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4.50 KB
- 2021-02-26 发布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情境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你还记得它有什
么作用吗?
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
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
5米,至少需要多长的梯子?
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
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体的地面A点有一只蚂
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事
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A
B
同学们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
柱的侧面画出几条线路?
A
B
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长方形,如下图:
我们用剪刀沿线AA' 将圆柱的侧面展开
可以发现如下几种走法:
(1)A—A'—B (2)A—B'—B
(3)A—D—B (4)A—B
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所以第(4)种方案所爬行的路程最短。
你能在圆柱体上画出蚂蚁的爬行路径吗?
归纳结论
例 下图是一个滑梯示意图,若将滑道AC水平放
置,则刚好与AB一样长.已知滑梯的高度CE=3m,
CD=1m,试求滑道AC的长.
A E B
C D
解:设滑道AC的长度为xm,则AB的长度为xm,
AE的长度为(x-1)m.
在Rt△ACE中,∠AEC=90°,由勾股定理得
AE2+CE2=AC2,
即(x-1)2+32=x2,解得x=5.
故滑道AC的长度为5m.
A E B
C D
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
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
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进行,行驶至10:00,甲、乙两
人相距多远?
随堂练习
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解:根据题意,可知A是甲、乙的出发点,
10:00时甲到达B点,则AB=2×6=12(千米);
乙到达C点,则AC=1×5=5(千米).
在Rt△ABC中,
BC2=AC2+AB2=52+122=169=132,
所以BC=13千米.
即甲、乙两人相距13千米.
2如图,阴影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巩固练习
8cm
15cm
3cm
解:设直角三角形斜边长(矩形长)为x,由勾股定理得
x2=152+82=289=172,x=17,即矩形的长为17cm,
则矩形的面积为:17×3=51(cm2),即阴影的矩形面积
是51平方厘米.
8cm
15cm
3cm
相关文档
- 2018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勾股定2021-02-27 09:08:4210页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1 第1课时 2021-02-27 09:05:413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3勾2021-02-27 09:03:462页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7-2 第2课时 2021-02-27 08:53:343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2021-02-26 22:26:253页
- 中考数学试题专题等腰三角形与勾股2021-02-26 22:14:3820页
- 勾股定理中考章节复习知识点经典题2021-02-26 22:11:316页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2021-02-26 21:58:5812页
-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抢分必胜2021-02-26 21:58: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