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50 KB
- 2021-02-26 发布
第十三章 压强和浮力
第三课时
一、基础练习
1、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3、物体的浮沉条件:下沉 F浮 < G ρ液<ρ物 悬浮 F浮 = G ρ液 =ρ物
上浮 F浮 > G ρ液 >ρ物 漂浮 F浮 = G ρ液 >ρ物
4、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物体,可以把它制成空心,使它排开更多的水。轮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二、复习内容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升力的形成: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为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上方的空气要比下方的空气行走较长的距离。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变小;与其相对,机翼下方的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或举力。
(二)浮力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G
F浮
G
F浮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G
F浮
F浮
G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F浮
G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
相关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2021-02-27 09:11:4220页
- 教学工作总结-学期物理实验教学工2021-02-27 09:11:423页
- 专题17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测)-20192021-02-27 09:11:4115页
-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2021-02-27 09:11:3923页
-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二中2016届高三上2021-02-27 09:11:3931页
- 眉山市2016年中考数学卷2021-02-27 09:11:384页
- 高考物理二轮练习第高考冲关第练力2021-02-27 09:11:378页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2021-02-27 09:11:377页
-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2021-02-27 09:11:3618页
-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1-02-27 09:11: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