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2021-04-12 发布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26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强、弱电解质
(1)定义与物质类别
(2)与化合物类别的关系
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离”
①强电解质:如H2SO4:H2SO4===2H++SO。
②弱电解质:
a.一元弱酸,如CH3COOH:
CH3COOH??CH3COO-+H+。
b.多元弱酸,分步分离,电离方程式只写第一步,如H2CO3:H2CO3??H++HCO。
c.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书写。如Fe(OH)3:
Fe(OH)3??Fe3++3OH-。
③酸式盐:
a.强酸的酸式盐
如NaHSO4在水溶液中:NaHSO4===Na++H++SO;熔融
时:NaHSO4===Na++HSO。
b.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
NaHCO3===Na++HCO。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2)电离平衡的特征
3.电离平衡常数
(1)表达式
①一元弱酸HA的电离常数:根据HA??H++A-,可表示为Ka=。
②一元弱碱BOH的电离常数:根据BOH??B++OH-,可表示为Kb=。
(2)特点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
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无关,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温度升高,K增大。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1≫K2……,所以其酸性主要决定于第一步电离。
(3)意义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强。
(4)影响因素
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稀释氨水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NH3·H2O)减小,c(NH)增大。( )
(2)氨气溶于水,当c(OH-)=c(NH)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
平衡状态。( )
(3)由0.1 mol·L-1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存在
BOH===B++OH-。( )
(4)0.1 mol·L-1的CH3COOH与0.01 mol·L-1的CH3COOH中,c(H+)之比为10∶1。( )
(5)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溶液的pH减小。( )
(6)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会使溶液的pH减小。( )
答案 (1)× (2)× (3)× (4)× (5)× (6)√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常数受溶液浓度的影响
B.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C.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溶液中的c(H+)大
D.H2C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a=
答案 B
解析 电离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浓度无关,A错误;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B正确;酸中c(H+)既与酸的电离常数有关,又与酸的浓度有关,C错误;H2CO3是分步电离的,第一步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1=,第二步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2=,D错误。
考点1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典例1 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常温下NaNO2溶液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 mol·L-1HNO2溶液的pH=2.1 ⑤NaNO2和H3PO4反应,生成HNO2 ⑥常温下将pH=1的HNO2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溶液pH约为2.8
A.①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①常温下NaNO2溶液pH大于7,说明亚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则HNO2是弱电解质,故①正确;②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不能证明HNO2为弱电解质,故②错误;③HNO2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只能说明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但不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故③错误;④常温下0.1 mol·L-1HNO2溶液的pH=2.1,说明HNO2不完全电离,即说明HNO2为弱电解质,故④正确;⑤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NaNO2和H3PO4反应,生成HNO2,说明HNO2的酸性弱于H3PO4,则HNO2为弱电解质,故⑤正确;⑥常温下将pH=1的HNO2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溶液pH约为2.8,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故⑥正确。
答案 C
名师精讲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方法
(1)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
在溶液中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据此可以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如:若测得0.1 mol/L的HA溶液的pH=1,则HA为强酸;若pH>1,则HA为弱酸。
(2)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①一定pH的HA溶液稀释前后pH的变化:
将pH=3的HA溶液稀释100倍后,再测其pH,若pH=5,则为强酸,若pH<5,则为弱酸。
②升高温度后pH的变化:若升高温度,溶液的pH明显减小,则是弱酸。因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时,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而强酸不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时,只有水的电离程度增大,pH变化幅度小。
