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4 KB
- 2021-02-27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九日使君席奉饯①卫中丞赴长水
岑 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②甲羽林儿。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③,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①奉饯:饯行。②擐:穿着。③泛菊:菊花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
B.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
C.五、六句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
D.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
※【答案讲评】D (“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错,本句写景渲染的一种威武和杀气。)
2.本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写到饮酒,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范词写将士离家万里,只能用一杯浊酒消解乡愁,抒发的是凄凉愁苦的情怀。本诗写出征前饮酒饯别,劝将士痛饮美酒,表达的是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豪迈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雨中花 武康秋雨池上
毛滂①
池上山寒欲雾。竹暗小窗低户。数点秋声侵短梦,檐下芭蕉雨。
白酒浮蛆鸡涿黍。问陶令②、几时归去。溪月岭云红蓼岸,总是思量处。
【注】 ①毛滂是北宋词人,一生仕途失意。本词作于作者自衙州推官改任武康县令之时。②陶令:指陶渊明。
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的上阕中“数点秋声侵短梦,檐下芭蕉雨”一句。
答:……………………………………………………….
答案: 作者正在小憩之时,雨打芭蕉的声音打破了自己的短梦。词句借景抒情,通过雨打芭蕉之声,既写出了秋声的萧瑟,又表现了词人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惆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囊括了从京城长安到江滨江陵的各路柳色,“从”“更”二字以并列式的表达,点明了春意正闹,柳树生机勃勃。
B.颔联描绘了柳枝妩媚动人,春风拂过,如同美妙少女般翩然起舞,姿态引人遐想。诗人用“见说”表现了人们自古以来对柳色的热爱有加,又用“来当”表达对此时美景的欣赏之情。
C.“堤远意相随”是在说诗人眼中虽已望不见柳,但仿佛还是能见那如烟似梦的柳色向远方延伸。
D.本诗前四句从广阔背景提笔,以生动的笔调描绘出了春天柳色的秀丽可人、妩媚柔长;后四句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言外之意不尽,颇为耐人寻味。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解析:(1)A项,“以并列式的表达”有误,此处应为“递进式的表达”。(2)这首诗写春柳,通过对春柳“风流”“婀娜”的轻盈体态、柳花飞似“雪”的繁华景象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侧面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答案:(1)A
(2)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试院书怀①
陈与义
细读平安字②,愁边③失岁华。
疏疏一帘雨,淡淡数枝花。
投老④诗成癖,经春梦到家。
茫茫十年事,倚杖数栖鸦。
【注】 ①这首诗作于宣和六年(1124),当时陈与义官司勋员外郎,任省试考官。试院:旧时科举考试的考场。②平安字:平安历上的字,指家信。③愁边:忧愁中。④投老:将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这时独居京师,百无聊赖,忽然得到家中报平安的家信,以“细读”二字表白自己对家书的看重与对家人的深厚感情。
B.颔联承上句的“失岁华”而来,说伴随着自己的是一帘疏雨,数枝淡淡的花。送春的细雨与被雨水冲刷后稀疏的将落的花形成对比,表现一派萧瑟的场景。
C.颈联又转入抒情,由景物的寂寥,诗人直接倾诉心中的寂寥,说自己年龄将老,以致写诗累成重病,每逢春天,即可梦到家乡。
D.诗人在外漂泊十年,却在尾联说倚杖细数归巢的乌鸦,蕴含无限感叹。这句是以虚写实,留给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更显得情感无穷。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1)B项,“细雨”与“将落的花”间是并列陈述,二者构不成对比。C项,“以致写诗累成重病”错误,应是“写诗成了唯一的爱好”。D项,“以虚写实”错误,应是“以实写虚”。
答案:(1)A
(2)①岁月流逝,年华易老的感伤。②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深情。③茫然失意的感慨。对以往的十年生活,回想起来觉得“茫茫”,拄着拐杖在雨中细数着栖息的寒鸦。
五、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好事近 悼春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①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②。
【注】 ①(gāng):灯。②(jué):即。所指何物,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
B.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
C.“长记海棠开后”
二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
D.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妖娆,尤其是其高贵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
解析:(1)B项,“乐观之情”错误,应是“伤感”。
答案:(1)B
(2)(情感)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由悼春、伤春而生发出的闺门独处、孤寂苦闷而无法排遣的幽怨之情。(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或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①“魂梦不堪幽怨”一句,直言“幽怨”。②酒阑、歌罢、空的酒杯、忽明忽暗的油灯以及窗外凄厉的“啼”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暗、凄清、空冷的氛围,通过景物的烘托渲染,间接地抒发幽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