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5 KB
- 2021-02-26 发布
第 12 课时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选择题
1.(2019 湖北咸宁摸底,13)《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17 年)》是我国制定的
第三个人权行动计划。计划制定期间邀请人权专家小组,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
建议。它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依法保障公民权
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制定充分佐证了我国( )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③公民民主权利受法律保护,具有广泛性
④公民能够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材料并没有体现公民的义务,②不选;人权行动计划体现了我国民主的
真实性而非广泛性,③不选。故答案选 B。
2.(2019 江西吉安监测,9)2018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
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
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
①有利于捍卫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②是维护人民民主广泛性的要求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
④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能保障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有利于捍卫人民
民主的真实性,①正确;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包括权利广泛性和主体广泛性,开展扫
黑除恶专项斗争与维护人民民主广泛性没有直接联系,②排除;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是国家专政职能的体现,③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的地位,④错误。
3.(2019 黑龙江哈尔滨监测,16)网络是反腐时代的新武器,许多要案最初都是通过
网络曝光的。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增加了网络、传真等举报渠
道,打击报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 )
①要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须强化专制职能
②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③民主与专政是根本对立的
④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制保障,具有真实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强化专政职能,不是强化专制职能,①不选;打击报复
举报人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②正确;民主与专
政是统一的,并不是根本对立的,③不选;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规
定了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具
有真实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 B。
4.(2019 福建厦门监测,12)截至 2017 年 9 月底,在 2017 年 7 月 31 日公安部 A 级
通缉令公开通缉的 10 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已有 8 人落网。全国公安机关正在
对其他在逃人员开展抓捕,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提供有关线索,同时检举、揭
发文物犯罪活动。这体现了( )
①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职能
②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民主和专政的对立
③参与民主管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公安部通缉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并对其他在逃人员开展抓捕,这表
明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职能,同时表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民主和专政是既对立又统
一的;③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民主管理。故本题答案为 B。
5.(2018 四川德阳联考,15)2017 年 8 月 8 日,四川九寨沟发生 7.0 级地震。灾难发
生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将“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铭记心间,把维护人民利益、保
障人民权利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灾难面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
念和情怀彰显了( )
①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权利具有制度的保障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在灾难面前,人民的权益得到保障,可见①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主体和权利内容的广泛性,排除②;材料不涉及制度的保障,排
除③;通过保障人民权益,可见我国的国家性质,故④正确。
6.(2019 云南玉溪调研,13)在选举产生的 2980 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
族代表占 14.70%,55 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与十二届相比,第十三届全国
人大代表构成呈如下变化(见下图)。可见( )
①我国公民参选人大代表热情高涨
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党政领导干部代表能力有所提高
④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2980 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一线工人、农民代表、专业技术人员、归
侨、党政领导干部等不同的社会群体、行业和阶层中选举产生,而且前三者比重上
升,党政领导干部比重下降,说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②符合题意;十三届全
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 14.70%,55 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说明我国
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享有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
7.(2018 吉林舒兰摸底,14)发展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民主政治,需要保障公民的民
主权利、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下列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表达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作为选民参加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行使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通过网络论坛对政府拆迁工作提出批评——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③通过人大代表反映共享单车管理混乱问题——主动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④参加某区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公民自觉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
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
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①正确;通过网络论坛对政府拆迁工作提出批评,
这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监督,②正确;通过人大代表反映共享单车管理混
乱问题,这是参与民主监督,③错误,排除;参加某区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
这是公民自觉参与民主监督,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 A。
8.(2019 湖北四地联考,9)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一中学生陈某篡改四名同班同学高考
志愿的案件在单县法院宣判。出于嫉妒,陈某偷偷篡改了四名同班同学的志愿,导
致他们无法进入心仪的高校就读,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判决被告人陈某犯破坏
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这启示我们( )
①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④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①错误;公民有使用计算机的权利,但
也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义务,陈某的做法启示我们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
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②正确;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
行为准则,陈某没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③正确;材料没
有涉及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上的冲突,④与题意不符合。
9.(2019 安徽淮北质量检测)2018 年 7 月 13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
