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1-02-26 发布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 )
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C.“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
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
解析: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但与图片无关,故 A项错误;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和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故 B项正确;“大跃进”是“左”倾错误的
体现,故 C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78年,与图片无关,故 D项错误。
答案:B
2.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在( )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79年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从图片信息可知,我国公有制占有绝对主体地
位,该现象最早出现在三大改造完成的 1956年,故选 C项。
答案:C
3.“共产主义是天堂,公社就是登天梯;如果天梯搭得好,我们就能上天堂。”这类歌
谣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经济建设。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大
办人民公社,故 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4.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
中 B点到 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调整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 B点到 C点体现了 1957—1960
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在经济领域“左”倾错误的指导下进行了“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5.“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
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
A.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根据题目中关键词“高炉”“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可以看出是大炼钢铁,
是“大跃进”大办工业的表现,“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指导下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的运
动,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A项错误;大炼钢铁(过度注重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
比例的严重失调,故 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片面强调公有化的程度,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大跃进”是一次严重挫折,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故 D项错误。
答案:B
6.“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 1962年在全国财经
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的通俗注解( )
A.“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信息“综合平衡”“1962年”。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对此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答案:D
7.下表为“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①“文化大革命”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②“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经济开始出现回升
③“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后,
严重破坏了经济,②③未能正确说明经济回升的原因,①④符合史实,故选 D项。
答案:D
8.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确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发展过程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可
知,图一反映的是过渡时期的探索;图二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图三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的曲折探索。因此,能反映三幅图全貌的是 C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
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
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
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材料二 有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合作化,
以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他们把正确的跃进看成“冒进”。
——1957年 11月 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你怎样认识?
(2)依据材料二内容,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有没有得到贯彻?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1957—1960年、1966—1971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分别是什
么?
(4)综合上述信息归纳,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第(1)、(2)问,需要归纳对比材料内容,结合
教材知识分析八大的正确方针没有得到贯彻的原因。第(3)问注意联系两个时间段内中国的主
要运动,从而分析原因。第(4)问实际上要求分析我国经济建设出现曲折的经验教训,注意要
有针对性。
答案:(1)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发
展国民经济。
认识:为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2)没有。原因: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毛泽东等国家
领导人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4)制定经济政策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
展水平相适应;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等。
相关文档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达标2021-02-27 09:11:396页
- 【历史】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第四中2021-02-27 09:11:1018页
- 云南省昆明一中2020届高中新课标高2021-02-27 09:11:0921页
- 2020-2021学年初二物理上册考点单2021-02-27 09:11:049页
-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卷试52021-02-27 09:11:026页
- 四川省成都市十八中2020-2021学年2021-02-27 09:10:575页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内能检2021-02-27 09:10:505页
-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3-2014学年2021-02-27 09:10:487页
- 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作业2021-02-27 09:10:481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自然环境中2021-02-27 09:10:457页