);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地表物质疏松(1分);植被稀疏,地表裸露(1分);地处西风带,大风天气多(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