会堂会见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时强调,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希望两岸同
胞共同努力,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扩
大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同胞亲情福祉,在新时代携手同心书写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新篇章。这说明( )
①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③公民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
④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材料说明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公民维护国家利益是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
利益,强调公民的政治义务,②④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A。
10.(2019 河南洛阳质量考评,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奏唱国歌时,在
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
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
规定的意义在于( )
①保证国歌奏唱的严肃性、规范性,捍卫国歌的神圣与尊严
②篡改、亵渎和侮辱国歌的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③引导公民认识国歌、理解国歌,凝聚全民族的爱国精神
④增强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保障了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奏唱国歌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上述规定
有利于引导公民认识国歌、理解国歌,凝聚全民族的爱国精神,保证国歌奏唱的严
肃性、规范性,捍卫国歌的神圣与尊严,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篡改、亵渎和侮
辱国歌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④错误,增强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
有利于公民依法履行政治义务,而非政治权利。故本题答案为 A。
11.(2019 河南洛阳平顶山摸底,11)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雅加达亚运会游泳
颁奖典礼上,正在冉冉升起的中国国旗意外掉落,我国运动员孙杨立即要求主办方
“重新来一次”,几分钟后,颁奖现场再次升起五星红旗、响起中国国歌。孙杨的
做法表明( )
①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不容推卸的
②公民要依法维护国家荣誉
③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不可剥夺的
④个人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
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国国旗是中国的象征,孙杨的行
为是爱国的表现,是维护国家荣誉的体现,体现了孙杨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①②
观点正确。③侧重于公民的权利,与题意不符合;④侧重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
生冲突时,个人应作出的正确选择,与题意不符合。
12.近期印发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对师范生公费教
育政策予以改进和完善:国家公费师范生享受免缴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履
约期由 10 年调整为 6 年以上;强调公费师范生要严格履行协议,未按协议从事中
小学教育工作的,须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国家对师范生公费
教育政策的改进和完善( )
①表明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有切实的物质保障
②尊重和保障了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③强化了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的责任担当
④要求公民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公费师范生享有“两免一补”的政策优惠,且履约期缩短;但未严格履约
的不但要返还公费教育费用,还要承担违约金。从国家角度看,上述举措是对公民
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从公民个人角度看,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②④正确。①
中“民主权利”材料未体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
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③说法片面。
二、非选择题
13.(2019 河南洛阳模拟,25)2018 年 1 月 25 日,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在扫黑除恶专
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各级纪
检监察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上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扫黑除恶专
项斗争这场攻坚仗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我国国家性质的知识,谈谈你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识。(6
分)
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的是广大
人民群众的利益,捍卫了人民民主。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依法打击敌对分
子。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种类型的犯罪行为。③坚持国家的
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就是国家
运用专政职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
解析 此题要求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我国国家性质的知识,谈谈你对扫黑除恶专项
斗争的认识,属于认识类非选择题。答题时要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
度回答。本题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坚持专政职能的原因及怎样履行专政职能等角
度回答即可。
14.(2018 云南玉溪统测,38)2017 年 1 月 3 日,腾讯公司发布《2016 微信数据报
告》。数据显示,2016 年平均“日登录用户”数达 5.7 亿。微信的发展给传播领域
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微信群和朋友圈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有的网友认为:
“在微信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的朋友圈我做主。”为了构建绿色、健
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网络治理的力度。国家互联网信
息办公室 2017 年 9 月 7 日发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
定》)。《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
体责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并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明确与
使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二是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使用者进行
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并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三是对互联网群组实行分级分类
管理,并建立使用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四是对违法违规的互联网群组及使用者依
法依规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五是接受社会公众和行业组织的监督,建立健全投诉
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结合材料,并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为公民的微信使用提出合理化建
议。(12 分)
答案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享有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的同时必
须履行守法的义务。②公民在政治参与中应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
则,不应该为了个人的私利而在网络上发表损害他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言论。③公
民可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为互联网微信管理出谋划策。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等,任何人在“朋友圈”都没有特权,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
裁。
解析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问题指向为公民的微信使
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属于建议类非选择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公民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角度来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