1.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HX)是弱酸,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室温下,测0.1 mol·L-1 HX溶液的pH,若pH>1,证明HX是弱酸
B.室温下,将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NaX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证明HX是弱酸
C.相同浓度的HX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颗粒大小的锌反应时,HX产生H2的起始速率小,证明HX为弱酸
D.在相同条件下,对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HX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若HX溶液灯泡较暗,证明HX为弱酸
答案 B
解析 若HX是强酸,c(H+) =0.1 mol·L-1,pH=1,若是弱
酸,因为部分电离,c(H+)<0.1 mol·L-1,pH>1,A项正确;等物质的量的HCl与NaX混合后,无论HX是强酸还是弱酸,上述混合液都是呈酸性,B项错误;浓度相同的HX与盐酸,若HX是弱酸,c(H+)小于盐酸中的c(H+),开始生成H2的起始速率小,C项正确;相同浓度的HX和盐酸,若HX是弱酸,由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比盐酸小,则导电能力弱,灯泡较暗,D项正确。
2.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下同)。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1)b>a>c (2)b>a=c (3)c>a>b(或c>a=2b)
(4)c>a=b
解析 HCl===H++Cl-;H2SO4===2H++SO;
CH3COOH??H++CH3COO-。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因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CH3COOH电离平衡右移,提供的H+和盐酸相同,中和NaOH的能力盐酸和醋酸相同,而H2SO4提供的H+是它们的2倍,故b>a=c。
(3)c(H+)相同时,醋酸溶液浓度最大,因醋酸为弱酸,电离程度小,H2SO4浓度为盐酸的一半,故c>a>b(或c>a=2b)。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因HCl、H2SO4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H+总的物质的量相同,故产生H2的体积相同。CH3COOH为弱电解质,最终能提供的H+最多,生成的H2最多,故c>a=b。
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典例2 (2017·江苏无锡模拟)已知0.1 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少量CH3COONa固体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①加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错误;②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正确;③加少量冰醋酸,醋酸的浓度增大,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错误;④加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正确。
答案 D
名师精讲
1.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因素。
2.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以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为例:
CH3COOH??CH3COO-+H+ ΔH>0
3.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 L 0.5 mol·L-1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
B.室温下,稀释0.1 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
C.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
减小
D.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减小
答案 D
解析 A项,CH3COOH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0.1 L 0.5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0.05NA,错误;B项,CH3COOH溶液中存在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平衡右移,产生的离子数增加,但溶液的体积增大,c(CH3COO-)、c(H+)减小,导电能力减弱,错误;C项,加水稀释时,平衡CH3COOH??CH3COO-+H+右移,n(H+)增大,n(CH3COOH)减小,==
,故比值变大,错误;D项,稀释时,n(CH3COO-
)增大,n(CH3COOH)减小,故的值减小,正确。
4.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O点时,醋酸不导电
B.a、b、c三点,a点时醋酸溶液中H+浓度最小
C.b点时,醋酸电离程度最大
D.可通过微热的方法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
答案 C
解析 A项,在O点时没有水,醋酸没有电离,不导电,正确;B项,导电能力为b>c>a,a、b、c三点,a点时醋酸溶液中H+浓度最小,正确;C项,加水促进醋酸电离,b点时醋酸电离程度不是最大,错误;D项,加热向电离方向移动,正确。
考点3 电离平衡常数
典例3 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1)上述五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0.10 mol·L-1 HNO2溶液中的c(H+)=________
mol·L-1。
(3)25 ℃时,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CH3COONa固体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NaOH固体(温度不变)
(5)10 mL 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 mL,稀释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反应了酸的强弱,数值越大,酸性越强。
(2)由HNO2??H++NO,K=≈==4.9×10-4,c(H+)==7×10-3 mol·L-1。
(3)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制取次氯酸,但是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碳酸二级电离的电离平衡常数,故酸性HClO>HCO,离子方程式为CO2+ClO-+H2O===HClO+HCO。
(4)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就不变。醋酸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常数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常数不变,B项符合题意;加少量CH3COONa固体,其电离出的CH3COO-抑制CH3COOH的电离,C项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电离程度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加入NaOH固体,c(H+)减小,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E项符合题意。
