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1-02-27 发布
第
13
讲 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
-
2
-
下图为
2012
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第
1~2
题。
-
3
-
1
.
我国人口流动比例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A.
广东省
B.
河南省
C.
天津市
D.
贵州省
2
.
我国人口移出数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A.
河南省
B.
广东省
C.
四川省
D.
安徽省
C
A
-
4
-
与
2014
年相比
,2015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
万人
,
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
14.77
万人
,
这是近
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
“
十三五
”
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第
3~5
题。
3
.
导致
2015
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
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
A
-
5
-
4
.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
,
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
①
服务设施齐全
②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
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
生态环境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
今后
,
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C
D
-
6
-
一
二
三
一、人口增长
例
1
(2017·
海南卷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7
-
一
二
三
(1)
该国可能是
(
)
A.
中国
B.
美国
C.
印度
D.
俄罗斯
(2)
根据预测
,
从
2000
年到
2050
年
,
该国
(
)
A.
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
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C
B
-
8
-
一
二
三
解析
:
读图可知
,
该国人口
50
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基本不变
,
维持在
18%
左右
,
世界人口数量由
2000
年的
60
亿增长到
2050
年的
90
亿
,
得出该国人口数量由
2000
年的约
10.8
亿增长到
2050
年的约
16.2
亿。第
(1)
题
,2000
年我国人口约为
12.67
亿
,
排除
A
项。美国和俄罗斯人口相对数量较少
,
排除
B
、
D
两项。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
人口数量与之相符
,C
项正确。第
(2)
题
,
该国人口
50
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基本不变
,
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根据题干提示
,2050
年
,
世界人口将由
2000
年的
60
亿增长到
90
亿
,
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
,
老龄化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目前
,
原始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仅存在于个别国家的一些原始部落
,
排除
A
项。
-
9
-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
1
.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
10
-
一
二
三
2
.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
,
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
,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
如下图所示。
-
11
-
一
二
三
3
.
人口增长的计算
(1)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当年出生人口
-
当年死亡人口
)/
当年总人口。
(2)
人口增长率
=(
某时段末人口数
-
该时段初人口数
)/
该时段初人口数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人口机械增长率。
(3)
人口总增长量
=
自然增长量
+
机械增长量。
(4)n
年后的人口数
=
人口基数
×(1+
自然增长率
)
n
。
(n
为经过的年数
)
(5)
人口总负担系数
=
被抚养人口总数
/15~64
岁人口总数。被抚养人口指
0~14
岁和
65
岁及其以上的人口。
-
12
-
一
二
三
4
.
从
“
单独二孩
”
到
“
全面二孩
”
2013
年我国实施了
“
单独二孩
”
政策
,
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6
年
1
月
1
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至此
,
实施了
35
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
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
总和生育率
(
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数
)
低位徘徊
;
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
;
劳动人口短缺带来人工成本的急剧上升
;
变少的劳动力抚养变多的老人
,
养老金不断透支等。
-
13
-
一
二
三
二、人口迁移
例
2
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4
-
一
二
三
(1)
与
2000
年相比
,2010
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
A.
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
劳动力价格降低
C.
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
人均产值减少
(2)
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
A.
珠江三角洲地区
B.
京津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川渝地区
A
D
解析
:
第
(1)
题
,
根据图文分析
,2010
年比
2000
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
,
意味着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
,
因此劳动力紧张
,
价格有所提高
;
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
占总人口比例降低
;
人均产值增加。综上所述
,A
项正确。第
(2)
题
,
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
,
表明该县经济落后
,
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川渝地区经济最落后
,
因此选
D
项。
-
15
-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
1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各种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
此外
,
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
16
-
一
二
三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
,
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
,
要注意以下原则。
(1)
抓主要
:
在诸多因素中
,
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
重具体
:
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
,
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
,
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
,
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
,
美国老年人由东北部
“
冷冻地带
”
向西部、南部
“
阳光地带
”
迁移
,
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
而年轻人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
,
主要是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
-
17
-
一
二
三
-
18
-
一
二
三
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的角度和思路
:
(1)
从辩证角度
: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
从区域角度
:
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
从三大要素角度
: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
从具体方面
: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为例
:
①
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
;
②
提高了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
③
缓解流出地区人口压力
;
④
增加经济收入
,
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
⑤
加剧流入地区
(
城市
)
交通、住房、就业压力
;
⑥
导致人口流出地区土地撂荒
,
出现留守儿童、留守家庭现象。
-
19
-
一
二
三
三、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
例
3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20
-
一
二
三
(1)
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①
纬度
②
河流
③
降水
④
地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
,
与甲地相比
,
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
A.
地形平坦
B.
水源充足
C.
陆路交通方便
D.
水陆交通枢纽
D
D
解析
:
第
(1)
题
,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平原地区和河流沿岸地区人口密度大
,
因此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河流、地形。第
(2)
题
,
由区域定位可判断甲地形成的特大城市为成都
,
乙地形成的特大城市为重庆。相对于甲地而言
,
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位于河流的汇合处
,
水陆交通便利。
-
21
-
一
二
三
-
22
-
一
二
三
-
23
-
一
二
三
2
.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
注
:
横轴表示的是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
)
-
24
-
(2016·
江苏卷改编
)(18
分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各题。
“
候鸟式
”
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
,
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
10
万
,
攀枝花正在实现由
“
钢城
”
向
“
阳光花城
”
的转型。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
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
25
-
-
26
-
(1)
概括攀枝花成为
“
候鸟式
”
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及其他地理原因。
(10
分
)
(2)
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
“
阳光花城
”
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8
分
)
-
27
-
答案:
(1)气候条件: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其他条件: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得分要点:
(1)
气温较高
,2
分
;
降水少
,
晴天多或光照充足
,2
分
;
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
各
2
分。
(2)
从答案给出的
5
个要点中任意答出
4
点
,
即可得
8
分
,
注意要表述准确完整
,
如促进产业发展要列举出具体产业。
解析:
第
(1)
题
,
从气温和光照来分析攀枝花成为
“
候鸟式
”
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
;
结合图文材料从交通、环境、旅游资源等角度归纳作为养老目的地的其他条件。第
(2)
题
,
从经济
(
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消费
)
、社会
(
文化交流
)
、生态等角度分析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
“
阳光花城
”
兴起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