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28 KB
- 2021-02-27 发布
《万隆会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结果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新中国重大外交政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万隆会议,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
风范,领悟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
值。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万隆会议的结果;
教学难点:万隆会议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讲述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视频简介旧中国外交情况与周恩来对旧中国外交的评价:“中
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
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旧中国的外交是跪着的、屈辱的外交。
教师设问:那么新中国的形象有没有根本的改变?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个历史
人物,感悟和认识在他身后所代表的新形象。
环节二:讲授新课
出示图片;万隆会议
50 年代,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取得了与会国家的信任,扩大了中国在亚非国
家的影响,万隆会议是我们 50 代年外交上取得的一项重要成熟。om
一、 万隆会议的概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万隆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中国由谁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2:万隆会议的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万隆会议的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
关心的问题。
二、万隆会议的结果
观看视频,结合课本思考以下问题(播放万隆会议视频):
问: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取得了什么结果?
变化: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把矛头对准中国,攻击社会主义制度,
企图改变会议议程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什,取得了与会各国的赞赏,促使会议重新走向
团结
三、万隆会的历史意义
分小组议论:万隆会议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作答;
师总结:万隆会议所表达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
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精
神,被誉为“万隆精神”。会议有力地推动和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
斗争。
环节三:小结作业
和学生一起同课件从前往后以问答的形式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重难点
作业:收集有关周恩来的历史事迹的故事,在下节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给
大家。
六、板书设计
万隆会议
一、万隆会议的概况:
1.时间、地点:1955 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二、万隆会议的结果: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
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三、万隆会议的意义:
推动和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相关文档
-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2021-02-27 09:08:0249页
- 2020版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2021-02-27 09:07:435页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优秀教案第12单元2021-02-27 09:06:5013页
- 高中历史第12课鸦片战争学案岳麓版2021-02-27 09:06:234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内忧2021-02-27 09:05:038页
- 2020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6 新人2021-02-27 09:03:335页
- 2020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从汉至2021-02-27 09:01:595页
- 2021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2021-02-27 09:00:547页
-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2021-02-27 09:00: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