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2.50 KB
- 2021-02-27 发布
安康市二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出题人:刘少峰 刘飞 审题人:刘飞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 ( )
A.细胞内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
2.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
3. 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 ( )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很快排出体内
C.H2CO3 / 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 )
A.糖尿病 B.儿童患佝偻病
C.机体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5.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肾上腺素能促进产热增加
B.人体体温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
C.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D.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敷冰块
6.调节水和无机盐代谢平衡的最重要器官是 ( )
A.皮肤 B.肝脏 C.肺 D.肾脏
7.为了防止人在高温下剧烈劳动时出现肌肉痉挛,最好给人喝一些 ( )
A.糖水 B.淡食盐水 C.汽水 D.纯净水
8.下列激素中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是 ( )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9.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的实现
C.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的实现
D.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的实现
10.在血糖的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C.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11. 王明因故没吃早饭就上学,到第三节课时仍然精神集中地认真听讲和学习,
这时他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不正确的是 ( )
A.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水解生成葡萄糖
B.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分解
C.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转化成肌糖原
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12.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肾脏
13.下列哪种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 )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浆细胞
14.下列关于抗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属于免疫球蛋白
B.其参与的免疫是细胞免疫
C.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D.受抗原刺激后产生
15.在进行骨髓移植时,要选择型号匹配的,其目的是 ( )
A.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B.防止其他杂物侵人
C.保证骨髓移植过程顺利进行
D.同型比异型移植过程方便
16.“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 ( )
A.B淋巴细胞 B.T淋巴细胞 C.吞噬细胞 D.胸腺细胞
17.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18.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时细胞膜Na+ 通道打开,促进Na+ 外流
C.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D.静息时细胞膜K+ 通道打开,促进K+ 外流
19.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 ( )
20.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媒介 ( )
A.酶 B.激素 C.带电离子 D.神经递质
21. 较大计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致昏睡,该激
是 ( )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22. 抗洪战士为了抢险抗洪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情况
正确的一组是 (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23.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协同作用
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D.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24. 某脑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看书看报。此病人受损的是
大脑皮层的 ( )
A.听觉语言中枢(H区) B.运动语言中枢(S区)
C.视觉语言中枢(V区) D.书写语言中枢(W区)
25.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与此相对应的受到影响的两个结
构依次是 ( )
A.大脑、小脑 B.大脑、脑干
C.小脑、脑干 D.大脑、脊髓
26.植物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 ( )
A.吲哚乙酸 B.丙酮酸 C.草酰乙酸 D.乙醇
27. 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 )
A.a > b > c B.c > a = b > d C.b > a > c D.a = b = c
28.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29.下列哪种激素不属于植物激素 ( )
A.生长激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30. 在对植物进行组织培养时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比例混合的植物激素溶
液,它有利于植物的那一部分形成 ( )
A.根 B.愈伤组织 C.芽 D.茎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31.(12分)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 、 、传出
神经、 (前面三个空都填汉字)。其中 (填英文字母)表示感受
器, (填英文字母)表示传出神经。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受到
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成了局部电流使
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图2所示的结构是 ,由 (填汉字),突触间隙,
(填汉字)三部分构成,兴奋在该结构的传递是 (填 “单”或“双”)
向的,其原是 。
32.(10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
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 (细胞、体液)免疫过程。
(2)图中④为________细胞,它是由人体内骨髓中的 细胞分化形成的。
⑦为________细胞。既能参与体液免疫呈递抗原,又能在细胞免疫中起主导
作用的细胞是图中的[ ] 。
(3)细胞④在接触抗原刺激时,除了分化产生细胞⑦外,还能增殖分化产生
_________细胞,当其遇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免疫细胞消灭抗原的
持续时间__________(变短、变长、基本不变)。
(4)抗体从细胞内分泌至细胞外的方式是________,因为它的化学本质是
________,是一种大分子物质。
33.(10分)下图为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
答下列问题。
(1)TRH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TSH是_______________(填
激素)。①和②都是内分泌腺,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2)甲状腺激素随________运输到全身,促进细胞___________,使机体产
生更多的热量。
(3)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_________和①
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调节。
(4)与神经调节相比,这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在反应速度和作用范围方面的特
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4.(8分)图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映,据图回答:
(1)图中促进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为_______mol/L当生长素浓度超过
_______mol/L时,就会抑制生长。
(2)从图中可知根、茎、芽对于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
_______>_______> _______。
(3)从图中三条曲线都可表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其浓度有一定
的关系,一般来说_______(高或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_______(高或
低)浓度抑制植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功能具有_______。
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C
C
C
D
B
B
C
B
C
D
D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B
C
D
D
C
C
B
A
A
B
A
A
B
一、 非选择题
31. (1)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A D
(2)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3)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单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被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达到传递兴奋的目的,反向则不行
32. (1)体液
(2)B淋巴 造血干 浆 ② T淋巴
(3)记忆 变短
(4)胞吐 免疫球蛋白
33.(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激素 垂体 甲状腺
(2)体液 新陈代谢
(3)下丘脑 负反馈
(4)较慢 广
34. (1)10-10 10-8
(2)根 芽 茎
(3)低浓度 高浓度 两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