答案 (1)HNO2>CH3COOH>H2CO3>HClO>HCN
(2)7×10-3
(3)CO2+H2O+ClO-===HClO+HCO
(4)BE
(5)大于 稀释相同倍数,HX的pH变化比CH3COOH的pH变化大,电离平衡常数大
名师精讲
1.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4)判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
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能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中离子和分子的浓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电离平衡常数不变,题中经常利用电离平衡常数来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情况。如:0.1 mol/L 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
=,酸溶液加水稀释,c(H+)减小,K值不变,则增大。
2.电离常数计算的两种类型(以弱酸HX为例)
(1)已知c(HX)始和c(H+),求电离常数
HX ?? H+ + X-
:c(HX)始 0 0
:c(HX)始-c(H+) c(H+) c(H+)
则:Ka==。
由于弱酸只有极少一部分电离,c(H+)的数值很小,可作近似处理:c(HX)始-c(H+)≈c(HX)始,则Ka=。
(2)已知c(HX)始和电离常数,求c(H+)
根据上面的推导有Ka==
则:c(H+)=。
5.将0.1 mol·L-1的NH3·H2O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值减小
B.OH-的物质的量减小
C.的值减小
D.NH的浓度减小
答案 D
解析 在溶液中,NH3·H2O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OH-,Kb=,当加水稀释时,c(OH-)减小,c(NH)减小,n(OH-)增大,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此时=的值增大,A、B错误,D正确;=Kb是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温度不变,比值不变,C错误。
6.已知25 ℃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
Ka(CH3COOH)=1.8×10-5,Ka(HSCN)=0.13。
(1)将2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 mL、0.10 mol·L-1的HSCN溶液分别与0.10 mol·L-1的NaHCO3溶液反应,实验测得产生CO2气体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
反应开始时,两种溶液产生CO2的速率明显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c(SCN-)______c(CH3COO-)(填“>”“=”或“<”)。
(2)2.0×10-3 mol·L-1的氢氟酸中,调节溶液pH(忽略调节时体积变化),测得平衡体系中c(F-)、c(HF)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
则25 ℃时,HF电离平衡常数为:Ka(HF)=________。
答案 (1)因为Ka(HSCN)>Ka(CH3COOH),溶液中c(H+):
HSCN>CH3COOH,c(H+)大反应速率快 >
(2)4×10-4
解析 (1)反应结束后,溶质为CH3COONa和NaSCN,因CH3COOH酸性弱于HSCN,故CH3COONa水解程度大,c(CH3COO-)V(Y)
D.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答案 A
解析 若X为强碱,则10 mL pH=12的X溶液稀释至1000 mL,pH应该为10,故若10b
D.lg=3,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HY和H2O的挥发),则减小
答案 B
解析 A项,由图像可知当lg=0,即V=V0时,0.1 mol/L的HX溶液和HY溶液的pH分别为2到3之间和1,所以HX是弱酸、HY是强酸,错误;B项,酸抑制水的电离,所以酸性越弱、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即pH越大,水电离出的c(H+)·c(OH-)越大,由已知图像可知,由水电离出的c(H+)·c(OH-):aH2CO3>HCN>HCO,故CO2+H2O+CN-===HCO+HCN,错误;B项,K(HCN)==5.0×10-10,而pH=9,有c(H+)=10-9 mol/L,故=0.5<1,即c(CN-)H2CO3 >HClO
(2)CO>ClO->HCO>CH3COO-
(3)A ABCE
解析 (1)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H3COOH>H2CO3>HClO。
(2)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同浓度的CH3COO-、HCO、CO、ClO-结合H+的能力越强,即结合H+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O>ClO->HCO>CH3COO-。
(3)醋酸溶液浓度越小,c(H+)越小;电离平衡常数=c(H+)·c(CH3COO-)/c(CH3COOH),稀释过程中c(CH3COO-)减小,c(H+)/c(CH3COOH)增大;c(H+)·c(OH-)不变;醋酸稀释时,c(H+)减小,
c(OH-)增大,c(OH-)/c(H+)增大;不变。升高温度,醋酸电离平衡右移c(H+)增大;升高温度,醋酸电离平衡右移c(H+)/c(CH3COOH)增大;升高温度c(H+)·c(OH-)增大;升高温度,c(H+)增大,c(OH-)减小,c(OH-)/c(H+)减小;升高温度,K=增大。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2-27 09:00:1318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2-26 22:35:5115页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实验与探究2021-02-26 22:27:028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2-26 22:26:0119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2-26 22:17:32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2021-02-26 21:52:268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进2021-02-26 21:39:5015页
-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化学通用版学案2021-02-26 21:39:0810页
-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2-26 21:36:198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2021-02-26 21:23:4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